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种植技术
马蹄除作蔬菜用外,还可作鲜果食用,以及制蜜饯、果糖及提取淀粉(马蹄粉)及罐藏外销等;并有止渴、消食解热的效能。为了提高马蹄的品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栽培中应掌握以下操作规程。
1、基地选择:选择远离工矿企业(5km以外),无“三废”污染,光照充足,表土疏松,底土较坚实,耕作层20cm左右,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水体洁净(无污染)的沙壤土水田种植。在沙壤土中栽培的马蹄,球茎入土浅,大小整齐,肉质嫩甜;在重粘土中生长的,球茎小,不整齐;在腐植质过多的土中生长的,肉粗汁少,皮厚色黑,缺乏爽脆清甜的风味。马蹄忌连作,如连作时球茎不易肥大,产量低,病害多,同时不易收获。一般与席草、慈姑、茭白、水稻等实行2~3年轮作。
2、栽培季节:马蹄喜高温湿润,不耐阴,宜在无霜期生长,全生长期为210~240d。气温15℃以上时开始萌芽,25℃~30℃时植株分蘖分株生长最快;球茎形成又需要干燥冷凉的环境,以平均气温10℃~20℃较好。冬季地上部枯死,球茎在土中越冬。根据马蹄的生物学特性,在广西马蹄的栽植时期比较机动,从清明到小暑间随时都可移栽。但要获得马蹄高产,宜在清明到小暑间开始育苗,以早栽为宜,移植时间最迟不超过处暑。使植株能在夏至到大暑期间发生分蘖和分株,10月下旬开始采收,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为盛收期。
答案:荸荠盆栽怎么种
1、马蹄莲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叶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彩色马蹄莲开始流行。马蹄莲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小花种适用于花坛,大花种适用于花境和小庭园栽植。
2、分块茎繁殖。在春、秋两季,或在主要开花期之后,或休眠期间均可进行分块茎繁殖。将母株从土中挖出,剥取块茎四周形成的带芽小球另行栽植。培养小球的土壤应肥沃疏松。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栽植,盖土2~2.5厘米。保持土壤湿润。盆栽的每7~10天追1次液肥。生长期间如有小花茎出现及早除去。培养1年形成开花种球。
3、播种育苗。在气候适宜时有的可采到种子。在2月初至4月下旬,选生长健壮、大型的马蹄莲品种进行人工授粉。在刚开花时轻轻撕去苞片,使花穗下部的雌蕊完全露出。授粉要充分,每天授粉1次,连续2~3次,用异花花粉。在此期间控制白天20℃左右,夜间10℃左右,温度不能过高。授粉后15天左右子房明显增大,2个月左右果实成熟。果实穗状,橘**,每个花序可结种子250粒左右。洗去果肉,晾干后贮藏在通风干燥处。8月份播种,播种前用温水浸种,然后催芽,15天左右发芽,好的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然后播种。播种后适当遮荫,土壤湿度要大一些,控温18~24℃,7天左右出苗。实生苗2~4年长成开花球。
4、组织培养育苗。彩色马蹄莲目前主要用组织培养育苗。用块茎芽或芽眼作外植体。诱导用MS培养基,附加1~2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0.1毫克/千克萘乙酸。增殖用MS培养基,附加0.5~1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0.5毫克/千克萘乙酸。生根用MS培养基,附加0.3毫克/千克萘乙酸和0.2毫克/千克吲哚丁酸。控温22~26℃,光照10~14小时,光照度1000~2000勒克斯。
5、块茎贮藏。叶片枯萎休眠后,块茎约有3个月的休眠期。彩色马蹄莲在叶片枯萎时收块茎,将块茎放在温度17~20℃,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0%的环境中干燥2周,然后降温至13~9℃,增加空气相对温度到75%~80%,贮藏3个月后即可栽植。白花马蹄莲块茎收获后,放在20~30℃处7天,然后贮藏在9~2℃的地方,贮藏时间不少于40天。
1:催芽:去年5月初我从菜场买来1斤荸荠(这个播种时间应该迟了点,4月中上旬为好),挑了几个大的在500倍多菌灵液中泡了1天多(没有多菌灵,我想其它杀菌剂也行,都没有就跳过这步),之后埋入木榍堆中(用稻杆之类东西更好),每天给它浇水保持湿润促其发芽。
2:准备盆土:买了一个内径(长50cm*宽34cm*高27cm)的塑料箱,装入20cm厚田土,土中拌入1000克左右的有机肥,加水满过土表3厘米左右。放在那等荸荠发芽后种入。(去年20cm的土层似乎薄了点,各位有条件可以加到30cm厚)
3:定植:荸荠芽长3-4厘米时,我挑了2个最好的,直接按入准备好的盆土中,荸荠入土约2厘米左右,即3厘米的芽只有1厚米露出土壤。
4:日常打理:定植后,就没有再分植。平时盆里水少了就加点水,保持盆里的水满过土表2cm以上。刚开始水里积长出很多脏东西,我就把水大换了1次。平时碰上大雨天,水也会自然从盆里满出。夏天水里好象长了点虫子,我往里滴了几滴毒死蜱(杀虫农药)就变的很干净了。平时没怎么追肥,给其它花喷液肥时,顺手也给它喷一点。
5:收获:到了冬天荸荠地上的茎叶会干枯,不过要等到冬至后立春前收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