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大米 (3000克)
白酒曲 (40克)
12升316不锈钢发酵桶 (5000克)
蒸馏冷凝塔 (5000克)
电磁炉 10000克
循环水电机 10000克
过滤设备 10000克
100毫升试管 10克
步骤
1第一步,浸泡。首先,买粮食。粮食水洗无数遍,将杂质、破碎粒、虫粒,各种不完善粒捡出去。浸泡(泡软方便蒸煮)。两三天。浸泡期间每天换水。
2第二步,蒸煮。蒸锅锅底加足够多的自来水,加水到快要接近下层篦子的位置(要蒸两三个小时水要保证足够多预防干锅),将篦子上铺一层纱布,粮食平铺在上面,不宜铺太厚,最多三厘米高。
3第三步,发酵。将蒸煮好的粮食摊晾,凉到30℃左右(不烫手还温乎)。全部倒进发酵桶(先用热水把发酵桶清洗一遍稍微无菌一下),拌匀白酒曲。
4第四步,蒸馏。将电磁炉放置在案板上,支好摊儿。将蒸馏桶(锅)放在电磁炉上,检查安装好冷凝塔(“下进上出”上管出热水,下管连接抽水泵进凉水),出酒口放好接酒器(起初要放试管),因为头30毫升头酒不要,所以在这里放置试管,去掉头酒以后再换上别的接酒器。确认一切就绪以后,电磁炉开启火锅模式2100大火加热。蒸汽温度上升至60℃的时候,插电抽水泵开始引入循环水致冷凝塔中。此时蒸汽温度将开始下降,自行调节使蒸汽温度稳定在45℃左右。通过火力、冷却水温、蒸汽温度这三个要素,将出酒状态稳定在这个范围:蒸汽温度45-60℃左右,火力1000,及时换凉水
5第五步,分段接酒。整个出酒过程,头30毫升为头酒杂醇含量较多去掉。接下来出的酒,度数由高(72度左右)到低(低于40度的我都不要杂酯类较多也去掉,理论上低于30度的不要)。
6第六步:过滤。过滤器链接重点是用圆形器具将过滤杯拧紧,拧死死的紧。不然后期漏酒后悔莫及。准备好最终的接酒器。
7完成啦。刚蒸馏出来的酒颜色偏黄或混浊的青色,经过滤设备过滤之后呈现青色。
注意事项
第三次蒸馏接近尾声的时候,接酒器漂浮起一层油渣,这是由于发酵液太满造成的。解决办法可以用复蒸一次。
自制蒸馏酒的方法如下,先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即可。
1、制作“酒饭”。用粮食做蒸饭。由于普通电饭锅受热不均,可改用微波炉蒸饭。
2、拌曲。等饭晾到30度左右时拌入酒曲,放入木盘或其它敞口式的瓦罐中,用棉布或纱布盖上(避免污染又防止积水)。酒曲主要使用主黄酒曲或本地土制的小曲,或者安琪酒曲也可以。
3、发酵。拌曲后一天左右(寒冷天气要2天),酒饭已进入糖化高峰,将酒饭倒入发酵罐,我用的是本地土制的瓦罐。
4、按1斤米加2斤矿泉水(自来水或白开水也可以,只是质量差点),然后盖上“碗盖”,进入主发酵过程。放置约3周左右,可以包上棉被。
5、蒸馏。蒸馏采取液态法蒸馏,将发酵料过滤,压榨。
6、放入专门的微型蒸馏器(它的学名叫微型酿酒器)中,进行蒸馏。加热设备是电磁炉,蒸馏时先用大火烧开,沸腾后改用中火,很快酒就源源不断蒸出来了。
7、一次蒸馏结束后,测量酒精度和量,计算拟取酒量和酒度,进行二次蒸馏,掐头去尾,中段酒即为成品酒,等酒完全自然冷却后测量酒度,存玻璃瓶或其它容器中,标明原料、生产日期及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