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虫别名:丝蚯蚓、水蚯蚓、红丝虫、赤线虫,还可以叫蚯蚓,北方有称线蛇。
种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蚓科,水蚯蚓属。
水蚯蚓人工养殖技术 :
1、建培养基。
培养基的原材料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塘淤泥、稻田肥泥、污水沟边的黑泥等、疏松剂如甘蔗渣等和有机粪肥如牛粪、鸡粪等三类物质。先在池底铺垫一层甘蔗渣或其他疏松剂,用量是每平方米2~3千克。随即铺上一层污泥,使总厚度达到每平方米10~12厘米,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牛、鸡、猪粪,每平方米10千克左右;接种前再在表面敷一层厚度3~5厘米的污泥,同时在泥面上薄敷一层发酵处理的麸皮与米糠、玉米粉等的混合饲料,每平方米撒150~250克;最后加水,使培养基面上有3~5厘米深的水层,新建池的培养基一般可连续使用2~3年,此后则应更新。
2、引种与接种。
每年秋季,当气温降至28℃左右时即可引种入池。水蚯蚓的种源在城镇近郊的排污水沟、畜禽饲养场及屠宰场、糖厂、食品厂排放废物的污水沟等处比较丰富,可就近采种。接种工作比较简单,即把采回的蚓种均匀撒在蚓池的培养基面上就告完成。每平方米培养面积按500~750克接种为宜。
3、饲料与投料。
水蚯蚓特别爱吃具有甜味的粮食类饲料,畜禽粪肥、生活污水、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也是它们的优质饲料。但是所投饲料(尤其是粪肥)应充分腐熟、发酵,否则它们会在蚓池内发酵产生高热“烧死”蚓种与幼蚓。粪肥可按常规在坑函里自然腐熟,粮食类饲料在投喂前16~20小时加水发酵,在20℃以上的室温条件下拌料,加水以手捏成团,丢下即散为度,然后铲拢成堆,拍打结实,盖上塑料布即可。如果室温在20℃以下时需加酵母片促其发酵,用量是每1~2千克干饲料加1片左右,在头天下午15~16时拌料,第2天上午即能发酵熟化。揭开塑料布有浓郁的甜酒香即证明可以喂蚓了。接种后至采收前每隔10~15天,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的粪肥200~250千克;自采收开始,每次收后即可追施粪肥300千克左右,粮食类饲料适量,以促进水蚯蚓快繁速长。投喂肥料时,应先用水稀释搅拌,除去草渣等杂物,再均匀泼洒在培养基表面,切勿撒成团块状堆积在蚓池里,投料前不要忘了关闭进水口,以免饲料飘流散失。
4、擂池与水管。
这是饲养管理绝对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方法是用“T”形木耙将蚓池的培养基认真地擂动一次,有意识地将青苔、杂草擂入池里。擂池的作用,一是能防止培养基板结;二是能将水蚯蚓的代谢废物、饲(肥)料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驱除;三是能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杂草的繁生;四是能经常保持培养基表面平整,有利于水流平稳畅通。水深调控在3~5厘米比较适宜。早春的晴好天气,白天池水可浅些,以利用太阳能提高池温,夜晚则适当加深,以保温防冻;盛夏高温期池水宜深些,以减少阳光辐射,最好预先在蚓池上空搭架种植藤蔓类作物遮荫。太大的水流不仅会带走培养基面上的营养物质和细菌,还会加剧水蚯蚓自身的体能消耗,对增产不利,但过小的流速甚至长时间的静水状态又不利于溶氧的供给和代谢废物等有害物质的排除,从而导致水质恶化,蚓体大量死亡。水蚯蚓对水中农药等有害物质十分敏感,工业废水、刚喷洒过农药的田水或治疗鱼病的含药池水都不能用。
5、采收与提纯。
水蚯蚓的繁殖能力极强,新建蚓池接种30天后便进入繁殖高峰期,且能一直保持长盛不衰。但水蚯蚓的寿命不长,一般只有80天左右,少数能活到120天。因此及时收蚓也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采收方法是头天晚上断水或减小水流量,造成蚓池缺氧,第2天一早便可很方便地用聚乙烯网布做成的小抄网舀取水中的蚓团。每次蚓体的采收量以捞光培养基面上的“蚓团”为准。这样既不影响其群体繁殖力,也不会因采收不及时导致蚓体衰老死亡而降低产量。
为了提纯水蚯蚓,可将一桶蚓团先倒入方形滤布中在水中淘洗,除去大部分泥沙,再倒入大盆摊平,使其厚度不超过10厘米,表面铺一块罗纹纱布淹水1.5~2厘米深,用盆盖盖严,密封约2小时后(气温超过28℃时密闭的间要缩短,否则会闷死水蚯蚓),水蚯蚓会从纱布眼里钻上来,揭开盆盖,提起纱布四角,即能得到与渣滓完全分离的干净水蚯蚓。此法可重复1~2次。将渣滓里的水蚯蚓再提些出来,盆底剩下的残渣含有大量的卵茧和少许蚓体,应倒回养殖池。
红虫养殖及繁殖方法,红虫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养殖红虫的方法很多,但限于鄙人的条件和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一直是用的水养红虫,基本买一次的能养一个半月左右的保持新鲜,今天在这里就给钓友们分享分享鄙人的经验。
1、挑虫
首先买到的虫子尽量是刚进回来的虫子,这样可以饲喂很长时间不死,说下今年吧,在入秋的时候水凉了钓鲫鱼海杆用虫子要比蚯蚓来的口快,本地没有红虫就从别处捎回来一些,回来一看虫子里些发黑的也有死的,结果这批虫子再怎么弄也就半个来月就不行了,等冰钓快开始的时候有的渔具店就进回来了红虫,我在虫子进回来的第二天就去买了一两多的虫子,放在盆子里养,结果在前一周的时间里竟然连一个死的也没有,这就说虫子一定要买新进回来鲜活的,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
2、密度
养虫的密度不能太大,如果虫子放养的密度大了就容易死亡,我一般养一到二两用一个三十公分的不锈钢盆子,密度刚刚好,水基本放满;
3、换水
水要一天一换,且放在凉的地方,如没凉的地方就放在阴面窗台靠近窗户的地方,这样能凉一些,一般窗台下面会有暖器,下面有温度,盆底衬一块泡沫板,这样就可以隔热了,养红虫的水最好是放一天的这样水温和盆里的水温接近,虫子更容易活一些;
4、洗
一是要洗盆子,每次换水的时候把虫子倒进筛网后,要把盆子好好用清水洗净,这时的盆子会有一些粘液沾在上面,粘粘的,把这些都洗下去,盆子冲净,二是要洗虫,从盆里接点水,用水把筛网里的虫子冲一冲,冲净虫子身上的粘液和脏东西;
5、捡
就是每次换完水或是换水前把死的虫子捡出来,保证水里没有死虫的血水污染水;
6、喂
每周两次喂输液用葡萄糖,用针管抽个几毫升,喂上,至于有什么效果也看不太清楚,你们喂不喂我不清楚,反正是我喂了。
综上所述一上要选好虫,二是保持水温,三是保持水净,第一项看眼力,第二三项就看勤快不了!存红虫作为一种虫饵,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但如果保存不当,很快就会死亡。很多钓友人尝试了几种方法,发现一种较好的保存方法,此种方法可以保存红虫半个多月仍然鲜活如初,很少有死亡的,现在介绍给大家。
1、找一个干净的塑料盒子,我是用“葱伴侣豆瓣酱”的盒子。把盒子的盖子上打孔,孔要细,用缝被子的针就可以,用钳子捏着在蜡烛上烧红一穿就透。
2、剪一块海绵,比盒子稍大一些,把海绵清洗干净,中间用剪刀剪去1/3,就是在海绵上挖个坑。
3、把买回的红虫或用不了的,放在海绵的小坑里,盒子里加水不要没过红虫,然后用食品袋套上(不会有异味),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就可以了。
4、就是注意事项了,用的时候,把盒子取出,为方便携带把里面的水倒出,海绵里有水就行,到了钓点,马上把盒子里舀上水,重新把红虫归置好,盒子里存水以不没过红虫为宜,既不湿手又保证红虫鲜活好用;平时使用红虫,在野外不要让阳光直射,要放在阴影处。不用时盖上盒盖,防苍蝇叮咬,用不了时,用清水冲干净,把死的挑出,带回继续按照上面的方法存放。
配有很多钓友都非常喜欢使用红虫做饵料,原因很简单冬季用红虫钓鱼效果非常好。当我们钓各种对象鱼的时候都可以使用到红虫,在与其自制的独特配方结合使用,保证渔获满满,红虫虽小,但是使用起来方法多样,可拉可搓还可单独挂钩,下面讲解一下使用红虫钓鱼各种饵料的配制方法。使用红虫钓鱼各种饵料的配制方法
1、窝料里添加红虫,这个最方便,只要在开好的干散窝料里加入红虫,五指张开轻轻打散。散饵做窝时,抛7-8分竿即可。
2、红虫肉夹馍,先用河水把红虫清洗两遍,尽量使用鲜活的红虫。按照正常的饵水比先在红虫里加水,边晃动边加饵料,然后五指张开快速搅拌均匀。合拢成团即可!
3、红虫拉饵,我习惯少量勤开。先把干净鲜活的红虫在饵盘里充分摊开,均匀地撒上一层红虫伴侣。晃动几下饵盘,再均匀的撒上一层,再次晃动,静置三到五钟。我一般平摊在全磁拉饵盘,采用刮饵的方式。
4、手上饵,如果有白萝卜,就切一片1cm厚的薄片,把红虫放上面。我这次直接在码头上捡了一片白菜根,用鱼钩刺穿后沿着薄片一拉即可。穿钓者都知道:鱼儿冬季喜荤,忌素。荤饵,蚯蚓,红虫为首选。冬季红虫为首选。红虫为什么是冬季首选?因为冬季鱼儿食欲不佳,懒得张嘴。红虫个体大小适中,颜色鲜红,醒目。鱼儿爱吃红虫,但人儿不爱用红虫。
原因是:红虫难穿!穿红虫:有唇穿,喉穿,腹穿.......另外:绑红虫.....三种穿红虫的方法中:唇穿最难,但垂钓效果最好!喉穿难易程度适中,且只能穿一条!不如穿多条醒目!腹穿最易,但垂钓效果最差!肯定有人会不同意我的看法!而且人还会很多!因为用此法的人很多!让老夫慢慢道来:
1、中部腹穿一般都是手捏虫的腹部,捏的很轻也有压力,用钩刺腹部 ,钩子再锋利,也有压力,两股压力对腹压很高的红虫来说是致命的。
2、红虫肚皮是层薄膜,没有弹性,钩尖穿入穿出腹部两洞已属勉强,最要命的是钩尖后面的“倒刺”, “倒刺” 也要穿入穿出腹部两洞。严格的说:倒刺洞,不是洞,而是在钩尖 园洞的基础上,再划破一个大口子!这口子近似于钩条的直径!所以中部腹穿在红虫入水前已花花流血了!
3、红虫入水,情况更糟!在下落的过程中,水的阻力,对红虫来说是压力,一边下沉,一边流血!
4、红虫到水底,“冬钓深”水愈深,水压愈大,红虫流血愈快!
5.冬钓要变死虫为活虫,要醒钩,要上提下沉15公分,水的阻力,又使红虫再出血!
回答1、养殖方法:培育池中的红虫一般会在每年的春季产卵繁殖,此时应定期往池中泼撒发酵过的有机肥,为红虫提供食物,进入夏季后应适当的加深池水,水深以在约40-50cm为宜,待红虫长大后便能捕捞了。2、繁殖方法:在春末秋初采集成虫,白天采集,傍晚收箱并把温度保持在23-25℃,湿度则应保持在80-90%,当成虫产卵后,箱中的水位则应在10cm,并有数根小木棒(直径2cm)供成虫附着,方便它进行产卵繁殖。
一、红虫养殖及繁殖方法
1、养殖方法
(1)在每年的春季,红虫便会在培育池中产卵繁殖了,此时需要经常往池水中泼撒发酵过的有机肥,确保池水有比较高的肥度,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些浮游生物,便于刚出生的红虫食用。
(2)待红虫过了浮游生活之后,便会慢慢的转为底栖生活,在该阶段它主要以有机碎屑为食,此时可以定期往池中泼撒发酵过的有机肥。
(3)进入光照强的夏季后,可以适当的加深池水,把池水的深度维持在约40-50cm。
(4)当红虫长大后就能捕捞了,先捞去池中大颗粒的烂草败叶,并排走部分池水,铲取底泥后再用大小合适的筛网筛去淤泥,然后便可以得到红虫。
2、繁殖方法
(1)春末秋初一般为红虫(摇蚊幼虫)的繁殖高峰期,一般可以在该时间段采集成虫。
(2)在采集时可以利用成虫惧光的特点,白天采集,傍晚收箱。
(3)采集完成后,将箱内的温度保持在23-25℃,将湿度保持在80-90%。
(4)在成虫产卵的时候,需要将箱底的水位控制在10cm,而且还需要放入数根直径为2cm的小木棒,给成虫提供附着物,便于它产卵繁殖。
二、红虫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1、养殖环境
(1)大规模养殖时一般可以用培育池,面积一般为1-100平方米,池深一般在50cm左右,水深一般在12-15cm左右。
(2)若是小规模养殖,一般可以连同水底淤泥,将红虫饲养在大小合适的玻璃器具内,并用天然水进行饲养。需注意,应选择大口径的玻璃器具,便于红虫浮出水面进行呼吸。
2、调控水质
(1)红虫比较喜爱微流水环境,水流量以在5-10L/s为宜,若水流过大,容易消耗掉红虫的体力,不利于增加产量,若水流过小,便很难排出排泄物,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并造成死亡。
(2)需注意,因为红虫对于农药、有害物质比较敏感,因此不可以使用喷洒过农药的水、工业废水等脏水。
3、食物
(1)以少量多次为投喂原则,在家庭养殖时,一般可以将酵母粉泡水后再喂食。
(2)需注意,不可以投太多的食物,避免水体中过多的有机物在发酵后产生有毒物质,影响红虫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