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海水表面结冰底层不结冰的原因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2:56:52
字号:

大海其实会结冰,只是不容易结冰。每当冬天的时候,陆地浅水池塘很快冻成一层薄冰,海水却依旧波涛汹涌,这是因为海水结冰和淡水结冰的条件不一样。

冬季海水表面结冰底层不结冰的原因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气温比水温低,导致水中的热量大量的散失。

第二个条件是,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经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

第三个条件则是,水中有悬浮的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

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温只要降到0℃以下就可以结冰。但是海水当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所需要的温度比淡水要低得多,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要低于4℃。所以海水不容易结冰。

海水结冰的难度很大。

海水当中盐度高,结冰需要的温度要比淡水更低。而且海水的冰点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密度增大,海面的海水下沉,会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表层水开始结冰,其析出的盐类使得临近水层的盐度增大,导致临近海水的冰点再次下降。所以海水结冰的难度很大。

只有海洋混合均匀,从表层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温都接近冰点的时候,海面才会凝固结冰。而且盐度导致的冰点高低之外,洋流、波浪、风暴和潮汐等对海洋的影响也很大,这些因素一方面加强了海水的混合作用,一方面也使冰晶难以形成。

因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水结冰往往从表面开始。

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冬天,四摄氏度的水算是和碎粒的高了泥水了,而它们必然会“沉”入河底,这样让相对温度较高的这些水无法上浮受冷放热,所以这部分热量就得以保存,下面就不易结冰了。

若是常年处于低温冷冻的环境中,水下也是会结冰的,冰原的厚度取决于低温作用的时间。另外水流的含氧程度也跟水下结冰有一定的关系,虽然水中的氧气含量取决于水源的流动情况,但是水源本身不产生氧气,含氧主要来源来自于氧气与水的相溶性,所以河面结冰面积很大的情况下,水下也是会缺氧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4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