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池塘管理内容和施肥原则分别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1:54:53
字号:

鱼种放养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鱼种放养是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

农村养殖池塘管理内容和施肥原则分别有哪些

鱼种的来源、鱼种的质量、种类的搭配和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成鱼的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一、鱼种的来源 一般生产规模较小的个体专业户,成鱼养殖所需的鱼种多半是从当地的苗种场购买,但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国营或集体渔场来说,成鱼养殖所需要的鱼种,最好能由本单位生产解决。这样就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养殖适销对路的商品鱼,并且能够减少外购鱼种运输上的麻烦,保证生产中所需鱼种的数量的质量。

二、鱼种的质量 成鱼养殖中,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等。(一)鱼种规格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养殖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因为大鱼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和成活率高等优点。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鱼类生长期较长,所以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产周期均为两年,放养的鱼种都是1龄鱼种,大都要求全长16-20厘米,体重50克以上。例如广东地区,利用鳙鱼生长快及易捕捞的特点,一年中养成数批食用鱼,故鳙鱼种规格要求较大,一般在0.1-0.5公斤,经过40-60天饲养可长到1.25-1.5公斤;鲢鱼放养量较少,鱼种规格在50克左右,养成0.75-1.25公斤;底层鱼类以鲮鱼为主,因鲮鱼生长较慢,食用规格较小,但群体产量高,故放养密度较大,鱼种规格也较小,一般12.5-25克或42-62.5克,经一年或半年饲养可长到125-250克;草鱼鱼种规格一般250克左右,出塘规格1-1.5公斤;青、鲤、鳊放养量很少。(二)鱼种的体质 鱼种的体质好坏可从体重和外观两方面加以判断。质量好的鱼种从外观上看,质量好的鱼种特点是:规格整齐,肌肉丰满,色泽鲜艳,没有病伤和游动活泼。鱼种放养前的准备没有养过鱼的自然塘、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或粗养塘,都要在放养鱼种之前,先进行全面的修整和消然后才能放养鱼种。具体做法与苗种池相 同。放养计划中鲢、鳙占较大比重的池塘,以经过清塘消毒以后1-2天,就应当施放基肥, 先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鱼种。肥水塘或养鱼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较多,一般施基肥较少或不施 基肥。冬季放养的池塘,池水应一次加到最大深度,以便鱼种在深水中越冬;春季放养的池塘,如果水源可靠、排灌方便,在清塘后初次向鱼池灌水时,不宜灌得太深,使水深达到70-80厚厘米即可。这样水温容易升高,有利于水质转肥和鱼群的摄食成长。以后再随着水温升高和鱼体的长大逐步加大,直到7月份加到最大深度。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7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