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化集团系齐化集团有限公司对黑龙江鑫泰石化股份公司、齐齐哈尔齐化聚氯乙烯有限公司、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齐齐哈尔永利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齐化化工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五家子公司控股组建的全国性企业集团。集团现有员工3882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34人,硕士研究生40人,高级工程师57人,总资产达2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范围有: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树脂、农用化学品、化学试剂、塑料制品、加工制造、餐饮服务、国际国内贸易。其中主要产品有:离子膜烧碱、盐酸、液氯、聚氯乙烯树脂、氯仿、汽油、柴油、液化汽、溶剂油、丙烯、聚丙烯、硫酸钾化肥、高品质环氧树脂、可膨胀石墨、氢氧化钠试剂、氢氧化钾、次氯酸钠、AC发泡剂、聚氯乙烯制品等。产品辐射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冰城”牌氯碱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深受用户好评,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用户满意产品”、“省名牌产品”;液氯、盐酸、膜碱曾荣获化工部优质产品称号。集团现拥有5万吨/年离子膜法烧碱装置、8万吨/年聚氯乙烯装置、100万吨/年炼油装置、5万吨/年硫酸钾装置、8万吨/年HCC装置、2万吨/年聚丙烯装置、2.5万吨/年溶剂油装置、2.4万吨/年盐酸装置、1.5万吨/年液氯装置、2万吨/年高品质环氧树脂装置等。集团力量雄厚,公用工程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产品配套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是黑龙江唯一的集氯碱化工和石油化工于一体的国有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自1997年张宏宇同志接任我公司总经理以来,集团公司克服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困境中求发展,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效益持续递增,连续6年成为齐齐哈尔市纳税第一大户,是地方财政支柱企业之一。二00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94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0181万元,实现利税7916万元。二00一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238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7353万元,实现利税9506万元。二00二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6181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46167万元,实现利税1.4亿元。1997年至今公司累计实现利税5.3亿元。集团公司先后荣获齐齐哈尔市最佳企业、市安全特级企业,黑龙江省38户重点联系企业、黑龙江省百家“重合同、守信誉”达标企业、省石化厅第五个安全生产千天活动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企业、全国化工文明单位、全国化工系统“百强优势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帮助那些年龄偏大、技能偏低、再就业能力弱、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为黑龙江省再就业工作任务的一个重点。今年政府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资金、送服务”的“五送”活动,形成了由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援助机制,切实有效地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
记者从黑龙江省就业局了解到,截止到9月底,女40岁,男50岁这些年龄偏大、自身困难较多的“4050”特困人员全省共计32万人,今年我省预计安置15万名特困群体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到9月底,已经安置了12.8万特困群体走向新的用工岗位,让这些择业困难的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
“五送”活动体贴入微
在“五送”活动中,全省各地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配合,积极扶持,为弱势群体的再就业提供了良机。
据了解,为开发公益性岗位,今年初,政府出资购买了大部分的公益性岗位,大力援助和安置特困人员走向再就业道路。哈尔滨市仅年初就开发了2000个交通协管员岗位。各地市在开发公益性岗位中,由各级政府出资开发了社区保安、保洁、保绿等岗位,为特困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哈市南岗区以政府搭建平台,开发12项创业项目安置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在道里区采取政府协调,企业运作的方式,引进“早餐工程”、“无水洗车”、“绿色蔬菜配送”等一批便民环保项目,使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得以就业。为安置“4050”人员,齐齐哈尔市政府在富裕、甘南两县建立起养牛、养猪再就业养殖示范基地,为下岗失业人员开辟了新的就业出路。
政府和有关部门免费为特困群体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同时鼓励这些弱势群体自主创业。今年我省召开了4次万人求职大会,在9月中旬召开的万人再就业大会秋季招聘会上,有500多家企业参加用工招聘,提供岗位2万多个,当天达成议项性协议2000多人次。本月25日,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等几家单位再次共同举办“2003年万人秋季招聘大会”,再次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送去就业信息。
送服务落到实效,让服务带动就业。今年,省政府建立了再就业援助制度,为就业困难对象提供专门的帮助和服务。在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中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一站式”的就业服务。特困人员只要持着再就业优惠证便可享受一切免费就业服务,各种细致入微的服务项目为“4050”人员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在对特困群体的政策扶持上,政府为弱势群体送来了资金,为特困群体自主创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只要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只要有项目可行,无须银行抵押,政府便可为其担保办理小额贷款。截止9月底,发放小额贷款997人,贷款金额1483.5万元;双鸭山市发放小额贷款238人,发放贷款金额434.6万元。
9月份,政府提出了十项利民活动,办33项实事,为特困人员再就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办实事暖人心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更多的特困人员走上了再就业道路,各种政策扶持让失业人员感到温暖人心。双鸭山的徐女士通过“五送”活动,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申请到了小额贷款,开起了便民小吃,生意红红火火,自主创业的道路越走越宽。
“五送”活动作为再就业援助活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切实帮助了更多的弱势群体实现就业。牡丹江今年以来,开发了交通协管、道路清扫、后勤保障、社区保洁、社区治安等6000个公益性岗位,并由领导亲自将劳动合同送到4067名“4050”人员手中。双鸭山市通过政府免费提供鹅雏、全程免费防疫等措施,安置了1000名“4050”人员。大庆市通过开展“我为下岗职工找工作”活动,让市、区机关各部门处、科级干部全部与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对接,鹤岗市通过清退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离退休工作人员安排“4050”人员,腾出就业岗位1000余个。
大庆市的邹红宇说,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让特困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落到了实处,新的就业岗位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