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9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农民在车水灌溉时无意碰醒了沉睡三四千年的三星堆文明之后,考古界就围绕这一奇迹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叩问。随着一大批国宝级珍稀文物的出土,一连串惊人之谜接踵而来:三星堆出土的这些高鼻深目,扁阔嘴大耳的青铜兵团,属什么人种?从何而来?在达到其最高峰时,三星堆文明又为何突然从成都平原消失?——经过一系列的考古发掘,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面貌、内涵和特征、成因特征已基本确定。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巴蜀文化遗址,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明,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明;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明;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明,即成都“十二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