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炭疽病是由盘长孢状刺盘孢菌引起的、发生在芒果的病害。主要为害幼苗和成株的嫩叶、嫩梢、花序和幼果。在叶上,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成黑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嫩叶受害后病斑突起,最后穿孔。未熟的果实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斑点。若果柄、果蒂部分感病,则果实很快脱落。该病可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此外,该病在熟果期发病迅速,为害很大,常造成贮运期芒果的严重损失。芒果炭疽病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和田间卫生相结合的方法,把病害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防治方法:1、
抗病品种利用:据调查,较抗病的品种有高农(吕宋芒)、粤西1号、陵水芒等。但这些品种抗病力还不算高,必须在产前、产后结合进行化学防治,才能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2、田间卫生:喷药前要剪除病枝、病叶,连同落地的枯枝落叶一起集中虎毁,减少侵染来源。3、化学防治:要抓紧在芒果感病期间施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有效农药很多,如40%多菌灵200倍液,70%苯来特35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50%代森锰250倍液,50%福美铁500倍液,25%代森锌400倍液,1%波尔多液等。①保花保果:花蕾抽出后每10天喷—次,连续喷3—4次,小果期每月喷一次,直至成熟前;②保护嫩叶:开叶后每7一10天喷药一次,直至叶片老化。一般秋梢抽发较多,是主要的结果母枝,应予施药保护。4、
产后防治:采果后经防病处理,可以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增加好果率。①热水浸泡法:用51℃温水浸果15分钟,或54℃温水浸果5分钟;②热药液浸泡法:用500ppm苯来特、1000ppm多菌灵或500ppm敌克多的热药液52℃浸泡5一10分钟。产后防治工作应与田间防病结合,采收前应施药预防潜伏侵染,采收运输过程要注意尽量减少伤果,这样才会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能保持3—4周不烂果。
炭疽病是芒果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在芒果产区和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
此外,炭疽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雨雾等持续性高湿天气特别适合炭疽病的爆发和蔓延。
即使果园湿度过高,通风不良、株距小的果园也更容易受到感染。
炭疽病的危害
花期、坐果期发生炭疽病,严重者减产30-50%;储运期病果率达30-50%,严重者甚至不产!炭疽病主要危害芒果幼叶、枝条、花序和果实。
1叶片损坏
发病初期,幼叶会出现离散的暗褐色斑点,逐渐扩展融合,最后形成大面积死点,叶片萎缩变形,然后枯萎脱落。严重时,树叶会完全脱落,变成秃枝。
2有害树枝
当病斑在枝条上蔓延一周后,病斑以上的枝条全部死亡,同时斑点由黑色小颗粒生长而成。
三。危害花序
感染的花序和花朵也会逐渐变黑、枯萎、脱落,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花病!
4对水果的危害
幼果极易患炭疽病,果皮上的黑斑会随着果实成熟而逐渐扩大!
成熟果实表面出现黑斑,中心凹陷。大量病斑愈合后,常在果肩上形成大面积粗糙的龟裂炭疽病斑,或沿果肩有臭名昭著的?黑色泪痕?。
防治措施
1农林防治
炭疽病以传播迅速而闻名。及时处理园内病害残留,集中销毁;同时,适当修剪果树,保持通风,适当降低果园湿度,可大大降低炭疽病大规模感染的概率。
2化学控制
在上述关键时期,应注重预防工作,注意药物选择,避免炭疽病的发生,同时为细菌性角化病造成侵袭性伤口。
如开花、结实、嫩叶期平均气温在14℃以上,预报未来将有连续3天以上的降雨,即在降水前喷洒农药;
在高温高湿的芒果园,应在开花前1~2天、花枯80%后、幼芽期和幼果期喷施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通过薄膜附着在叶片或果实上,保护植物组织,不易产生抗性;
如果发现有疾病中心,可以进行早期防治。在适当的时间,可以使用正确的剂量,并对重病中心进行二次喷洒。
注意事项:尽量避免中午用药,以免损伤嫩叶和果皮。交替使用药物以减少耐药性。
其他推荐药物:戊唑醇、咪鲜胺、苯氧strobin、戊唑醇?azoxystrobin、丙环唑?azoxystrobin等(注:咪鲜胺对芒果炭疽病的治疗非常有效,但也有品种(泰雅、桂飞、,等)对杀菌剂非常敏感,应与其他杀虫剂混合使用,以避免农药损坏。建议在喷洒前在小范围内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