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青在遂溪哪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1:06:14
字号:

(一)洋青镇概况

洋青在遂溪哪里?

洋青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西面,距县城20公里,北与廉江市横山镇接壤,西邻廉江市安铺镇,东南分别与本县岭北、前进农场毗邻。2003年9月13日,原沙古镇整体并入洋青镇。2005年,全镇辖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万亩,人口74798,其中非农6583人,辖19个村(居)委会,171条自然村。

(二)历史沿革

洋青镇始建于1701年,为历代基层政权所在地,是全省有名的革命老区。2003年9月13日,原沙古镇整体并入洋青镇,治所设于原洋青镇区。

(三)自然条件

雷州青年运河主干贯穿全境、灌渠和自然河流纵横交错,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既有适宜种甘蔗、花生的“红土地”,又有适合种水稻、香蕉的“黑泥田”

(四)资源

该镇是遂溪有名的“粮仓”和“甜镇”。 甘蔗是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2005年该镇种植甘蔗面积47000亩,亩产5吨多,进厂蔗量23500吨,其中吨糖田面积5000亩,亩产达到了8.5吨。特色农业产品有蚕茧、腌萝卜、无公害外运菜、韭菜、花生油、香蕉等。“沙古腌萝卜”、“陈屋韭菜”已经远近闻名。

(五)社会经济

全镇有工业企业10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个。洋青糖厂日榨量达6000吨,对该镇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工业总产值30120万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加快20个百分点。2005年引进在建项目有:投资500万元的磷肥厂,已于 2005年底建成投产,产值可达到了2000万元;投资400万元、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淀粉厂,也于 2005年11月建成投产。

(六)交通运输

镇内交通四通八达,207、325国道及渝湛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是大西南出海、到海南的黄金大道。全镇171条自然村村村通汽车。

(七)文化教育等

从一九九三年开始,该镇连续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先进镇。一九九八年被评为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镇。创办了一批生态文明文明村、文明户,其中团结红旗村、西埇大塘口仔村被为湛江市生态文明村。全镇有学校40间,其中初级中学3间,完全中学1间,在校学生14800人,老师695人,幼儿园4间,图书室3个。卫生院3间,医生141人。

近日,山西运城农民18年研发双季槐 “旱地黄金”助农民脱贫

目前,雷茂端研发的双季槐已辐射陕西、河南、湖北、重庆等全国10省(市、自治区)的50余个县,栽植面积达45万亩,年创造经济效益达数亿元。

59岁的雷茂端大部分时间表情严肃,这个面容清癯的农民虽然低调沉默,却是山西省运城市知名人物。14日,他从当地双季槐枝头上捋下一手掌槐米,展示给记者看,罕见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雷茂端生于运城市土地瘠薄、十年九旱的三路里镇沟东村。在当地,大量农耕用地无水可用,被称为"旱地"或"旱塬"。“大量经济作物无法在旱地种植,村民们只能种植小麦,因为干旱,小麦亩产量极低。”雷茂端说。在我国,提高作物抗旱性和研究抗旱性作物一直是我国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14日,雷茂端从当地国槐枝头上捋下一手掌槐米,展示给记者看,罕见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屈丽霞 摄

上世纪80年代后,为了脱贫致富,雷茂端承包了村集体100多亩苹果树,然而由于长期干旱,苹果树刚挂果就患上了根腐病,无论怎样救治都不能解决问题,农民们依靠苹果树发财致富的梦想破灭了。雷茂端和村民们又改栽梨树、杏树等其它树种,结果都因腐烂病而收效甚微。

1985年又逢大旱,地里玉米只有一尺多高,花椒树、柿子树都被太阳晒得叶片卷曲。但村边地头的国槐树却枝叶茂盛,结出了一串串硕大的槐米穗,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槐树上结出的槐米是稀缺中药材,富含芦丁成分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防治脑溢血等,具有非常大的药用价值。除此之外,芦丁还有防辐射、防紫外线的作用,护肤品中广为使用。”雷茂端介绍。

为了把土生土长的国槐树改良培育,使其多结槐米,雷茂端开始艰难探索。他多次自费前往陕西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学习,运用人工杂交理论,反复试验,期间甚至借钱、卖血筹集科研经费。

经过18年努力,他终于培育出双季槐新品种。新品种槐米产量大,抗旱、抗冻、抗瘠薄,非常适合在北方干旱瘠薄山地栽种。山西省林业部门相关专家曾评价其为“中国林业发展的里程碑”。

雷茂端研究出双季槐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乡亲们致富。他带着种植资料挨家挨户宣传,把全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沟沟坎坎,所有能栽植双季槐的地方全部栽植。双季槐的种植使村民们的收入比以往高了很多倍,“我们这里非常干旱瘠薄的地里,种小麦只有100多斤产量,现在种植一亩双季槐,农民可收入2000至5000多元,比原来传统种植的效益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雷茂端说。

“槐米作为药材目前销往河北、安徽等大型药材市场以及全国各省的药材商家,收益可观。仅三路里镇已使2000多人脱贫,运城市有200多个山区贫困村庄将双季槐作为主导产业。”

当天,运城市正在举行全国网络媒体运城特色农产品采风行活动,40余名全国网络媒体记者对双季槐带来的经济价值啧啧称赞,大洋网记者钟尚玲说,“双季槐就像是农民的‘旱地黄金’。”

目前,雷茂端研发的双季槐已辐射陕西、河南、湖北、重庆等全国10省(市、自治区)的50余个县,栽植面积达45万亩,年创造经济效益达数亿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3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