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每亩多少种子合适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8:57:45
字号:

一亩地大概需要花生种子10-15公斤.

花生每亩多少种子合适

黑粒花生品系特征性

一、品种来源:中国农科院经长达8年的选育,又经3年的产量对比实验和抗性、适应性试验,终于育成了国内外第一个黑花生新品种-黑花生。黑花生是根据花生遗传性变异,选择高代材料经辐射后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性状稳定,可作种年年使用。

二、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早熟花生,籽仁皮黑色,百果重200克左右,植株半直立性,抗倒伏性好,株高39厘米,有效结果枝5-7个,叶色浓绿,连续开花,开花量较多,双仁果70%以上,出仁率高达70%以上,亩产一般300公斤左右,全生育期110-135天。

三、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系抗旱抗病性强,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和沙壤土种植,可春播也可夏播,北方可麦后抢茬直播,一般亩播种量为9000-10000穴,每穴2-3粒,栽培方式及其它管理措施可参照当地花生品种。

四、品质分析: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检索并化验,认为该黑粒花生品系在国内外属首创,蛋白质含量达到30.68%,含精氨3.63%分别比普通花生高5%、23.9%,每公斤黑粒花生含钾7克,含锌37毫克,含硒83微克,分别比普通花生高19%、48%、101%。据医疗部门做理疗实验,黑粒花生具有延年益寿,益智养发,抗衰老,抗癌细胞扩散增生等疗效。还具有降压、减缓支气管炎的神奇药用价值。医学专家推荐,每天生食9粒(分3次吃)黑花生果仁,能使白发变黑,血压正常及预防因缺少人体需微量元素而造成的多种病症。有着极大的种植价值和作为保健食品开发的潜在市场,更是新春佳节馈赠亲朋好友的极佳的农特产品。

黑花生的栽培管理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系抗旱抗病性强,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和沙壤土种植,可春播也可夏播,北方可麦后抢茬直播,一般亩播种量为9000-10000穴,每穴2-3粒,栽培方式及其它管理措施可参照当地花生品种

一、黑花生对土壤要求不严,它适宜于酸碱度ph值为5.5~7.2的各种土壤种植,种植在土层深、耕层活、土性好、排水好的土壤中最好。

二、种植黑花生的地块要深耕25~30厘米,要结合冬耕亩施2500~3000公斤农家肥。次年春分时节,开始浅耕10~13厘米。要做到随耕随耙,保好土墒。当土壤深5厘米处的土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播前要进行药剂拌种:50%的辛硫磷100克拌50公斤种子可防虫害;40%~50%的多菌灵150~250克拌种50公斤可防治茎腐病。

三、黑花生要求起垄种植。起垄种植能够加深活土层,使其三面受光,提高地温,利于果针入土和荚果的生长发育。单行播种,株距20厘米左右,起垄时亩施入50~100公斤花生专用肥。要随时起垄、随时播种。根据土质条件,亩定植8000~11000株。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种植。垄体高度以10~12厘米为宜过高不仅垄面不易保宽,而且盖膜时垄坡下边缘盖不严、压不实,地膜易被风刮掉;过低则不利于排涝。

四、花生播种后1~2天内要喷施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锄草。

春节过后,随着温度回升,在我们胶东地区,农民朋友们开始利用闲散时间做花生种植的准备工作了,购买地膜、肥料、剥花生种等,很多朋友在问:一亩地用多少花生种子合适,下面,我从种植时间、土壤类型和种植方式三方面逐一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胶东地区做为全国大花生主产地,又是农民朋友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对花生种植管理相当重视,对于一亩地用多少种子,过去就有“不低四、不过八”的说法,意思是最少每亩不能低于24斤,最多不能超过28斤。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低于24斤,不超过28斤呢?

首先看种植时间。我们这里种植时间一般在5月1日左右,前后不超过五天,此时,地温回升,花生开始萌芽复苏,如果墒情好的话,是播种的最佳时间,用种量在24-25斤比较合适,既不浪费种子也不会造成种量不足。如果进入了五月下旬或者六月初,气温已经非常高,花生种下地后容易因高温而烂种,同时,气温升高,病虫害也较多,对花生危害也较多,此时用种量要适当加大,最多在每亩28斤,从而保证苗全苗旺。

其次看土壤状况。土壤状况分为墒情好和不好,土质好和不好之分,土壤湿润、土质肥沃用种量掌握在24斤即可,如果土壤比较干燥,土质也不是很好,有些还是山耩薄地,这种情况下要加大用种量,每亩控制在28斤左右。

最后看种植方式。如果是人工种植,下种标准比较容易掌握,每穴2-3个粒,播种深度5公分,基本会保证出苗率达到百分之百,这样用种量少,每亩按24斤左右就够了。如果是机械播种,因为受土块、杂草、种子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每穴播种粒数和株距不确定,用种量一般会增加,那就要每亩准备到28斤,这样基本也会确保花生出苗率。

至于如何减少病虫危害、如何提高花生单产,那是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探讨。总之,一亩花生用种多少斤,除了种植时间、土壤类型、种植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科学管理。上述所谈,欢迎关注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82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