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遂昌县发达还是松阳县发达啊?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3:09:06
字号:

松阳县

你们说遂昌县发达还是松阳县发达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松阳县委、松阳县人民政府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制定《关于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适应松阳实际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对在松阳投资的企业在立项审批、用地安排、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优先和优惠。西屏、古市、望松3个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1994年,松阳县被批准为对外国人开放县。1995年被批准获外贸进出口自营权。

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8705万元,人均4322元;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价) 155937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8466万元,工业总产值87471万元,分别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3.90%和56.10%;全县财政收入47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16元,职工年均工资5940元。

地方工业以建材、医药、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为重点发展行业,高岭土系列开发成为松阳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有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60万千瓦,可开发年发电量3.37亿千瓦时。1997年小水电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484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8.8%。1995年8月,通过验收达到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标准。

经济状况松阳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多种经济。200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1.358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9898亿元,农业总产值8.3683亿元。松阳是传统的农业县。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其次是小麦、豆类、薯类和玉米。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有桑叶、茶叶、烟叶、水果和药材等。茶叶以绿茶为主,全县有茶园5.7万亩,久负盛名的“松阳银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绿谷青帝”、“观音露”获有机茶认证。“松阳银猴”曾先后获得首届中国西湖博览会金奖、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等,畅销国内外。水果主要有脐橙、柑桔、梨子等,其中梦阳牌纽荷尔脐橙获得2002年中国柑桔博览会金奖,梦阳牌“雪芳梨”、“雪青梨”获得2002年浙江省优质早熟梨称号。工业生产有机械制造、水力发电、制药、文化用品、通信建材、耐火器材等,产品有人造板、药品、文教用品、摩托车、耐火器材、纺织品等。其中雷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科马摩擦材料有限公司、金星文教用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质量体系论证。

农业

松阳有耕地16万亩,向以粮食生产著称浙南,为浙江省粮食生产重点县。谚称“松阳熟处州足”,丽水地区各县唯松阳历有粮食外调。1990年国务院授予松阳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2万吨,90年代基本维持在11万吨左右。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晒红烟、茶叶、蚕桑、赤小豆、香菇等。进入80年代,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建立烟、茶、果、食用菌、用材林、笋竹两用林、厚朴、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蔬菜等生产基地。

林业

松阳为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林业部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重点县。据1992年资料,有活力木蓄积存量300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1182万株,森林覆盖率69.43%。1997年木材产量77808立方米,毛竹采伐量59.4万根,用材林以杉木、松木和毛竹为主,经济林有油茶、柑桔、厚朴等,大面积水青冈林和猴头杜鹃林为浙江省所少见。

渔业

渔业以养殖草鱼、鲤鱼、鲢鱼、鳗鱼、鲳鱼等淡水鱼类为主。1982年在松阴溪放养河蟹成功,至1992年放养蟹苗772公斤、幼蟹634公斤,捕获成蟹10.85万公斤 ;1988年获农业部“浙南河蟹大面积增殖增收技术奖”。1986年兴起幼鳖繁育,至90年代形成规模,1995年繁育幼鳖20多万只。畜牧业以猪、牛饲养为主,1997年年末生猪存栏数120672头,年内出栏数98649头,牛存栏11665头;80年代规模化养鸡业兴起,1997年年末存栏336153羽,年内出栏497353羽。

2017年全国茶园面积排第一的是贵州。

2017 年全国茶园面积排第一的是贵州。目前,贵州全省茶园面积700万亩(其中投产面积601.7万亩),已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茶叶是我省的特色优势产业,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茶叶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12个主导产业之一,今年还纳入了中央财政奖补试点险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叶种植历史最为悠久、茶园面积从古至今稳居世界第一、中国茶树品种最多。

国际茶叶委员会(IT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世界茶园总面积已经达到500万公顷,共有6个国家茶叶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其中,我国的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6.6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61.4%,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印度(种植面积63.7万公顷 ,全球占比12.7%)。

2017中国茶产业发展概况

2017年,全国茶园面积与产量产值继续增长,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大宗茶开发利用空间大,消费人群年轻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稳中略升,出口量额受国际利好影响创下新高。茶园总面积保持缓增。2017年全国18个产茶省(区)茶园总面积4588.7万亩。

比上年增加近135万亩,其中开采面积约3707万亩,同比增长约3.61%。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是茶园面积最大的五个省份。茶园结构继续优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达60.9%,有机茶园面积比例7.5%。茶园平均亩产量60.3公斤,干毛茶产量持续增加。

产值明显提升。2017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60.9万吨,比上年增加16.9万吨,增幅6.1%。产量超过20万吨的省份是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增产逾万吨的前四个省份分别是贵州、四川、湖北、浙江。大宗茶量减价增,开发利用空间大。

茶类结构调整优化。绿茶占比基本稳定,为62.05%;乌龙茶占比持续下降,为10.65%;红茶、黑茶(不含普洱)占比小幅提升,分别达到12.37%、8.58%。

绿茶产量约162.21万吨,同比增长7.49%;红茶、黑茶(不含普洱)、白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约8.60%、?9.55%和36.93%,分别达到32.35万吨、22.44万吨、2.77万吨。

乌龙茶产量约为27.84万吨,同比增长2.66%。普洱茶产量约为13.33万吨,同比增长2.54%。同时,花草茶、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特色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增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8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