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剂分两个高峰期使用,一是年前11月中旬至12月底。二是年后2月底至3月底。不过麦田除草剂还属冬前最好,草龄小容易消除,年后施药,一是草大难除,二是用药量大,效果达不到年前用的效果,还容易造成除草剂药害残留,所以推荐年前用药,麦田除草剂在温度8-10度都可用。小麦杂草一直对于小麦生长影响很大,并且针对麦田杂草清除难、生长快、所以喷打除草剂一定要选对时间,那下麦除草剂什么时间打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小麦除草剂用药时间:用药期是入冬前小麦分蘖和第二年小麦拔节的初期。这两个时间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对小麦来说也相对比较安全,如果偏晚则效果差,其中,2,4-D丁酯用药越早越好,苯磺隆在小麦返青后起身前使用,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给小麦打除草剂,不仅要掌握时间,还要掌握用药时的温度和湿度:除草剂使用时平均气温应在6℃以上,会取得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如苯磺隆等对温度敏感,在低温条件下药后15-20天,甚至30天后才能表现出防治效果。另外,除草剂都应在晴天且气温稍高时用药,一般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为宜。如遇土地干燥喷施除草剂时应加大用水量,才能确保防治效果。
土壤湿度也要很好的把握:抓住麦田浇水时机,及时施药,确保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多数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均需要一定的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在40%-60%时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旱情严重,多数麦田干旱,除草剂如在此时使用应结合浇水后(或降雨后)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
小麦喷打除草剂注意事项:
①喷药时间必须掌握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小麦拔节后不得继续使用化学除草剂,以防药害发生。
②施药前注意天气变化,施药前2~4天内有强降温时,不宜用药。
③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不能随意增减,对一些新的除草剂品种,切不可盲目使用。
④喷雾时要均匀周到,做到不漏喷、不重喷。
⑤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正确的除草剂类型。
看完上面的介绍大家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时间喷打除草剂效果呢,为了小麦的高产丰收,大家一定要及时做好麦田除草工作。
选择适宜施药麦田 :
要选择贪青晚熟和后发性较强的麦田,主要是套种麦田、夏播麦,及后发性强的杂交春麦。若有80%以上的麦铃铃期在40~45天的麦田,施药的效果会特别好。对于发育正常成熟的麦田,特别是有早衰趋势的麦田,不能喷施乙烯利,否则引起麦株过早枯衰,而造成减产减收。对良种繁育田的小麦,更不能喷施乙烯利,如果喷施,会使种子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正确掌握施药的适宜时期 :
喷施乙烯利的效果如何,与温度密切相关。因乙烯利必须在气温20℃的以上时,才能分解释放乙烯。所以麦田喷药后,要求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的时间能有15天左右,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北方麦区喷药时间,主要参考降霜期,宜在枯霜期前的20天;在南方麦区的喷药时间,主要根据主体麦铃的铃期及拔杆期限,一般在拔杆前的15~20天为宜。一般年份和一般情况下,我国黄淮地区,宜在10月5日前后喷施;长江流域麦区,宜在10月15日~20日喷药。具体喷药时间的确定,还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喷施方法和用药量: 要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3时喷药。农药的用量,要依据小麦的长势、当时的温度和喷药的时期早晚而定。对于长势旺、施药时期较晚、气温较低,以及急于腾茬的麦田,施药量要适当增加,但每亩的施药量不能超过200毫升;反之,施药量要适当减少。在黄淮地区,10月初施药的,每亩用40%乙烯利100毫升,对水50公斤,稀释均匀后喷施;若在10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施药,每亩需用药150毫升,对水60公斤,稀释均匀喷施。将稀释后的药液对准麦株上铃期40天以上的青铃,自上而下均匀喷洒,使每个需要催熟的麦铃都粘满药液。 喷施乙烯利与2%过磷酸钙混合液 小麦后期喷施2%过磷酸钙稀释液,有促早熟、防早衰,增产、增收显著等作用,一般可增产5%左右。因过磷酸钙属酸性化肥,与酸性的乙烯利混合使用,不但不影响乙烯利的药效,而且还能起到增效作用,值得因地制宜地推广。其方法:先将1公斤优质的过磷酸钙,用50~60公斤的清水化开,滤去残渣,然后加入每亩所需的烯利农药,混合均匀后即可喷施。
使用乙烯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乙烯利属酸性农药,遇到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因此千万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配制好的乙烯利稀释液,不宜存放,要做到随配制随使用。
二、麦田喷施乙烯利后,若在6小时内降雨,雨过后需要重新喷药。
三、施药之前,应将吐絮的麦铃采收,以免喷药引起絮麦品质下降。
四、乙烯利原液为强酸性,对人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工作时要做好安全保护。皮肤粘上药液时,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干净。
五、不要偏听偏信、图便宜,而购买伪劣药品。近来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形形色小麦催熟剂产品,这些产品大都是未经农业部批准登记,属于不能使用的伪劣产品。麦农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