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单支柱
与栽植植株树干平行立支柱。常在定植前于定植穴中心点立一直立支柱,待培土完成后把支柱上端和近地处分别与树木主干扎牢,防止大树晃动。
第二种:门字形支柱
对于干径在10-15cm的行道树,在栽植完成后,在树干相对应的两侧约50-70cm处各打一根高约1-1.5m的竹、木支柱,中间用一粗实的横杆将两支柱连接两头,绑扎牢固,使横干的中心位置与树干对齐,然后把横杆和树干扎牢防止晃动。
第三种:人字形支柱
大树栽植好后在树的两侧各立一根斜撑支柱,构成“人”字形。
第四种:三角形支柱
利用3根竹杆或木棍构成三角形,其上角和树干扎在一起,起支撑树干的作用。
第五种:拉钢丝固定
有些树树冠比较高大,立支柱不能完全解决稳定性问题,特别是带土球的常绿树,树冠较大,移植后根系范围很小,重心又高,故常用打桩拉钢丝固定树干的方法。拉钢丝时根据树冠的大小和枝叶的分布情况而定,一般采用1-3根。拉一根时在枝叶量少的一侧拉。先在地面打一根桩,然后用钢丝的一端拴住主干中部着力点,另一端拴在木桩上。主干和钢丝之间用衬垫物垫好。拉钢丝角度(与主干夹角)以40°-60°为宜。拉两根钢丝时在树的两侧各拉一根;拉三根时钢丝之间保持夹角为120°。
第六种:四支柱式
为增加牢固性也可采用立四支柱方式,在树干四周均匀立四根支柱,上部用交叉支柱与树体相固定。
第七种:#字形支柱
为使支撑牢固,常使用#字形支撑方式。在树干四周均匀立四根支柱,均向树干略倾斜,上部以四根适当长度的横杆与支柱固定,四横杆围合成方形后即将树干固定在中央位置上。
第八种:连排网络形
每株新植大树采用适当方法支撑固定以后,为增加树体固定的牢固程度,常利用横杆将相邻树体固定一起,连排形成网络状。此方法应用于种植大面积、大规格乔木支撑,虽增加了投资,但美观、整齐、牢固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