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生长的湿度主要指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培养料和覆土的含水量。竹荪发育阶段对湿度比较敏感,要求基质含湿量为60-70%,土层要经常保持湿润,土壤含水量为15-18%,菌蕾生长阶段,覆土含水量应提高到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0%,凌晨破蕾时的相对湿度要在95%左右。子实体成熟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若低于80%时,成熟的菌蕾不易裂开,菌柄易折断,菌裙不易展开或展开后很快缩干闭合。因此,在选择好栽培场地后一定要设置排水沟。子实体生长期最好搭设遮阳棚,配备喷灌设施等来提高空间湿度和通过揭盖膜来调节土壤湿度。
答案是;竹荪常生长在枯竹根部,是一种寄生在枯竹根部的隐花菌类。
竹荪常见的有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长裙竹荪多长在高温、高湿地区,而短裙竹荪多长在温湿的环境中,以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竿和竹叶等为营养源。
栽培竹荪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地块,一般要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无强烈的风蚀,同时要避免雨季过大或旱季过久;另外,要注意施肥,每季应选用不同种类的肥料,如有机肥或化肥,以保证根部及茎叶营养充足;此外,定期施水,尤其是在7月上旬到10月中旬这段时间,要补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最后,要定期细心除草,维护良好的田间整洁,以便收获更丰满的竹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