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胜之书》是2000多年前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汉书‧艺文志》著录作“《氾胜之》十八篇”,《氾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书中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现存《氾胜之书》的主要内容
1、耕作栽培通论。《氾胜之书》首先提出了耕作栽培的总原则:“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2、作物栽培分论。分别介绍了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13作物的栽培方法,内容涉及耕作、播种、中耕、施肥、灌溉、植物保护、收获等生产环节。
3、特殊作物高产栽培法──区田法。这是《氾胜之书》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部分,《氾胜之书》现存的三千多字中,有关区种法的文字,多达一千多字;而且在后世的农书和类书中多被征引。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盖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
1、《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