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面积辽阔;水源充足,河堤沼泽地或浅水区区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每点2分,共6分)
(2)芦苇产量大,原料丰富;芦苇全身是宝,用途广;政策的扶持。(每点2分,共4分)
(3)湿地开垦会使芦苇沼泽面积减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减弱(地表水循环的模式被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能力减弱等。(每点2分,共6分)
(4)对当地造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芦苇的综合利用(药材和工艺品加工等),增加收入;适当发展养殖,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芦苇观光旅游业;开发芦苇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每点2分,共6分)
(1)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分析;辽河三角洲地处温带,气候适宜;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辽河夏季流量大,沼泽(水域)广布等,土壤肥沃,有利于芦苇的生长。
(2)芦苇产业迅速发展与芦苇本身的价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3)此题考查湿地破坏导致的影响,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等,如果湿地减少其功能将会减弱或丧失。
(4)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对于当地芦苇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开发,例如对当地造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芦苇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还可以适当发展养殖,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芦苇观光旅游业;开发芦苇特色旅游纪念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