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主要是番茄和茄子)根结线虫病在有些地区非常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部的须根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肥肿畸形瘤状结,解剖根结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一般在根结之上可生出细弱新根,并再度感染,形成根结状肿瘤。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并不明显,但一段时间后,植株表现叶片黄化,生育不良,结果少,严重时植株矮小。感病植株在干旱或晴朗天气的中午常常萎蔫,有的提早枯死。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物为南方根结线虫,属于植物寄生线虫,有雌雄之分,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雌虫所产之卵多埋藏于寄生组织内。茄子根结线虫称爪哇根结线虫,也是植物寄生线虫,其形态及生活习性与番茄根结线虫不同。
番茄根结线虫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3年。翌年条件适宜,越冬卵即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结或瘤。幼虫发育至4龄时交尾产卵,雄虫离开寄主进入土壤,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结内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壳,进入土壤进行再侵染或越冬。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在土温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病原线虫发育较快,10℃以下幼虫停止活动;这种线虫在55℃下经10分钟即可死亡。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合线虫活动,发病严重;连作发病严重。
茄子根结线虫以成虫或卵在病组织中越冬,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病土和病肥是发病主要来源。翌年,越冬的幼虫或越冬的卵孵化出幼虫,由根部侵入,导致田间初侵染,以后则出现重复侵染。茄子根结线虫适宜的发育温度为25~30℃,幼虫遇10℃低温即失去生活能力,48~60℃经5分钟致死;这种线虫只能在土壤中存活1年。危害茄子的根结线虫也能侵染番茄。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 番茄需轮作3年以上,茄子需进行2年以上轮作,最好是进行水旱轮作。
(2)实行深耕 根结线虫一般在浅土层中活动,经过深耕可以减少根结线虫的危害。通常需要深耕25厘米以上。
(3)药剂预防 在播种或定植时,穴施10%粒满库颗粒剂,每亩5千克,或5%粒满库颗粒剂,每亩10千克。
(4)及时清理病残体。
蔬菜根结线虫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因此要从苗床消毒做起,培育无虫苗。即在播种前每平方米使用30毫升的福尔马林加20~50倍的水喷在苗床上,再用塑料膜覆盖5~7天,利用福尔马林的蒸气消毒土壤。由于福尔马林对幼苗有害,去掉塑料膜后,苗床应晾20天,使福尔马林充分散失掉再播种。
在本田期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也可用土壤消毒法进行预防,即在种植蔬菜前使用药剂处理土壤。可用的药剂包括:①每亩用40~50千克的滴滴混剂,开沟施入后覆土,21天后再播种或定植;②每亩用6千克的98%~100%的棉隆,拌在50千克的细土中,再撒入潮湿的本田中,深耙20厘米,用塑料膜覆盖6天,再通风5天,待棉隆全部散失后,再播种或定植;③每亩用4~5千克的3%的米乐尔颗粒剂,拌在50千克的细土中,再撒入潮湿的本田中,深耙20厘米。也可将药土撒在定植穴的底部浅覆土后再定植,以免引起药害;④每平方米用125毫升的氯化苦,分别加在深20厘米的穴中(每穴5毫升),用土盖严踏实,保持15天,翻耙土壤,待氯化苦散净了再播种或定植;⑤每平方米用5毫升的溴甲烷,用与氯化苦相同的方法处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