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种植技术的普及,西葫芦的种植范围逐年增加。同时,疾病的危险逐渐增加,常见的危险是白粉病、灰霉、棉腐败等,这些疾病直接危害南瓜的质量和生产,严重直接导致南瓜的大量减少,给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掌握西葫芦不同病害的原因和发病迹象,有助于在未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和预防。可以防止病害引起的大面积发生,减少病害危害,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下面介绍塑料大棚西葫芦常见病害防治相关技术。一、南瓜的主要疾病及预防措施。1、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西葫芦的叶子,但在西葫芦的苗期,到生长后期才开始发病。
发病时主要出现症状的是,初期叶和幼茎出现白粉斑点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都填满,病菌感染导致叶内叶绿体减少,严重影响了西葫芦的光合作用,阻止了生长发育。发病后期,菌丝成熟呈灰色,病斑产生大量黄褐色颗粒,然后小颗粒变黑。白粉病在西葫芦栽培中比较常见。塑料大棚管理时,绝对不要让仓库内空气干燥潮湿,发病后可以选择45%的百菌清软剂进行预防治疗,也可以选择5%的百菌正粉分粉分预防治疗,效果非常好。西葫芦白粉病症状。2,灰色霉菌病。灰霉病主要危害西葫芦的叶、花、茎、果。花和小果实蒂发病初期处于浸水状态,后来逐渐软化。
随着湿度的增加,表皮上会出现绿色的真菌,严重时会腐烂死亡,损失很大。发病后适当调节水分,及时去除湿度、病叶、病害,加强塑料大棚通风,选择5.5%万真菌粉尘剂进行粉剂处理,或选择50%速熟料增湿粉1000倍液体进行预防治疗,效果良好。西葫芦灰霉病症状3,棉部病。棉花病主要危害西葫芦的果实。这种病的病原体会感染果实。发病初期果实出现椭圆形水浸泡绿色斑。此后,主要的痣逐渐变暗,痣略有凹陷,果肉逐渐腐烂,变成褐色,果实表面覆盖着白色真菌层。预防的关键是采取综合措施。例如,种植前提倡垄栽培、膜下供水,避免洪水泛滥。药剂防治时,发病初期喷洒14%谈判氨洞自制剂300倍液,每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效果良好。
农业部公布的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23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19种)
禁止氧乐果在甘蓝上使用;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树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