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与演变过程:
“茶”,初见于《说文》中,“茶”字本义为苦菜,是一个会意字。在小篆文中,上边的“艸”字形像是草,说明“茶”是一种草本植物;下边为“余”,字形像是简陋的房屋,并且“余”字常用作第一人称代,这里是说茶是人人能吃的一种苦菜。
简体字茶,由“木”、“”、“人”三部分组成,意思是茶是一种草本植物,人可以采来泡水喝。“茶”后来指茶树。现在,“茶”是一种常见的保健饮品,饮茶也是一种风尚。“茶”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开元年间(713~714年),唐明皇及其文士在修订《开元文字音义》时将古茶字“荼”减去一笔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