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屠宰如何检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0:21:19
字号:

市场上的牛羊肉品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国内外对牛羊屠宰的检验,重点是放在宰前检验上,因此,检验人员要认真负责、常抓不懈。

牛羊屠宰如何检验

1 牛羊屠宰检验的原则

1.1 检验重点应放在控制烈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冷疾病上。做到有宰必检,分别处理、盖章出厂。

1.2 宰前主要进厂检疫,登记签证,病健畜分开,隔离观察,急宰处理,给水及精心饲养管理和定期消毒等必要的卫生防疫措施。

1.3 宰后主要抓有宰必检和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卫生质量,着重头部、胴体、内脏三结合地顺序进行检验。

1.4 凡是进厂的牛羊,一旦发现死亡或顺送急宰者,均应做涂片镜检。每头牛羊需做两张以上血片,如检出系炭疽, 不论活死畜,一律作无害处理或焚毁。

2 宰前检疫

2.1 活牛羊进厂,必须询问押运员,了解产地疫情,查看检疫证明,接着到装运的车厢查看牛羊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死亡或需急宰的应采血作血片镜检确诊。

2.2 验收结束,要对该批牛羊的产地,头数和途往急宰等情况进行登记,以备查考。

2.3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对易感此病的奶牛进行血清学的诊断。

2.4 炭疽病是牛羊最危险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在镜检中如发现呈短链的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时,应将该牛羊定为疑似炭疽病,作进一步确诊。

2.5 宰前检疫对待宰的牛应逐头测温,羊可采取抽测的办法,但通过多年实践,认为测温不是屠宰前检疫主要环节,可省略或抽测体温,以减轻不必要的劳动。

2.6 羊的屠宰检验,重点应放在屠宰前,因为羊的传染病发病快、死亡快,而且屠宰量大,屠宰时间又集中,羊患传染病大多呈现显著的症状或突然倒毙,要加强宰前检疫步骤,可以大大控制和减少宰后病畜的检出。

3 宰后检验

由于屠宰方式不同(人工、机械)因而检验顺序和方式亦有所不同。但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作必要的简化,抓重点,其具体顺序简述如下:

3.1 头部的检验

先观察唇及齿龈粘膜,看有无水泡,溃疡或烂斑,再触摸舌体,上下颌骨,注意放线菌肿,然后剖检两侧咽喉粘膜和桃体,注意局部炭疽、肿瘤、结核等,最后剖检舌肌和两侧外咬肌,检查囊虫和住肉孢子虫病。

3.2 内脏的检验

胸腹腔剖开后,首先要检验脾脏,注意其大小,色泽及软硬度,必要时剖查脾髓,要特别注意发现有无急性肿大或其上散在局灶必暗红色肿块的脾,如发现上述情况,要立即镜检,发现炭疽阳性就要停止生产,按烈性传染病卫生措施处理。

宰前检验包括验收检验、待宰检验和送宰检验。 宰前检验应采用看、听、摸、检等方法。

1、验收检验

(2)卸车前应索取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并临车观察,未见异常。证货相符时准予卸车。

(2)卸车后应观察牛、羊的健康状况,按检查结果进行分圈管理。

a) 合格的牛、羊送待宰圈;

b) 可疑病畜送隔离圈观察,通过饮水、休息后,恢复正常的,并人待宰圈;

c) 病畜和伤残的牛、羊送急宰间处理。

2、待宰检验

(1)待宰期间检验人员应定时观察,发现病畜送急宰间处理。

(2)待宰牛、羊送宰前应停食静养12 h-24 h,宰前3 h停止饮水。

3、送宰检验

(1)牛、羊送宰前,应进行一次群检。

(2)牛还应赶入测温巷道逐头测量体温(牛的正常体温是37.5℃-39.5℃ )

(3)羊可以进行抽测(羊的正常体温是38.5℃-40℃)。

(4)经检验合格的牛、羊,由宰前检验人员签发《宰前检验合格证》注明畜种、送宰头(只)数和产地。屠宰车间凭证屠宰。

(5)体温高、无病态的,可最后送宰。

(6)病畜由检验人员签发急宰证明,送急宰间处理。

4、急宰牛、羊的处理

(1)急宰间凭宰前检验人员签发的急宰证明,及时屠宰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难于确诊的病变时应请检验负责人会诊和处理。

(2)死畜不得屠宰,应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77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