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2:02:40
字号: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土豆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在许多农友的心目中,土豆 (马铃薯)是种很“泼皮”的作物,将其剁成几块(只要上面有芽眼)种入土中,都能长成枝繁叶茂的植株,长出硕果累累的土豆。

土豆有晚疫病和早疫病。致病病菌主要在带病土豆的薯块和残留在土壤中的残根遗薯中过冬、越夏。土豆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芽、幼茎,形成带病斑的中心病株,在低温高湿(温度18℃~22℃,湿度90%以上)时,病菌从植株的气孔或表皮侵入发病。病菌落地则从薯块的伤口、芽眼及皮孔侵入为害,造成植株叶片边缘先产生水浸状暗褐色病斑,茎部产生长短不一稍凹陷的褐色条斑。如果不及时摘掉病叶,剔除病株,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导致一株株土豆苗萎蔫枯死,地下的土豆一个个产生褐色或浅紫色粉斑,进而成为皮下部呈粉红色干腐型干硬或内部湿腐型腐烂 (早疫病的土豆表皮呈深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凹陷斑,皮下呈褐色海绵状干腐)的没有商品价值的废物。

土豆晚疫病暴发的原因主要在于把土豆当成了“泼皮”庄稼,长期连作,不进行种子消毒、土壤消毒,发病后又未及时防治。

“泼皮”土豆也有它的“个性”,就是不能在长期种植薯芋类、茄果类蔬菜的地上连作,要求提供防治病害的有利条件。

一、选用抗病品种,挑选无病田的健康土豆做种

比如:内蒙古的“乌蒙”,黑龙江的“克新”,北京的“虎头”“跃进”等系列抗病品种。

二、种子消毒

一是变温浸种:先将薯种在40℃~50℃的温水中预浸1分钟,再放入60℃温水中(种薯和温水的比例为1∶4)浸15分钟。二是药物浸种:用72.2%普力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种薯15分钟后晾干播种。

三、轮作

疫病是薯芋类、茄果类作物的共同的种传加土传病害,忌讳连作。要减少病源,减轻病害,必须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不发生疫病的作物实行3年~4年的轮作。

四、土壤消毒

在种过薯芋类、茄果类作物的菜地连种土豆,必须进行严格的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除前茬作物的茎叶,将土壤深翻20厘米以上,再清除耕作层中的残根遗果(块茎),减少病原物。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拌生石灰20千克~30千克,草木灰40千克~60千克撒入田间。耙匀整成栽培垄后在垄顶开栽培穴或沟,栽土豆时在土豆周围撒40%五氯硝基苯3千克拌90千克~150千克干细土的保护药土。

五、合理施肥,科学管理

无论底肥还是追肥,都要合理施用。氮、磷、钾要合理搭配,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保证土豆“吃好”“吃健康”。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保护薯根,薯块不外露,不受伤。

六、药剂防治

疫病在条件合适时,发病迅猛,危害严重,因此要勤调查。发现病叶、病株要立即摘去销毁,迅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除福美双、代森锌、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外,还有以下几种农药:

1.防治晚疫病72.2%普克力8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47%甲瑞农600倍~8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

2.防治早疫病50%扑海因10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每6天~7天用药一次,连喷3次~4次。万万不能只防治一次就“马放南山”。

大棚反季节种植土豆效益好,怎么做好田间栽培和日常管理呢?

下午好

请稍等,在路上[可爱]

1、破膜引苗:播种至出苗前由于不透风,以提高地温,有利于幼苗的出土,播种后20-30天,待出苗率达到50%以上时,应及时破膜引苗

3、肥水管理:& #40;1& #41;施足底肥 根据每生产1000公斤土豆需纯氮肥& #40;水解N& #41;5.5公斤,纯磷肥& #40;有效P2O5& #41;2.2公斤,纯钾肥& #40;速效K2O& #41;10.6公斤的需肥量,要使亩产达到2000-3000公斤,采取有机肥+复合肥+化肥搭档或地三保或土豆专用金地康底施最好,有机肥可以是鸡粪,亩用量2-4方,也可以用其它农家肥,亩用量5-8方。复合肥最好是高钾型的,亩用量两袋& #40;100公斤& #41;,若不是高钾型的,应增加25公斤左右硫酸钾。化肥搭档亩用量20-40公斤,与复合肥混合撒施,当有机肥不足时用量多点,以60公斤为好。如果直接撒在播种沟内可以少施

2、中耕培土:土豆的块茎是由地下匍匐茎的末端节间极度缩短、膨大而形成的,匍匐茎的形成和块茎的膨大与播种的深浅、覆土的厚薄以及培土的及时与否关系密切。播种太浅或覆土太薄,匍匐茎露出地面会形成地上茎长出倒枝,就是未露出地面,也往往在土豆膨大期地温偏高而影响土豆膨大。因此,土豆应适当深栽,多次培土。

 3、肥水管理:& #40;1& #41;施足底肥。有机肥可以是鸡粪,亩用量2-4方,也可以用其它农家肥,亩用量5-8方。复合肥最好是高钾型的,亩用量两袋& #40;100公斤& #41;,若不是高钾型的,应增加25公斤左右硫酸钾。化肥搭档亩用量20-40公斤,与复合肥混合撒施,当有机肥不足时用量多点,以60公斤为好。如果直接撒在播种沟内可以少施。施用化肥搭档或土从初花期到末花期,根据土壤墒情浇水2-3次。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以利贮藏

 3、肥水管理:& #40;1& #41;施足底肥。有机肥可以是鸡粪,亩用量2-4方,也可以用其它农家肥,亩用量5-8方。复合肥最好是高钾型的,亩用量两袋& #40;100公斤& #41;,若不是高钾型的,应增加25公斤左右硫酸钾。化肥搭档亩用量20-40公斤,与复合肥混合撒施,当有机肥不足时用量多点,以60公斤为好。如果直接撒在播种沟内可以少施。施用化肥搭档或土从初花期到末花期,根据土壤墒情浇水2-3次。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以利贮藏

4、叶面肥和生长调理剂:土豆现蕾开花期需磷钾肥较多,此期可多次喷施金正有机型磷酸二氢钾或金万钾。如植株有徒长现象,高度达60厘米以上时,可喷金正控旺膨果灵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一般能增产10%左右。

土豆很多地区也叫马铃薯,在我们恩施地区多叫洋芋,种植历史悠久,目前恩施小土豆因品质好,吃起来爽口,在全国深得广大朋友的喜欢。因此,有一些朋友就想着搞反季节种植,在我看来反季节种植没必要,我国各地都有大量种植,而且很多地区还可以种两季,更重要的是土豆耐储存,何必花这个大成本来种植土豆?但是,做好田间栽培和日常管理是土豆种植的关键。雪岩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在土豆种植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特点,选择优良品种,加上科学的管理来提升露地种植土豆的产量与品质,这才是增收的最佳方案。那么,在土豆种植过程中,要怎样才能提高其产量与品质呢?雪岩哥分享3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一、播前三部曲

1、精选种薯:土豆选种除了常规选种要求:外皮有光泽,摸上去光滑,无伤口,无变形,无虫害以外,我们要求种薯体积大小要适中,以鸡蛋大小为宜,要选择体积适中的种薯。种薯大自然是好,但是成本上并不划算。如果种薯个头太小。对苗期生长不利,容易引起育苗期延长,种薯的抗性不强等问题出现。

2、晾晒种薯:晒种是很多种植户常忽略的一步,其实这一步也非常关键,特别是一年只种一季的地区,采收后的种薯要经过漫长寒冷环境,马铃薯正在休眠期,如不进行晾晒,马铃薯后期生长缓慢,从而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植株抗性降低、病虫害增多,所以种薯进行晾晒非常关键。(晒种:首先是在15度左右室内摊开,经过两周左右后将种薯进行光照,这样操作不仅可以唤醒中暑的活力,让后期生长更好。而且阳光下面晾晒可以有效杀菌,可以降低病害和虫害。)

3、种薯催芽:决定土豆后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用草木灰进行拌种以后再与潮湿的土壤进行混装,土壤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随后放在温暖的室内进行催芽,值得注意的是,要保持周围湿润,当土豆开始冒芽时进行播种。

二、巧用底肥

种土豆底肥也非常重要,合理的配比能起到壮苗增产的目的。种植土豆以有机肥和农家肥为主,特别是充分腐熟的牲畜粪便效果更佳。一般每公顷用肥25吨左右。一般施肥在薯块上,再撒上少量的过磷酸钾,最后覆土。如果有条件的最好用草木灰拌种同播,不仅是非常好的钾肥,更能杀菌灭虫。

三、管理重点

1、中耕培土:中耕松土能使土壤疏松通气,利于土豆根系生长,利于匍匐茎伸长,更有利于块茎膨大。第一次中耕应该在齐苗后,深度控制在8~10CM,结合中耕要及时除草。第二次中耕一般在第一次中耕15天后进行,深度控制在5CM左右。第三次中耕在现蕾期,此时中耕以培土为主,比第二次更浅。

2、适时追肥:

土豆出苗时间一般较长,出苗后可用清粪水浇灌,可以适当加入尿素,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现蕾期结合中耕培土重施钾肥一次,适当配合氮肥,施肥的量一定要结合苗的长势来顶,不宜一次过多。花期以后一般不再追肥,为了避免早衰现象,可叶面喷施磷钾肥,还可以适当搭配结微量元素进行喷施。?

总的来说,除了做好田间除草、控水等常规管理,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种出来的土豆不仅产量高,而且特别好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4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