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标准农田,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我国大力推进的现代农业建设项目,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及农电配套,设施完善等的耕地,如果说一般农田是吃饭田、保命田的话,高标准农田则可剩余,高标准农田的高体现在这些方面,首先是农田质量高,其次产出能力高,可以提高10-20%的产能,以及抗灾能力高,可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
最后是资源利用效率高,节水、节肥、节药、节人工,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而从2019国家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每年中央财政会拨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那么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亩补多少钱?哪些人可领?怎么申请?下面一起来了解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标准明细。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亩补多少钱?
1、山东
2022年提高补助标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亩1500元,提高到1950元/亩,确保完成6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2、福建三明市
三明市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的通知中,亩均补助标准为1320.74元。
3、青岛
2022年青岛将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项目总投资达到3.906亿元,每亩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1500元。
4、安徽六安市
六安市叶集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中,规定补贴标准为2250元/亩。
注:不同省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标准有所差异,具体标准可以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哪些人可领?
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中,对扶持对象进行了罗列,包括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涉农企业与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
1、农业种植大户
该群体有专业种植技术,有市场经营理念,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国家鼓励这些群体参与,同时也是可以享受到国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
2、家庭农场
目前家庭农场群体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贴对象,只要家庭农场参与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就能够享受到国家予以的补贴。
3、农业合作社
农村土地是家庭承包经营,随着土地改革发展,国家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到农业合作社发展之中,而农业合作社这类群体也是可以领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
4、涉农企业
涉农企业在农村农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促进小农户等群体的发展,并逐步推动农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同时这一类群体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补贴对象。
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的申请流程
以六安市金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为例:
1、申请条件
(1)符合农田建设规划,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
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等相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2)建设成效明显,原则上地块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若受自然条件限制,相对连片达不到要求,可在同一流域或灌区范围内,选择面积较大地块作为项目区。
(3)其它,包括相关主体支持,具有良好基础,如耕地和水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等,最后是可实现新增耕地。
2、申请材料
项目建议书;项目区基本情况表;高标农田项目投资计划安排投资估算表;农民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意愿证明材料;位置图;现状图;规划图。
3、申请程序
申报主体按照表格进行填报,区级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初步审批,上交市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初步评审,及时批复初步设计,审核汇总本区域农田建设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后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备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提升农田等级、提高农民利益。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意义非常大,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共赢,以及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现有农业的装备水平等。
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所有内容了,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通知可知,2022年我国高标准农田亩数要达到10亿亩,其中安徽、山西、江西、内蒙古、福建、浙江等省份都公布了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亩数,而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有补助的,因此大家务必要多多收藏,便于及时的申报。
官方鼓励农民转型家庭农场,将获得哪些好处,你支持吗?
周刘庄村,位于安平县城东北22公里处,耕地面积2082亩(其中村集体机动地363亩),全村现有住户239户,共1100人,党员31名,其中建国前老党员2名,2017年培养积极分子5名。2018年两委换届选举出支部班子成员3人,村委会班子成员3人,支部书记刘小勋,村委会主任刘建厂。2018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其中机动地承包费15万元。
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近两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大力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共硬化村内道路7条4650平米,安装路灯70盏,修建活动场所1500平米。多方筹措资金21万元为村民打造了一眼深485米的吃水井,使村民吃上了甘甜、卫生的饮用水。针对该村贫穷落后面貌,村两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鼓励村民发展丝网产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目前全村个体私营摊点达到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家,在外开丝网门店的达到了7余家。家庭农场1家,主要养殖孔雀,鸵鸟,珍珠鸡等珍贵禽类,进一步带动了村民致富。
周刘庄村附近有孝感圣姑庙、平安公园、安平丝网大世界、逯家庄壁画墓、安平县党支部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安平白酒、安平白山药、郑庄挂面、芝麻煎堆、衡水老豆腐等特产。
近期看到一些关于农业发展方面的报道,留意到一则关于支持农业转型家庭农场的新闻,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很多朋友对于家庭农场也不是特别的明白。
一、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对于我们来说比较的陌生,印象中家庭农场应该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农业种植体系。
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参与种植的成员以家庭成员为主,因此很多时候都被称为农场主。
而我们国家也正是借鉴了西方等一些国家的农业种植方式,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已经提到家庭经济模式,但是毕竟因为一个经济模式的改变一定要经过历史的验证才可以,这样也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因此国家一直都在某些地区进行试点。
目前试点的结果还不错,毕竟我国人口众多,要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场经济模式,还是比较容易实施。
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21年,我国家庭农场规模已经发展至390万家,相比于2019年的80多万家,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错。
二、家庭农场带来的好处
1、降低了种植的风险
毕竟当人们以家庭为单位分到数量可观的土地,会很大程度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这样就降低了种植管理的风险,同时还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危害。
2、增加了灵活性
这样可以在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力量,在农业现代化机械设备的辅助下,实现一定规模化的劳动强度和适应种植过程的复杂程度。
团结大家的力量,而且一旦土地划归到家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种植范围,做到农业生产的多样性。
如今既然有很多的地方试点成功,也就代表着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正式开启,那么如何才符合标准,如何才能够申请成为家庭农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人员规模
对于人员规模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情况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
4、投入规模
家庭农场想要得以实现,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规模,毕竟如果家庭成员比较的少,那么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就是一个摆设,只有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够实现家庭农场。
因此经过计算得出,加上土地流转的各项费用,农机具等机械设备的投入还有一些农资的投入等,各项费用必须要达到50万元以上才行,也就是一定要有一定规模的流动资金,才可以从事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
5、流转规模
上文我们说到了土地流转会有各项费用,因此对于土地流转的规模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比如经济作物种植要在30亩以上,粮食作物种植要在50亩以上,还需要和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其中流转土地期限需达到5年以上。
可能这一方面有一些小伙伴就不是特别地理解。
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但是真正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并没有多少。
而粮食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无论我们发展得如何好,粮食始终放在第一位,也要有主、次粮之分。
进行家庭农场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虽然鼓励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换种植模式,但是并不是没有要求的,那就是一定要有主粮和次粮的区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种植模式的转换。
如果没有对这方面的规定,如果老百姓全部种植了蔬菜或者是非主粮,试想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我们又该如何生存?因此国家才会对想要申请家庭农场的人群,对于流转规模提出要求。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标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有一个50万的流动资金,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其实试想一下也就明白了,如果没有流动资金的要求,那么家庭农场就无法形成规模,那么和之前的把农田分发到户的做法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
单从字面上也可以知道农场一定是要有一定规模才可以。
总结:
无论任何形式的生产模式都要符合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环境,而不是一成不变。
求发展就不可以固步自封,而是要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以为我用,这样既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又可以发展经济,从而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