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时间:育苗宜早不宜推迟,一般在4月、中旬,气温开始上升到约15摄氏度即可开始育苗。
(2)育苗苗床:育苗前应将苗床做成高边。选择土壤肥沃、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场地,将土壤深翻细整成畦,地表平坦、土壤湿润、土壤颗粒细、深沟高畦,有利于排水和通风。畦面高出地面15至20厘米,宽1.2至1.5米。如果是预低温,可以加盖小拱棚具体宽度根据小拱棚用的薄膜为准。
(3)育苗方式:育苗数量一般按大田6500至7000株/亩计算,规格为25cm×35cm间距,育苗田1亩可育大田苗10亩左右。插穗选用新鲜幼嫩半老熟的粗壮植株,剪成8至10厘米长的插条,垂直带叶扦插放置在整个苗床上,深度为幼苗长度的三分之二,头部外露2至3节。扦插后,用漏壶或汤匙将根浇一次,用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由于季节性温度低且多变,建议在苗床上采用竹片作为拱棚,再覆盖上小白膜,以提高苗床的温、湿度。当温室内的温度达到20至25摄氏度时,8至10天就可以生根了。
(4)育苗管理:根据土壤含水量,盖薄膜的扦插苗可以在5~7天后再浇水。土壤水分不宜过多,以保持土壤空气的渗透性,有利于插条生根。当中午日照强,棚内温度达到35℃时,需打开薄膜两端通风,下午温度低时,覆盖白色薄膜保温。
扦插后13~15天;
20~22天各浇水施肥一次。复合肥常用于灌溉,其浓度约为1%(在15kg水中加入0.15kg复合肥,搅拌均匀)。因为菊花的新根很嫩,水和肥料的浓度不应该太高,否则会引起根部灼伤。施肥应在阴天或傍晚日照较弱时进行,平均育苗时间为25~30天。当新苗长出足够的根时,及时进行大田移植。此外,扦插繁殖也可使用孔托盘或营养钵进行育苗。植物炭、淤泥、蛭石或珍珠岩是基质的最佳选择,比例约为5:2:1。截取6至8厘米的插条消毒后,放入盛有培养基的锅或营养碗中,插后浇定根水。注意日常用水管理,保证供水,同时遮阴,避免阳光直射造成过度失水,影响生根。
菊花是生长喜温18~22℃,最大32℃,最少1沤肥饼肥水,直到开花。施肥前使盆土稍干,施肥后用喷水壶喷小量冷水,以冲洗叶子粘上肥液,防止叶子变黄掉下来。高温天气及花蕾逐渐分化时应终止施肥;摘心一般大菊摘心3次。
第1次在移栽后大半个月,小苗高15~20公分,叶子6~7口腔上皮细胞开展,留有尖部3~4片叶;第2次在初次摘心后3~4周,将新枝顶部切除,留有部的2~3片叶;第3次是在过3~4周,方式跟上面一样,即别名“定头”;抹芽与疏蕾。为使营养成分集中化于孕蕾开花,要立即将这种新枝、芽抹除,仅留有所必须强壮而遍布适当的发枝。一般在10月上、中下旬,当主蕾似扁豆粒尺寸、花柄略微伸展时除蕾。选中的花骨朵规定尺寸基本一致,开花才可以匀称、齐整美观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