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共作养殖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7:09:10
字号:

所谓“虾稻共作”,就是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构建稻田虾、稻共生系统,通过人为种植、养殖、施肥、水位调控和留种、保种等配套措施,实现小龙虾的自繁、自育、自养和系统生产力的提高。

虾稻共作养殖技术

该模式通过挖环形沟、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人为构建小龙虾生活环境和活动生态廊道,水稻收割前投放种虾,水稻收割后淹水养虾,通过小龙虾捕食越冬害虫及微生物,降低病虫草害基数,冬春两季通过小龙虾实现秸秆还田;次年水稻移栽返青后,实行虾、稻共育,利用虾捕食各类水稻螟虫及稻飞虱等害虫;6-8月份安装频振灯或黑光灯诱杀各类害虫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减少农药使用量,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具体的说,就是每年的8月至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亲虾,第二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收获成虾;

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8、9月收获亲虾或商品虾,如此循环轮替的过程。

宜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土质肥沃、保 水性能强的黏性田块进行小龙虾稻田养殖,面积从几亩到几十亩均 可,面积大比较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64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