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苗木定植后,留0.8~1米定干,剪口下必须有3个方向均匀分布的饱满芽。春季新梢长到20厘米以上时,对定为主枝的新梢及时进行诱引,用竹竿将新梢的角度调整到45°左右,先端部分向上。其他枝条可在6月份拉至水平,抑制其生长。冬季修剪对主枝延长枝在壮芽处短截,剪口芽必须是侧芽,不留上芽或下芽,其他枝条疏除。第二年生长季节继续用竹竿对主枝诱引。保持主枝先端部分向上,及时疏除主枝背上发生的徒长枝和主枝先端的强旺新梢;对强枝要轻剪,弱枝要重剪。冬季对主枝先端竞争枝、背上徒长枝及主干上长出的1年生枝全部疏除;主枝上侧芽萌发的枝条可保留,超过网面的部分诱引与主枝成90°,水平绑缚在架面上。对有花芽的枝条和中短果枝可长放结果。第三年以后主枝超过网面的部分继续水平绑缚在网面上,先端部分仍要向上。主枝上的侧枝适时开张角度,缓和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前两年要最大限度的保证主枝的顶端优势,尽量延长主枝长度。棚架栽培修剪技术的关键是保持主枝先端长势。6年左右完成整形,使树体形成2~3个主枝、6个侧枝及12个副侧枝的树冠,第一侧枝距主干80厘米,同一主枝上相邻侧枝的间隔70~80厘米,同侧侧枝相隔1.5~2米;侧枝上配备副侧枝,相邻副侧枝间隔20~30厘米,长度1.2~1.5米。
要提高梨树的生产能力,必须均匀地把从根系吸收的养分输送到棚面枝的各个角落。梨的主枝、侧枝相当于输送养分的主干,希望“主干线路”尽可能笔直延伸,如中途突然变细,那么养分的流动就受阻,如果先端阻塞,传输就不通。把这个原理运用到梨树的修剪上,就要求主枝不能弯曲,尽量笔直,按自然递降粗度延伸,先端的生长点始终保持强势。通过修剪,促使棚面发生的发育枝伸长高度几乎同一,这样从根吸收的养分、水分能均匀地供给树体的各个部分,从主枝、侧枝先端发生的发育枝好比是吸收养分、水分的“主管道”,从而促进先端部分维持强势。主枝和侧枝的延长枝的修剪:①主、侧枝的延长枝只有叶芽时(须5年生树)留5~6芽在饱满芽处剪切。②主、侧枝的延长枝上着生数个腋花芽时,剪切到腋花芽以下的饱满芽。③主、侧枝的延长枝上着生多数腋花芽时,对生长势强的延长枝留5~6芽剪切,对小延长枝留3~4芽剪切,剪口均留上位芽。④主、侧枝的延长枝成为短果枝或小枝时,回缩更新至2~3年生枝处。
进入结果期后,梨树的修剪以确保主枝先端生长优势为主,通过对结果枝组摘心可以控制其生长,对结果母枝及时回缩或更新,疏除过密的侧枝和枝组。冬季修剪不要留桩,留桩容易发生徒长枝,夏季适量减去徒长枝,可采用50厘米间距保留一个徒长枝;每年都要进行枝的更新,枝在棚面上弯曲的机会较多,有的枝还向上弯曲,这个上弯部易产生徒长枝,因此要尽量水平诱引。
怎样给果树剪枝?
此期梨树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骨干枝和枝组。
对骨干延长枝的修剪,要逐年缩短,但要保持适当的延伸角度,以免角度变小或下垂。枝条较软的品种,如巴梨等,结果后枝条容易下垂,角度容易开张,为防止角度开张过大,可先选一适宜的背上枝,培养为新的延长枝,待新延长枝的粗度接近于原延长枝时,再将下垂枝头剪去,也可改造为背下枝组。
中干长势过强时,应适当加以控制。即利用第2、4个枝条,作主枝延长枝;对树高已达标准,各层主枝均已留足时,可采用落头的办法,控制主干生长,促进各层主枝加粗。也可不采用落头的办法,而是在主枝延长枝上多留些花果,以果压树,控制上强。这样缓放2~3年后,再回缩修剪。对缺乏主枝的侧枝,可选适宜的背上中长枝,中度短截后,促生分枝,再选方位、角度适宜的枝条,培养为侧枝。
对枝组的培养,应根据骨干枝上所发出的新枝类别的不同,分别进行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对短枝可不短截,使结果后继续分枝,如果台枝变旺,可行短截或先缓放后短截。对果台枝抽生力强,易形成短果枝群的品种,如三吉梨,应及时疏除弱枝、密挤枝,以维持健壮枝势;如为培养中、小枝组,可选位置适宜的中枝进行缓放,待结果后回缩,不留枝组延长枝,如为培养大型枝组,可短截中枝,连年留带头枝,并促其发生短果枝群。对长枝的处理,应根据空间大小决定。空间较大时,可逐年短截,培养成大型枝组;如空间较小,可采用先缓放,结果后再回缩的办法,培养为中型枝组。
果树成形之前,由株行距为3×5米的自由纺锤形,逐年培养为6×5米开心形,7年内逐年培养,10年成形。优质高产果树树形应该是高定干,光照良好,大枝少、小枝多,主从分明,单轴延伸。
一、修剪顺序及思考方案
1.修剪要考虑3年树态。
2.首先绕树转几圈,遇特殊树形多转几圈,才能仔细制订方案。
3.多留枝、多结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应从不同角度观察,选留方位好、角度好、大小适宜的永久性主枝3—4个,主枝与地面的角度为35度为宜。第一主枝最好留在南面,最上层主枝不能留南面,总之是南低北高、西低东高。主枝的层间距为20—40厘米,螺旋上升排列,主枝与主干粗度之比为1:3—4。
二、修剪技术要点
1.永久性主枝的修剪。决定3—4年永久性主枝后,先剪主枝,再剪临时枝就不会失败。主枝修剪应从枝头往下,即从外向里留单头。主枝上多留枝、少去枝,临时枝给主枝的侧枝组让路,旁枝影响主枝上的侧枝,应去掉旁枝。主枝上的侧枝间距为20厘米左右排列,侧枝与主枝的粗度之比是1:3—4为好。枝组的培养目标是以松散下垂类型为主体。
2.临时枝修剪。在不影响永久主枝生长的前提下,每株选留3—4个临时性主枝,用来补充空间和结果。当临时性主枝影响永久性主枝时要进行改造,使其主从分明,一是疏除大侧生枝和过大枝组;二是适当回缩。回缩到长势中庸或较缓和有大量花芽的大枝组或分枝处。
三、整形较理想的模式树形
1.树体高2.5米左右,具备以永久枝为主体,临时性主枝为补充的开心形基本框架。
2.全树主枝6—8个,永久性主枝3—4个,临时性主枝3—4个,分布在主干上1.5—2.5米之间。永久性主枝与临时性主枝的大小、枝组和修剪手法有明显区别,一目了然。
3.枝组培养与配备合理得当,并留有足量的优质花芽。
4.主干、主枝、侧枝、枝条间的粗度大小比例适当,主从分明。
5.树体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内膛外围通风良好,且树势能得到有意识的调整与平衡,由强到中庸,由弱到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