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柄村位于福安市潭头镇东北部,曾名建溪村,由建柄、锦桌头和山斗坑三个自然村组成,与上白石镇财洪村以及潭头镇西洋境、棠溪、渔溪洋四村交界。交溪干流由北往南纵贯全境,建柄和锦桌头分列东西两岸,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平均海拔78米,年平均气温20℃,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气候。104国道穿村而过,境内国道全长2公里,距镇政府驻地约4公里,距福安市区约20公里。全村现有林地3000亩,生态林2992亩,山地500亩,耕地730亩。现有人口290户,1180人,两委干部6人,党员35人。村中林姓、陈姓居多。村民经济来源以种植茶叶、水稻、杨梅为主,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00亩、200亩、60亩。
建柄村与太逢村、半坑村、坑坪村、千诗亭村、祠堂前村、上坪洋村、西坑村、东昆村、下洋村、泥洋村、西洋境村、后洋村、鹅山村、东坑村相邻。
建柄村附近有阮伯淇烈士故居、陈挺将军故居、西坑祖宗宫、上桃洋赵氏宫、东坑佛塔、富罗坂吴景祥墓等旅游景点,有坦洋工夫、福安穆阳水蜜桃、福安葡萄、福安巨峰葡萄、穆阳线面等特产。
福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少数民族分布很广,历史悠久。福建现有人口3488万,民族成份共有54个,汉族人口居多;有53个少数民族(缺基诺族、赫哲族),人口58.3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是祖国大陆畲族人口最多和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也是回族发祥地之一。
全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德市,其次为福州市,再次为泉州市。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17个(福安、霞浦、福鼎、漳浦、蕉城、罗源、晋江、惠安、连江等),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150个;有18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17个,回族乡1个)和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52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世居福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和高山族。
畲族是福建省的主体少数民族,共有37.51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2.87%,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4.27%,其中约49%分布在宁德市。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18.3万,其中全国三大畲族聚居县(市):福安6万多人,霞浦、福鼎各4万人。福安市是全国畲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
福建省的回族人口大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古阿拉伯、波斯人的后裔,共有10.98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8.82%,主要分布在泉州、莆田等市;
满族人口7094人,约70%分布在泉州和福州两市;
蒙古族人口6114人,约45%居住在泉州市;
高山族人口416人,约占大陆高山族人口的9%,近40%分布在漳州市。
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上居住在农村,绝大多数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民,70%分布在边远山区或半山区。
福建省少数民族有三大亮点:
其一,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的60%多,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高山族人口是祖国大陆人口最多的省份;
其二,少数民族地区是一块迷人的乐土,有秀丽的自然景观,恬静的田园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
其三,少数民族体育有其独特的风格,有高山族的“杆球”;已列入中华武术文库的“畲族拳”,五次荣获全国民运会金奖的畲族“打枪担”。
福建全省九个设区市少数民族人口具体分布情况:宁德市18.9万,泉州市10万,福州市6.2万,漳州市5.3万,龙岩市4.3万,南平市3.9万,三明市2.4万,莆田市2.3万,厦门市0.9万。
全省有18个民族乡(17个畲族乡,1个回族乡)。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32%,具体是:
宁德市:福安市:穆云、康厝、坂中畲族乡;
霞浦县:盐田、崇儒、水门畲族乡;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
蕉城区:金涵畲族乡;
泉州市:惠安县:百崎回族乡;
漳州市:漳浦县:湖西、赤岭畲族乡;
龙海市:隆教畲族乡;
龙岩市:上杭县:庐丰、官庄畲族乡;
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
连江县:小沧畲族乡;
三明市:永安市:青水畲族乡;
宁化县:治平畲族乡。
全省有527个民族聚居村,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