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灌溉是如何导致土壤盐碱化的?
土壤盐碱化,简单说,就是土壤表面累积的盐分超过了植物的承受能力,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不论是原生还是次生,土壤表面积累的盐分大部分都是来自地下水,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附近,将盐分带到土壤表层。
这里面关键的是「地下水上升」。如果灌溉量太大,水分大量向下渗透,排水不畅,耕地的地下水位就会抬升,地下水离地面就会越来越近,水中携带的盐分就很容易到达地表。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介绍盐分累积在地表的强大助攻——强烈的蒸发。
当地下水将土壤盐分带到地表,强烈的蒸发会使水分迅速变成水蒸气,无法继续携带盐分,盐分就会停留在土壤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累积循环,土壤表面就会累积盐分,长此久往,土壤就会发生盐碱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蒸发强烈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它区别于土壤原生盐碱化,主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