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桃子有益于身体健康,因为桃子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随着桃树的大量种植,桃树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完善,但是也存在一些管理问题。
一、施肥
调查发现,一些果农不施秋肥,多施春肥,少施夏肥;多施无机肥,不施或少施有机肥,不施中微量元素肥、菌肥;不重视肥料的含量,不注重氮肥、钾肥的平衡。结果造成桃树早衰,产生流胶;果品下降,卖相差;枝条疯长,不易控旺,最终导致有果卖不出去。
二、清园
清园在果树生产中非常重要,桃农对清园的重视度不够或认识不到不清园带来的危害,会使园区的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特别是褐腐病、蚜虫、红蜘蛛、食心虫等,进而缩短树龄,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三、蚜虫
蚜虫发生快、发生猛,多在花萼背面、叶背面或在枝、梢裂缝处危害吸取养分。当前防治蚜虫的农药主要有吡虫啉、克百威、丁硫克百威、菊酯类等,由于药剂档次低、杂质大、助剂差或无助剂等原因造成内吸性差;还存在桃农超量使用、喷药不均匀、大部分药农见虫施药、预防意识差等问题,导致蚜虫发生情况严重,防治困难且成本高,影响果农的防治积极性。针对此,可以采取桃宝1 号防治桃树蚜虫,既能通过导管向植物顶部传导,又能通过韧皮部向根部传导,双向传导让桃蚜无处可藏。只需10~12 d 打2 次,投入低,次数少,药效好。
四、病害
在桃树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重视度不够、见病(虫)施药、用药档次低、对药剂不了解、清园效果不佳及施肥不合理等现象,导致树势不佳,果实着色慢,影响产量及品质。
五、杂草
在桃树田间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不除草、除草不彻底、用药不合理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对桃树与杂草共生性了解不足,对化学药剂的特点不够了解,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树势差、产量低、品质差等。
怎样种植桃树 种植桃树的方法
桃树有多种品种,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实是扁盘状,碧桃是观赏花用桃树,在我国各省区广泛栽培,那么桃树需要如何去栽培?到最后又怎么去繁殖呢?下面是我为你推荐桃树的栽培技术与繁殖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桃树的栽培技术
1、育苗:作为砧木用的幼苗,在苗高25~30厘米时摘心,使苗木增粗,到夏末秋初,可达到嫁接时对砧木需要的粗度。移植宜在早春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小苗可裸根或沾泥浆移植,大苗移植需带土球。大苗培育需进行整形修剪以构成骨架。桃树般多整成自然杯状形树冠和自然开心形树冠。
2、栽植:栽植株行距为4?5米或3?4米,每公顷植500~840株。栽植时期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桃园不可连作,否则幼树长势明显衰弱、叶片失绿、新根变褐且多分叉、枝干流胶。这种忌连作现象在砂质土或肥力低的上壤表现严重,主要原因是前作残根在土中分解产生苯甲醛和氰酸等有毒物质,抑制、毒害根系,同时还与连作时土壤中的线虫增殖、积累有关。
3、施肥: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1∶0.5∶1。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2倍,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结果树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早熟种以施钾肥为主,中晚熟种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钾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4、整形:桃树多整成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约60厘米,留3~4主桂,主枝开张角度50~60?,每主枝酌留1~2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尽量少留小枝。修剪时期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初结果树(植后3~4年)虽已结果,但生长旺盛、徒长枝多,枝梢密生,需采用抹芽、摘心、扭梢等夏剪措施,以抑强扶弱,保持树体平衡,盛果期桃树,由于多年结果,树势已趋缓和,徒长枝和二次枝显著减少,中、短果枝比例增加,须以短截为主,并删除过密枝和先端强枝,改善梢间光照条件,要及时更新衰弱枝。
桃树的种植环境
桃树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年平均温度8至17摄氏度之间均可栽培,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至23摄氏度,成熟期的适宜温度是25摄氏度左右。温度过低易引起冻害和树体生长不良,过高则易导致枝干灼伤。桃树在休眠期需要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使桃芽正常发育,否则易导致发芽不整齐和出现花蕾枯死现象。
桃树是喜光性很强的果树,在选园时注意选向阳地块。桃树喜欢干燥,耐涝能力较差,雨水过多或较长时间内,土壤含水量较高易引起枝稍徒长、花芽不易形成、果实产量降低、口味变差。
桃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土壤都能栽种,以中性偏酸的土壤生长较好。土壤pH低于4或高于8时则严重影响生长。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方面,以排水良好、通透性强、土壤较肥沃的砂壤土栽培较好,表现为结果早、品质好;如土壤过于肥沃、质地太黏重,则易生长过旺、结果较晚、早期产量低、品质较差,味淡、果小。
桃树的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春季用硬枝扦插,梅雨季节用软枝扦插,扦插枝条必须生长健壮,充实,硬枝扦插时间以春季为主,插条按20厘米左右斜剪,为防止病害侵染和促进生根,插条下端最好用杀菌剂50%多菌灵600-1200倍液,用吲哚丁酸750-4500毫克/升快速蘸进行扦插,株行距4厘米?30厘米,,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为宜。
2、播种繁殖:采收成熟的果实,堆积捣烂,除去果肉,晾干收集纯净苗木种子即可秋播,播种前,浸种5-7天,秋播者翌年发芽早,出苗率髙,生长迅速且强健,翌春播种,苗木种子需湿沙贮藏120天以上,采用条播,条幅10厘米,深1-2厘米,播后覆土6厘米,每亩播种童25-30千克,幼苗3厘米高时间苗、定苗,株距20-25厘米。
3、嫁接繁殖:繁殖砧木多用山桃或桃的实生苗(本砧),枝接、芽接的成活率均较高。
①枝接:在3月份芽已开始萌动时进行,常用切接,砧木用一二年生实生苗为好。
②芽接:在7-8月进行,多用?丁?形接,砧木以一年生充实的实生苗为好。
猜你喜欢:
1. 桃树种植技术大全
2. 桃树的栽培技术论文
3. 桃子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4. 桃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5. 桃子的种植技巧
1、育苗
作为砧木用的幼苗,在苗高25-30厘米时摘心,使苗木增粗, 到夏末秋初,可达到嫁接时对砧木需要的粗度。移植宜在早春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小苗可裸根或沾泥浆移植,大苗移植需带土球。大苗培育需进行整形修剪以构成骨架。桃树般多整成自然杯状形树冠和自然开心形树冠。?
2、修冠
自然杯状形树冠的培育: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留主干1 米髙,剪去顶梢,剪口芽留壮芽。在1米以下的部位不断抽出新 枝,可供选择留作主枝。一般在距地面30-40厘米处的新枝留作为第一主枝;在第一主枝上面20-30厘米处,选留新枝作为第二主枝;在1米的地方,即剪口芽抽出的新枝为第三主枝。三大主枝要均匀分布在主干周围,最好不要轮生。
夏季修剪时,将主枝上的 直立枝、主干上的萌蘖枝和砧木上萌发的砧芽除去,以免影响主枝的生长和早日形成。第二年冬剪时,对各主枝进行短截,剪口芽留壮芽,以培养主枝延长枝。另外在各主枝上选留适合的侧枝。需要注意的是,同级侧枝留在同方向,以免侧枝互相交叉,影响树形和通风透光。
自然开心形树冠的培育: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先以40- 60厘米定干。在定干高度以上的整形带内,一般选3个主枝(少数也有选4个或5个主枝的),主枝的位置分布要均匀,与中心干保持约45°,呈放射状生长。其余的枝条全部除去。第二年冬剪时,将主枝在30-50厘米处短截,为促发侧枝作准备。其他枝条、 主干上的萌蘖枝、砧木上的芽也要除去。这样就形成自然开心形冠形了。
3、栽植
栽植株行距为4m×5m或3m×4m,每公顷植500-840株。栽植时期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桃园不可连作,否则幼树长势明显衰弱、叶片失绿、新根变褐且多分叉、枝干流胶。这种忌连作现象在砂质土或肥力低的上壤表现严重。主要原因是前作残根在土中分解产生苯甲醛和氰酸等有毒物质,抑制、毒害根系,同时还与连作时土壤中的线虫增殖、积累有关。
4、施肥
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1∶0、 5∶1。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 2倍,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结果树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
早熟种以施钾肥为主,中晚熟种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钾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5、整形
多整成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约60厘米,留3-4主桂,主枝开张角度50°-60°,每主枝酌留1-2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尽量少留小枝。修剪时期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
初结果树(植后3-4年)虽已结果,但生长旺盛、徒长枝多,枝梢密生,需采用抹芽、摘心、扭梢等夏剪措施,以抑强扶弱,保持树体平衡;盛果期桃树,由于多年结果,树势已趋缓和,徒长枝和二次枝显著减少,中、短果枝比例增加,须以短截为主,并删除过密枝和先端强枝,改善梢间光照条件;要及时更新衰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