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四季豆下甲拌磷不可以,原因如下:
①甲拌磷是剧毒农药,蔬菜上禁止使用。 甲拌磷现在是禁用农药,且具有内吸、传导作用,药效期又持续较长,不可使用的。
②、国家有明文规定限制使用,农业部199号公告中有19种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而甲拌磷就是其中一种
③种四季豆不可以下甲拌磷,放点普通肥料就行
种植农作物必须使用农药,那使用过程中如何防止人中毒?
农药喷洒到作物或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光照、自然降解、雨林、高温挥发、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谢等作用,绝大部分已消失,但还会有微量的农药残留。残留农药对病、虫和杂草无效,但对直接或间接用于治疗疾病的人却会造成危害。在农药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控制农药残留,保证人畜安全、健康,已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残留呢?1、合理使用农药
应根据中药材收获物的不同,根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辩证地施用农药,力争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合理用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症用药,掌握用药的关键期与最有效的施药方法;2.注意用药的浓度与用量,掌握正确的施药量;3.改进农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药液的展着性能;4.合理混用农药。
2、安全使用农药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规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得用于中药材上,施用农药一定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
3、采取避毒措施
在遭受农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可栽培抗病、抗虫作物新品种,减少农药的施用。
4、综合防治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实行农作物的合理轮作和倒茬。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禁止使用淘汰的农药品种。
5、掌握收获期
杜绝在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和出售中药材。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药材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收获时该药材离最后喷药的时间越远越好。
6、进行去污处理
对残留在作物、果蔬表面的农药可作去污处理。如通过暴晒、清洗等方法,也可减少或去除农药残留污染。
农药必须要合理安全地使用,使用农药时必须从农药、防治对象以及周围的环境综合考虑,掌握各种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发生规律、形态特征,选择合适的时间、正确的施药方法、合理地使用农药。
由于农药是有毒的,必须安全使用,所以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农药对有益生物的毒害;农药的使用,除了对病菌、害虫、寄生植物以及各种杂草有直接或间接的防治效果外,对周围其它的生物群体也会产生一定的伤害,特别是一些对作物生长有益、害虫和病菌的天敌、授粉昆虫以及一些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害虫或者病菌的天敌受到影响 ,有可能导致病虫害的爆发;
为了避免使用农药产生这些不良后果,必须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严格控制农药用量、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施药方法,尽量避免农药对有益生物的毒害;还有一种方法是选择性地使用农药,选择对害虫高效,最有益生物没有效果的农药 ,
像农药敌百虫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有益的生物比较安全,如棉花枯萎病病害发生初期,选用杀菌剂灌根施药防治,甜夜蛾、稻飞虱等害虫要在幼虫期或卵孵盛期防治。
2、农药对植物的药害;农药可以防治病害、虫害以及杂草对作物的危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但如果农药使用不当,也会使作物产生药害,药害严重会致使果实失去固有的味道,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打个比方,如果合理使用烟雾剂类农药防治松树落针病,能有效防治落针病,还能某校的促进松树针叶生长发育;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发挥药效的作用,还会对松树造成一定程度的药害;
如棉花枯萎病病害发生初期,用杀菌剂灌根防治效果好,甜夜蛾、稻飞虱等一般在低龄幼虫期或卵孵盛期容易防治效果;所以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了解作物的习性,分析作物对农药的反应,选择合适的农药对症下药。
3、农药对人畜的毒害;有些农药毒性很强,对人和牲畜都有很大的毒害;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人畜中毒,严重的有可能死亡;
剩余的农药一定要密封好,放在牲畜、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施药后,盛放农药的器皿、包装袋,不要随地乱扔,要收拾起来统一处理;施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工作;特别是喷撒粉剂类农药时,由于粉剂类农药漂浮性大,施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中毒。
粮食生产离不开农药,一定要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防止毒害发生,确保粮食的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