正投影与三视教学设计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6:41:40
字号:

  一、教学内容分析

正投影与三视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能绘制简单三视图”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草图,(识读)透视效果图图和绘制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及分析

 1.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了解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了解三视图的技术语言特性;

 (4)了解三视图的一般绘图规则。

 2.能力目标:

 (1)能绘制(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技术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

 (2)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4、教学重点:

 (1)了解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2)了解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4、教学难点:

 (1)选择摆放位置确定主视方向;

 (2)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四、教学准备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模型,泡沫塑料,肥皂,小刀,印框绘图纸,绘图板,铅笔,三角尺,圆规等。

  五、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

 在本节的教学中,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知识建构——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拓展”。本节安排1课时。

 1、通过学生对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进行回顾和复习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利用点光源和平行光源、立体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演示投影、正投影下物体形状、大小变化以及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并建构三视图概念。

 3、学生根据正投影特性,三视图成图原理和方法,利用平行光源合作探究三视图的绘制。

 4、学生使用实物展台展示绘制的三视图,师生共同总结三视图的一般规律和规则。由识读三视图练习,体验三视图在技术交流中的作用并拓展学生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正投影与三视图

 一、投影法的概念

 二、投影法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是投射线汇交一点的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是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分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三、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图样是根据正投影法的原理所绘制而成。正投影共有三种特性: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四、物体的三视图

 1.工程上为什么要用三视图?

 在工程设计时,使用的投影图必须能够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为此,人们采用增加投影面的方法,来达到完全确定物体形状的目的。

 2.位置与主视方向?

 3. 建立三投影面体系

 它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组成。

 正立投影面,简称正立面,用"V"标记;

 侧立投影面,简称侧立面,用"W"标记;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标记;

 4.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形成

 圆柱、圆锥、球体、六棱柱

 5.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主视图反映它的长和高,左视图反映它的宽和高。因此,物体的三视图之间具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6.绘制三视图的步骤。

 自习

 1、填 空

 2、对照立体图,在三视图中填空物体的方位

 3、对照立体图,将对应的俯视图、左视图号填入表中

 马上行动P119绘制三视图

 小结:

 1.工程上为什么要用三视图?

 2.位置与主视方向?

 3.三视图的三投影面体系

 4.三视图的形成

 圆柱、圆锥、球体、六棱柱

 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6.绘制三视图的步骤。

 一、形体分析,二、制图,1、选择绘图比例2、选择图纸3、绘制主左视图的基准线4、画出主视图5、画出45°角的辅助线6、分别画出左视图、俯视图7、检查,加深图线8、标注尺寸、代号、完成全图

 马上行动P123切制实物模型

 课后作业

 1.预习形体的标注尺寸

 2.完成P129的第二题

 教学流程图

常见的技术图样如下: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投影与三视图”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第一节介绍了技术语言的特点和种类,以及草图与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技术图样是采取某种规范形式将设计用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设计交流语言,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适当选择进行设计交流的途径。

三视图是一种最常见的技术图样,也是下一课时“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2、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①、本节课教学内容从提出间题开始,进而向学习者描述正投影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并以形体的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三视图的具体制图步骤及要领;同时通过书本里的“马上行动”、“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进—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3、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评价的根本依据。技术课程的标准对“设计交流”的内容提出要“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从中可知技术图样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三视图则是技术图样教学的重点。

二、说学情。

1、教学背 景分析:

三视图是最常见的技术图样之- -,许多工程图(如机械加工图)多用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掌握好此部分内容需要了解投影方面相关的知识,并应用到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他们知道怎样正确地绘制三视图。

2、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高一 已经接触到了 三视图,但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仍然在数学的知识层面上,认识较为肤浅,需要正确完整地引导学生对技术学科所要求三视图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认识。此外,学生已有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

3、学习环境分析:

本课时要求学生能够绘制简单三视图,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因此需要课前准备:

①材料:泡沫块若干、牙签若干、硬纸板三块。

②设备:展示台、带有光学投影仪的教学多媒体系统。

③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9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