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灌溉为何能减轻病虫害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1:23:04
字号:

一、为什么要冬灌?

冬季灌溉为何能减轻病虫害

冬灌,也被果农们称为灌封冻水。我国北方在冬至前后土壤会上冻,果园冬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会使表土形成1~2公分的假粒团,减少地表蒸发,从而起到给土壤消冻的作用。另外,冬灌能顺便把土壤表层的虫卵和病菌冲进冰水里冻死,减轻来年的葡萄病虫害。

冬灌蓄水在土壤中,既可提高果树抗冻能力,又可避免因生理失水而引起的干冻,防止冬季及早春的干旱。待植株平安越冬之后,它就能在下一年的生长中保持良好的长势,促进树体的强壮生长,扩大树冠,使春梢发芽早,枝长墩实,还能促进花芽分化,让花芽更饱满,有利于开花坐果。

基肥施下去以后,大部分果农没有灌水的习惯,或者说只灌小水。我们在埋土前浇一次封冻水,就能起到“以水调肥”的作用,提高基肥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增加树体对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对矿物质的吸收。同时,冬灌还能保持根系的生命活动处于旺盛状态,降低叶温,减小叶伤害,保证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从而增加树体内的营养贮藏量。

严冬里风大地干,往往是“风刮土,树露根,冻害重,树倒伏”,尤其是坡丘滩地,土质轻,粘结力差,冬灌就可以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保温保湿又防冻,大风吹土不再怕。

二、什么时候冬灌?

冬灌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如果冬灌过早,气温相对还比较高,地面水分蒸发量大,不利于田间蓄水保墒,反而会降低果树的抗寒抗冻能力;如果冬灌过晚,气温太低,土壤已经完全冻结了,水分渗不下去,浇了也白浇,还会因为积水冻结而导致果树根系更容易遭受冻害。

那么葡萄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冬灌呢?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以当地的气候为准,判断最佳冬灌时间的标准是土壤“夜冻昼消”,也就是夜间气温降到0℃以下使土壤上冻,等到白天气温上升之后土壤能被解冻,这个时候冬灌最好。

三、冬灌要浇多少水?

葡萄冬灌时灌水量一定要足,过少就不能满足树体需要了,但又不能过多,否则多余的水分会将肥料冲至无根区域,造成肥料浪费。最好是使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具体以灌水当天水分能全部渗入地下根系分布层为准,即幼树达到25~30公分,成年树达到80~100公分。判断时,可在灌水2~3小时后,在树盘外围挖坑,就可看到渗水的深度。

还有一个来自中国农业推广网的数据可供大家参考,就是灌水量根据土质不同而有所差别,沙土地每亩地灌水70方左右,其他土质50方左右。

四、冬灌要怎么浇水?

水源条件不同、树龄不同,冬灌的方式也不相同,主要有漫灌、沟灌、畦灌以及穴灌几种。其中,漫灌是最简单易行的,也是目前各园区采用的主要灌水方式之一,但漫灌后的土壤容易板结,最好只在冬灌时采用这种方法,不建议在葡萄生长季采用。如果是渠、井双配套的果园,可以根据树冠的投影大小作树盘,在树盘中灌水,注意要灌透、灌足、灌饱。

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果园,可以通过沟灌来控制根部病虫害的传播,还能省水、省工。方法是在果树行间挖一道25公分深的浅沟,顺沟灌水,最后将沟填平。这样一来,灌溉水就能经沟底、沟壁渗入土层,不会破坏土壤的表层结构,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园区,可以在树盘在挖6~8个大穴,在穴内放入几根玉米杆,填入半个穴深的土,然后每个穴灌水10~20公斤,等水完全下渗之后再用薄膜覆盖住穴口。也可以在葡萄树四周用土垒一个椭圆型的土埂,土埂15~20公分高,防止浇水外淌,节省水源,达到浇水集中的目的,还能增强水的渗透力。头一天浇完水后,第二天兑根进行培土15~20公分,起保护根部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一两年生的小树,建议用于多年生树。

还有小部分园区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灌水条件的,怎么办呢?方法有二,一是人工集雨,在树盘处挖穴,然后在穴内放入三四个袋子,用针在袋子底部扎几个小孔,让水较为集中地缓缓渗入土中。二是人工保墒,在行间覆盖黑色地膜、草堆或者利用积雪和保水剂等多种措施进行保墒。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59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