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延续了100多年,为何却没什么存在感?
你也许说不清"二十四史"到底涵盖了哪些政权的历史,但你一定不会对唐代感到陌生:绝色美人杨贵妃、千古明君唐玄宗、盛世华都多宝物,诗人诗赋如牛毛……但再仔细一想,你熟悉的到底是整个唐代,还是唐初至安史之乱,即主要是李唐的盛世?后者恐怕更接近你的答案。
于不少人而言,他们知晓李唐始于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元年(618)称帝,亡于唐哀帝李柷在天祐四年(907)禅位给朱温。但他们总是只记得唐太宗李世民至唐玄宗李隆基的高速发展和盛世,而难注意到李唐在安史之乱后的一百多年历史。甚至还有人觉得,李唐在安史之乱后就已经"亡"了。
安史之乱后的李唐,百余年就真的这么没存在感?我们到底是怎么忽视掉这段历史的?
李唐在安史之乱后的经济发展
我们熟知在安史之乱之后,李唐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减弱,李唐的军事和政治日益式微。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现实却并非我们所以为的一片衰颓。
在中晚期诗人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有关其时经济面貌的诗句。姚合曾写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当时,尽管中央的统治逐渐减弱,但原本被禁锢的商业则得到了发展空间。且在"全民"经商热情势不可挡时,李唐也正式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政策,不仅士人经商得到了官方"盖章",对宋代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草市和夜市亦被"松绑"。
而经营者一多,商业活动的分布范围自然就会变广。"估客无住 著,有利身即行";"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不计远近程。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远方三千里,发去悔不已。……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这些诗句描绘的都是当时人们不远万里从事商业活动的生动证明。
而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贸范围的扩大,原本被"隔绝"在工商业之外的乡村也迎来了发展机会,并与城市从对立走向融合。以唐代后期诗人陆龟蒙隐居的江苏甫里村为例,这里不仅农渔业发展出了集约化势头,还形成了规模不小的花卉、药草种植。
此外,在唐代中后期,原本就有一些基础的寺院经济也迎来了高速发展。诗佛王维曾在多首作品中提到自己的辋川别业(又名蓝田别业、终南别业),而这所庄园后来被他施舍给了清源寺,以助这所寺院增加经济收入。
李唐在安史之乱后的文化发展
李唐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明显发展,其社会文化便也有了进步基石。北方在安史之乱中受到战争的巨大打击,西北沟通中外的路上丝绸之路也被阻断,因而在李唐中后期文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南方。
唐代中后期,来自南方的进士数量激增。江南一带更是父子宰相、父子诗人辈出。长期被视作偏远之地的袁州、福州等地,也逐渐成为认可度颇高的新的文化中心。江苏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亦是在这一时段出现。且在晚唐,不仅南方进士占了全国的57%,名僧数量也超过了北方,达到了62%。
此外我们在谈及宋史时常提到的"市民阶级",其实在李唐中后期也已逐渐成型。当时的城市不仅出现了完整的手工业体系,也形成了服务和社会保障性行业,譬如医师和书商。人们的审美也出现世俗化倾向,下里巴人同阳春白雪的热度差距不断缩小。
可以说,尽管安史之乱后的李唐越来越不受帝王的控制,但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站在此前盛世的"肩膀上",李唐在后期为北宋的经济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石。
李唐与类似"特克勒斯效应"
那么明明李唐后期发展也不错,我们又是为何忽视掉了这段历史,只以李唐式微而一笔带过呢?这其实可以用一种视觉领域的理论,即特克勒斯效应,去类比。
特克勒斯效应,简单说来就是"当一个人的目光长时间聚焦在某个固定点上后,观察者余光中的其他内容将会在观察者的视野中慢慢淡化直至最后消失。"
在唐代历史研究领域,唐太宗自唐玄宗的盛世,以及被视作李唐历史转折点的安史之乱,无疑是得到最多关注的。后人把目光主要放在了这一时段,而非中后期。后人之后的后人更是如此。因而在我们对李唐前期的不断重视下,李唐中后期就逐渐被"忽视",以致最终被以"式微"而匆匆概括。
因而"安史之乱彻底毁了李唐",这还真不是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更合适的总结也许是,安史之乱给李唐的政治和军事造成了巨大冲击,而其经济和文化依旧有长足进步。不然若真是衰颓百余年,那北宋的经济文化成就也不会如此为人所津津乐道。
9月16日下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了2021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
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大花篮
天安门广场中心将布置“祝福祖国”主题花坛,花坛顶高18米,以喜庆的花篮为主景。篮体南侧书写“祝福祖国,1949-2021”字样,在篮体北侧书写 “欢度国庆,1949-2021”字样。
篮内采用了象征红心向党、奋勇拼搏的向日葵、山丹丹、映山红、红梅及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牡丹、康乃馨等花卉,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意气风发、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花坛底部直径45米,为向日葵图案,寓意朵朵葵花向太阳。
天安门广场两侧绿地延续吉祥如意花带布置方式,花卉布置总面积5050平方米,两侧花球共18个。
长安街沿线:10处立体花坛
长安街沿线从建国门到复兴门,精心布置10组立体花坛,体现“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东长安街5处花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未来;西长安街的5处花坛则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展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四季画卷,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建国门西北角布置“继往开来”花坛,花坛顶高8米,以嵌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奋力开创美好未来”文字的红旗为主景,寓意新时代领航者吹响继续前进的嘹亮号角,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东单东北角花坛主题为“强国有我”,花坛顶高8米,以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为主景,配以火炬、向日葵、书本、智慧树等,体现“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
东单东南角将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题花坛,花坛顶高9米,以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场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城市建设、人工智能、5G、芯片、区块链技术等),展现我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东单西北角花坛以“创新引领”为主题,花坛顶高8.5米,以中国宇航员探索太空奥秘为主景,配以空间站、“祝融号”火星车、机械臂等,生动展示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国家强盛。
东单西南角布置“命运共同体”主题花坛,花坛顶高8.5米,以地球为主景,配以放飞气球的儿童、友谊的飘带、花朵、音符等,体现出了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同世界各国人民深化友谊、加强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单东南角主题花坛为“绿色发展”,花坛顶高9.5米,通过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场景,配以白鹤滩水电站、太阳能板、骑行的人、植树的儿童、碳中和计算互动装置等,展示出通过提升林业碳汇,助力实现碳中和,同时展望绿色发展的美好明天。
西单东北角打造 “和谐共生”主题花坛,花坛顶高8米,以生机盎然的夏季湿地景观为主景,配以鹤舞翩翩、水草丰美、荷艳鱼跃、蛙叫鹿鸣等,生动诠释全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西单西北角布置“乡村振兴”主题花坛,花坛顶高8.5米,以秋季的丰收景象为主景,展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新篇章。
西单西南角花坛以“喜迎冬奥”为主题,花坛顶高8.5米,以喜迎冬奥的冰天雪地为主景,通过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建设健康中国,弘扬奥运精神,展示中国魅力。
复兴门东北角布置“伟大征程”花坛,花坛顶高8.5米,以乘风破浪的帆船为主景,嵌入“中国梦”文字,表现出我国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此外,长安街沿线还将种植地栽花卉7000平方米,布置容器花卉100组,营造出热烈、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
以上内容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国庆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摆花方案公布,效果图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