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青也叫碰青、摇青、杀青,这是制作茶叶的一道工序,一般最常见见于乌龙茶,铁观音,当然有少数绿茶、白茶现在也会使用做青工艺来制作。
做青的目的通俗讲就是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质让原本的茶香做出来!做青能适当调节萎凋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内含物自体分解。
做青由摇青和晾青两个过程组成。在摇青过程中,叶片组织因振动而增强细胞吸水力,增进输导组织的输送机能,茎梗里的水分通过叶脉往叶片输送,梗里的香味物质随着水分向叶片转移,水分从叶面蒸发,而水溶性物质在叶片内积累起来。
由于梗脉中的水分向叶片渗透,使摇青后叶子恢复苏胀状态,称为还青,俗叫还阳。摇青之后进入晾青,晾青又称静置、等青、摊青。
在晾青过程中,做青叶处于相对停止状态,叶片继续蒸发水分,叶片失水多,梗里失水少,叶片又呈凋萎状态,称为退青。在做青过程中,叶片进行着萎凋的化学变化,绿色逐渐减退,边缘部位逐渐变红。
通过5—7次的摇青和晾青的交替进行,当叶子呈现边缘红(朱砂红),中间青(或黄绿),叶脉透明,形状如汤匙,外观硬挺,手感柔软,散发出浓郁的桂花香(或兰花香),便是做青适度。
我们常说的做青也叫碰青、摇青、杀青,这是制作茶叶的其中一道工序,一般最常见的茶类属乌龙茶较多(比如铁观音等茶)当然有些绿茶、白茶也需要做青。
其目的通俗的讲就是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质让原本的茶香做出来!
当没做一次青,茶叶都会挥发一定的水质,反正做青的次数也多时间越长茶叶的香气越好,但这不是一定的,现实中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
原则的话看你是做什么茶,如果是做绿茶的话,做青的力度和次数要缩小,因为力度太大次数太多,会导致茶叶发红,也就是半发酵,绿茶的原则就是不能让茶叶发酵,发酵了就不叫绿茶了,叫乌龙茶了。
反之乌龙茶的做青一般都要做出红边,也就是说半发酵,做青由第一次的轻,再到第二次加重,这样持续!
间隔时间也很讲究,一般1-3小时做一次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茶叶还有过夜,等到第二清早你会闻到一股满满的茶香。实际上我这里还是简单的讲述,真正要讲,可能一下午也写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