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甘蓝是在春天和夏天生长,育苗时,要把土壤充分翻耕、整细、整平,把土中的蛴螬去尽,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草木灰,让种子拌菌药播种。北方地区结球甘蓝既可以露地种植也可以大棚种植,这两者的面积都很大,大棚种植更简单,病虫害要少的多。但是大棚毕竟不普及,很多农户还是露地种植甘蓝,下面我们主要介绍露地选用冬性好,不易抽苔的优良品种,严格掌握播种期,播种过早会先期抽薹,过迟的话又影响产量和品质,接球不紧,一般中晚期品种播种期为10下旬到11月中旬,早熟尖头型品种应该。
春甘蓝是在春天和夏天生长,育苗时,要把土壤充分翻耕、整细、整平,把土中的蛴螬去尽,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草木灰,让种子拌菌药播种。北方地区结球甘蓝既可以露地种植也可以大棚种植,这两者的面积都很大,大棚种植更简单,病虫害要少的多。但是大棚毕竟不普及,很多农户还是露地种植甘蓝,下面我们主要介绍露地选用冬性好,不易抽苔的优良品种,严格掌握播种期,播种过早会先期抽薹,过迟的话又影响产量和品质,接球不紧,一般中晚期品种播种期为10下旬到11月中旬,早熟尖头型品种应该。
育苗时,如果播种期过早,容易在未到定植时间,幼苗植株就达到了春化要求,造成先期抽薹;相反,如果播种过晚,幼苗生长时间就短,到了定植时幼苗就小,定植后缓苗慢、长势弱为了提高甘蓝的产量,最好选用两年内,没有种植过白菜,花心菜,萝卜等的地块栽培。主要是为了防止连茬引起病虫害对于甘蓝产量的影响。播种时间,播种时早晚都有影响抽薹。如果是播种过早,幼苗处于低温时间较长,通过春化的可能性大,否则发现未熟抽薹的几率就大,千万要注意。
一般我们种植每亩使用幼苗在3700颗左右,而刚开始要培育。幼苗。把土壤充分翻耕、整细、整平,随后撒入腐熟的农家肥和草木灰,并且浇水,等待出苗。而出苗后按照行距40厘米X株定植时间不同,上市时间也有差别。3.确定适宜播期 春甘蓝不宜过早播种育苗,因为秧苗长得过大,容易春化造成先期抽薹。春早熟甘 蓝在温室育苗的适宜苗龄约40天左右,冷床育苗的。
如何种紫甘蓝
选择紫甘蓝品种,建议选择早熟品种,如穆弘、早红、紫甘1号2号。播种育苗以南京为例,保护区育苗可在12月中旬至3月中旬播种,每亩地需要16m2苗床和50克种子。播种前,每亩可施尿素20公斤,复合肥40公斤,可浅耕两次。然后播种。播种后,一定要彻底浇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以提高苗床的温度,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发芽后,薄膜可以剥离。伤心长出两片真叶后,紫甘蓝苗要分开一次,苗与植株的距离要在六厘米左右,弱叶留强。棚温可保持在15-20℃,可保持在5℃左右。低温炼苗应在种植前进行。紫甘蓝什么时候种?紫甘蓝3号高产栽培管理技术。选地种植紫甘蓝地块应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地块。每亩可施腐熟粪肥50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
施肥后记得耕田,畦宽一般2m。田间管理种植紫甘蓝后,记得要慢慢浇水,一般不需要多浇水。种植后7-10天,温度保持在25-27℃,保持在13-15℃。紫甘蓝苗期至莲座期浇水的原则是基于地块干湿情况。在莲座后期,如果是早熟品种,要适当深蹲,正确育苗。播种后20-30天出现两片真叶,其间温度保持在25℃,保持在15℃。幼苗完全生长后,应降至20℃,降至10℃,以防止幼苗下胚轴伸长。苗期从3片真叶到6-8片真叶需要45-60天。种植前低温锻炼,保持15℃,保持7-8℃,逐渐接近露地温度。合理施肥。紫甘蓝是喜肥作物,需要在其脚底施肥。
一般应施用优质环肥、磷酸二铵或钾肥。施肥时,应结合不含肥料元素但能发挥正常以外肥效的植物电子肥。利用植物自身光合作用产生的高能电子和植物电子的极性诱导原理,可以提高细胞分裂、分子合成和营养匹配消化的水平,加快代谢频率,激活植物营养疏通系统,产生超强肥效。用肥料和土均匀地犁耙,然后整地做成1-1.2m地平埂.实施殖民。不宜提早栽培,以免过早抽薹。殖民一般是3月下旬到4月上旬。采用“水稳苗”,水量不宜过大,以促进快速缓苗,提高地温,增强幼苗抵抗力,沿河施用光合营养膜肥,可提高先进环保植物的光合生产力、营养物质和叶绿素,增加产量,增加颜色,加厚叶片,壮茎。
它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大量的光能、肥料和光照,并与常规肥料和营养物质相容,最大限度地供应植物的生长发育。种植深度是根据叶子留在上面,心叶不埋在土壤中的标准。现场管理。苗期、莲座期和覆盖期施肥4-5次。其中,莲座期和结瘤、包芯期需肥量最大,应重新使用。苗缓后,浇一次水。缓苗后10-15天,加水加入尿素。莲座期中期,第二次追施尿素、磷酸二铵和钾肥。从种植到莲座后期大约需要30-40天,心叶开始内化表明是紫甘蓝生长最快、最大生长的时期,也是需要肥料和水分量最大的时期。保证充足的肥水是长出好的叶球的基础。因此,在结瘤期需结合浇水和追施磷铵肥2-3次,从苗期到包芯期喷施蔬菜壮肝灵,使植株茎粗、叶厚、叶鲜嫩、植株茂盛、自然味浓。同时可以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紫甘蓝在我国的栽培食用仅有五六年的时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紫甘蓝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特菜品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众多紫甘蓝种植户也因此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寿光市洛城街道杨家尧河村附近,很多菜农也选择了种植露地或拱棚紫甘蓝,但笔者发现,当地的紫甘蓝种植管理比较粗放,收获后的品质也相对较差,因此卖不上很高的价钱,下面就向菜农朋友介绍一下高品质紫甘蓝的种植技术,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紫甘蓝属喜冷凉的蔬菜,不耐酷暑,所以夏季栽培地点应选择在气温较冷凉的地方。紫甘蓝夏季栽培的目的主要是保证8~9月份的供应,所以在选择适宜栽培地点的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要精心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
1、适期播种
选择适应性强、抗热性较强的品种,适期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采用小拱棚育苗。
壮苗的标准是:未通过春化阶段的具有6~8片真叶的较大壮苗,下胚轴和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这样定植后缓苗快,生长恢复快,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抵抗力强。
2、定植
定植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较干燥处,以利排水排涝。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土杂肥、堆肥、猪粪等有机肥4000~5000千克,可掺入过磷酸钙20~30千克、硫酸钾50千克一起施用,以增加磷钾的含量,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
做畦分为平畦和垄畦,平畦一般宽1.5米,长5~7米,垄畦宽0.6米,长6~7米。
垄畦定植一般用水稳苗,即先开沟浇水再将苗子定植沟内。平畦是先挖穴栽苗,后灌水。定植密度行株距为60×50厘米,每亩2000~2200株。
3、温度管理
定植后7~10天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13~15℃。
在进入莲座期和结球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12~15℃。若白天温度超过25℃,要打开薄膜放风。温度低于17℃时要盖膜防风。
4、肥水管理
紫甘蓝需肥量大,除重施基肥外,幼苗期要少施薄施有机肥,移栽后一周应随水施入少量氮肥(7~10公斤/亩硫酸铵)。
莲座叶形成时追腐熟人粪尿加尿素,莲座叶生长盛期要沟施腐熟有机肥加氮磷肥,包心的前期和中期要各施一次氮钾肥(追肥的具体用量一般为每亩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10~20公斤,过磷酸钙10~2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
施氮钾肥可以提高紫甘蓝的含糖量,施氮磷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施磷钾肥可以提高纤维素含量,所以紫甘蓝要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这是高产优质的关键。
另外,如果土壤过于干旱则容易引起缺钙现象,也就是常见的“干烧心”。
在缺硼的土壤上生长的紫甘蓝会造成产品顶部发育不良,结球不紧,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在紫甘蓝栽培过程中也应重视钙肥和硼肥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5、浇水
雨季下过热雨后,要及时浇灌井水,来降低地温,增加土壤含氧量,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热雨为害,同时也可以防止叶球腐烂。
6、中耕
中耕除草工作以浅中耕为宜,划破地皮即可,以除尽杂草为主。
7、防病治虫
①黑腐病和软腐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施77%可杀得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倍液。
②霜霉病:喷施64%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③菌核病:喷施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防治。
④蚜虫和菜青虫:用20%杀灭菊酯3500倍液防治。
8、收获
紫甘蓝进入结球末期后,当叶球包合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标准是叶球充分紧实,切去根蒂,去掉外叶、损伤叶,做到叶球干净,不带泥土。有病的叶球和腐烂有污染物的叶球不能做为商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