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水稻为什么不自己留种子?在杂交水稻技术还没出现之前,农村种田都是自己留种子的。一直到杂交水稻出来之后,再自己留种子,放着高产的优良品种不要?那就是得不偿失了,肯定没有人再去留种子。其实在以前,农村种田都还是自己留种子的,看到谁家的稻子长的比较好,产量好,就马上跟人家说好了,换一些回来留作来年的种子。哪怕是一样的品种,也会换人家那些长的健壮,颗粒饱满的来做种子。
记得有一年,我们村就有了好多人,专门做杂交种子。几行几行不同的品种隔开的,他们说是父本和母本,一到开花的时候,还得两个人拿条绳子在花穗上拖,当然,这是人工授粉。这样做出来的稻谷就可以用来做种子,我记得一亩田最多也就是一百多斤的产量。
从那时候起,就没有人再留种子了。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就拿鸡来做个比喻,一个优良的品种有一代有二代,但是绝对不会有三代四代,越往后再繁殖,那些优良的特性就越不明显,到最后还不及普通的品种了。
水稻也是一样,两种各具特性的品种结合一起,孕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如果拿这个种子再去繁殖一代,优良特性就会减弱甚至没有,结果就是大量的减产,你说值么?所以现在没人再去自己就种子,因为没用。
现在来说说如何拔稻秧,我们这里水田不多,都是人工插秧,所以都是水田育苗,人工拔秧苗,再人工插秧。这个过程有点辛苦,我试过插两天秧,腰都直不起来的那感觉。
有些地方不像我们这里,一行行的插,整整齐齐,他们都是种子发芽之后,就直接撒在大田里,等到出苗了,再去稍微的间苗补苗。当然,还有的是用育苗盘来育苗,那就可以用机器来插秧了,效率会高很多,也要轻松多了。
总的来说就是这样吧,现在的水稻繁育技术这么强大,已经不需要我们自己去选种留种了,有专业的育种基地,我们只负责获得丰收就行。至于怎么样拔秧苗,各地各有不同,这也是地理位置不同,所以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都能获得高产,也算是殊途同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