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新模式,是通过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促进牲畜健康生长。那么生态养猪300头要投资多少钱?怎么养殖?国家有扶持政策吗?
生态养猪模式
一、生猪生态养殖的常见模式
1、生态养猪的模式多种多样,但猪-沼-农(大农业)连接循环是主要模式。以此为核心,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逐渐扩展,补充更多生态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半封闭、基本上是人工的生态循环系统。
2、沼气发酵在生态养猪循环圈中起到核心和纽带作用,因此对养猪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最佳的方式是首先将这些废弃物经过厌氧沼气发酵。
一方面,养猪废弃物中的有机碳分解后产生沼气;另一方面,这些废弃物中氮和磷元素溶入沼渣和沼液内,使肥效提高,而且恶臭味也消除了,猪粪中寄生虫及有害的好氧菌经过厌氧发酵基本消灭,厌氧菌由于沼气菌的大量繁殖也因而大量死亡,沼渣和沼液成了很好的肥料。
在生态养猪的循环圈内,沼肥作为农业、果、草的肥源或鱼的饵料,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种的草作为猪的部分饲料,沼气可作为农村的生活能源。总之,在生态养猪的循环圈内,将能利用的物、能全部利用起来,尽最大可能减少废弃物及污染物的排放。
二、生猪生态养殖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1、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养猪模式
大多数农户还只是传统的分散养殖,但在政府应大力发展引导四位一体生态养猪模式。四位一体生态养猪模式是指将沼气池、耕地栽培蔬菜、养猪尝厕所4个因子进行合理配置后,形成了以沼气为能源,以人畜粪尿为肥源,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相结合的四位一体能源高效利用型复合农业生态工程。四位一体生态养猪模式的主要功能特点是,将沼气、养猪和种植合理连接,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循环作用;可有效解决农村生活中的用能(照明、做饭等)问题;提升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猪粪当肥料食用菌长得好
猪吃的饲料是麦糠、米糠等,吸收率为60%-70%,未吸收的部分就成了猪粪排出。因此,猪粪本身还蕴藏着可供开发利用的物质与能量。以前猪粪都是用于生产有机肥。但是,人工成本逐年提高,再加上有机肥本身的价值也不高(一吨才卖数百元),猪粪可利用的价值越来越低,也就没有人收购了,最后成了污染物。
用猪粪渣稻草种植蘑菇,成本非常低,猪粪一吨只要约200元,而且利用猪粪渣种植蘑菇可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实验表明,利用猪粪渣种植双孢蘑菇,产量与用牛粪和稻草种植的相当,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标准。双孢蘑菇1.5万平方米,消纳猪粪渣600吨,替代干牛粪300吨,节约牛粪成本40余万元,出菇后的菇菌渣还可作为堆肥原料再利用。
猪粪种蘑菇
以猪粪渣为肥料种出的蘑菇更加紧实,看起来更漂亮。猪粪经过固液分离和发酵,所有有害物质都被分离出去,只剩下蘑菇成长所需要的养分,用猪粪渣种出的蘑菇完全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一个万头猪场,闻不到丝毫臭味。
3、个体庭院式创新型生态饲养
种植青饲料养猪。青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能被猪充分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所以对散养猪户来说,种植青饲料养猪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饲养一头100Kg的育肥猪,约需消耗300Kg精料,按现行饲料价计算,成本约为780元,饲喂青饲料代替部分精料后,可节约精饲料20~30Kg,降低饲料成本50~80元。另外,青饲料对猪起着很好的保健作用,青饲料的纤维可以起到填充胃肠道的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对粪便的排泄起着清洗剂的作用。有些养猪户为增加养殖收益而采用猪粪、猪尿种植青饲料,又用青饲料喂猪。这样一来,形成了猪粪种青饲料青饲料养猪的自然生态循环。
国家对生态养猪有政策扶持吗
1.国家对畜牧业用地、用水、用电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2.从200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3.国家有专门的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
4.当前,我国对动物防疫有补助政策。
5.除了国家的扶持和补助政策外,事实上,各地为了发展特色产业,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扶持政策,不属于国家和省制定的普惠制政策,各县和乡有所不同,详细情况可到当地畜牧兽医局咨询。
因此在现代相比于传统的养猪,生态养猪不管是在环境保护还是市场需求上都是更有优势的。
生态养猪优势
垫料薄:只要60公分就可以了,省一半成本。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活性剂、营养液及水分,泥土、盐等,便于控制与维护,大大降低做床的劳动强度与辅料成本。无粪便、氨气等。高科技使养猪真正轻松省事极易成功。无须同步发酵.空栏一两个月无影响。
1、请规范建设发酵床
①朝向:圈舍结构宜坐北朝南,在湖南地区尤以南偏西9左右最好。
②墙高和跨度:猪舍屋檐高度为2.6-3.5米,圈舍跨度以9-13米为宜。[1]
③单圈面积:最好控制在20-40平米之间,太大太小都不好。
④圈舍之间直接用栅栏隔开,利于圈舍内通风。
⑤窗户:修建4种窗户:天窗、地窗、风机窗、普通窗户。
⑥屋顶要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如泡沫),夏天过热。
⑦食槽和饮水器:可用自动料槽和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嘴头朝向禁止朝向发酵床,防止饮水器喷水浸泡发酵床垫料。
⑧圈舍内要留水泥台,水泥台的宽度1.8-2米,南方适宜此法。北方可以不留水泥台。
2、规范引种养殖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从外购买仔猪,确须从外购买,一定要从无疫病的安全区域购买。购回后,先放入观察栏内观察饲养28天以上。期间,根据免疫情况补注正规良好疫苗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同时消除应激,待猪只精神、采食、排泄各方面均正常后,再投放栏内。错误做法:认为发酵床是万能床、消毒床,直接将外来猪不经任何隔离观察处理就放到发酵床上饲养,这种做法风险极大。
3、饲养管理发酵床在早期曾被错
误宣传为懒汉养猪法。发酵床绝不是懒汉养猪,发酵床的维护有一套规范流程:
①垫料管理。对于一些不喜拱的猪,应将粪便掩埋在垫料下,同时定期对垫料进行翻倒掩埋。
②水分管理。发酵床除防止水分过大外,还要防止垫料过干起尘,垫料过细过干就应喷水,以猪走动不起尘为准。
③通风管理。发酵床一定要注意通风,圈舍一般坐北朝南,地势稍高,四窗齐全,层高不低于3.5米,屋顶要有隔热保温层。
④消毒管理。外购猪进发酵床前,须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消毒处理程序。
如何发展高效合理的生态养猪业
跟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对猪肉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即要瘦肉率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又想色泽好、多汁、口感鲜美。传统的工厂化饲养方式现已无法满意人们高质量猪肉的需求,因此,饲养场需求进步饲养技能,出产高质量猪肉,才干满意消费者需求。我国生态农业在宋元时期现已呈现雏形,明朝时期就已呈现桑基鱼塘模式,生态养猪是将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健康饲养与传统养猪技能结合在一起发作的,既能为猪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态环境,又能最大极限削减污染物,然后维护生态环境。
生态养猪需求哪些技能呢?
1.圈舍的建造
场所是生态养猪的一个关键因素,饲养基地挑选在环境较开阔、通风采光条件较好、接近水源的地方。圈舍用砖瓦式水泥板或轻钢做房顶,屋檐高3.5米左右,跨度不少于10米,墙上设置侧窗、天窗、地窗,侧窗通风换气,也能够装置电扇,加强圈舍内气体活动。圈内每栏设置饮水槽2-4个,一个主动料槽。
2.垫料的设置
地上垫料90%为木屑、谷皮,其他10%为未撒过化肥农业的洁净泥土和粗盐,厚度约为80厘米,依照必定比例参加土著微生物,发酵5天左右即可将猪引入。
留意事项:a.猪入圈前需彻底清除其体内的寄生虫。b.发酵床面不能太枯燥,定期在床面喷洒养分液活性剂以进步土壤微生物的生机。c.留意手动摊匀堆积的粪便。d.单位面积内不要养太多猪,一只猪占地控制在0.8-1.5平方米。
3.饲料和水质安全
绿色安全的饲料,是出产安全养分绿色猪肉的前提,喂料前要留意检查,避免呈现腐烂蜕变、不合格饲料。能够栽培绿色优质草料,与精料结合组成无公害饲料,也能够参加一些安全的酸化剂、中草药制剂、酶制剂,这样既能降低成本投入,又能进步抗病免疫力,较少病害的发作。水质也是安全喂食的重要因素,养猪场水源必定要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环境,保证出产用水不受污染。日常多留意饮水的颜色、浑浊度、异味、肉眼可见物等,严格执行饮水规范要求,然后保证饮水安全卫生。
环保推动产能结构调整
本轮“猪周期”从2014年4月上涨开端,到2016年中猪价见顶之后一路震动下跌,直到2017年6月猪价开端企稳反弹,业内人士就本轮猪周期是否结束出现分歧。考虑到现在养殖户仍有200-300元/头的盈余空间,大都观念以为现在猪市没有真实的进入大跌阶段。
与以往周期规则相反,2017上半年能繁母猪不断下滑,但猪价随后也是不断下滑
据申万宏源调研,2016-2017年由于环保问题导致生猪存栏降幅在12%-15%左右,对应4000-5000万头左右。这是支撑2018年猪价的首要动力之一。但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姬光欣以为,2017年的确有部分猪场被拆,可是北方真实进入屠宰场的母猪估量只有1/3,更多的转移到其他地区,这部分母猪数量归于数据监控盲区。再加上规划养殖企业的扩张,可以补上2017年母猪下降导致的缺口的可能性很大。
债券研讨师姜超以为,超大型养猪场的生猪出栏量大约占全国的10%左右,PSY指数比中小型养殖场高出约30%,2017年上半年我国平均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4%,而首要上市养猪企业2017年的产能或增加36%,2018年增速乃至挨近50%。所以2018年的生猪供给不一定会比2017年更少。
2018年将是一个大约率的生猪盈余“平年”,大规划亏本可能性低。可是在3-5月份存在探底6元的可能性,需求养猪人警觉。有观念以为,2018年最值得等待的是夏日断档期,夏日之后,将进入规划猪场主导猪价走势的新行情格式。
优化猪群结构:对示范区域中的猪群进行检查,淘汰掉病残、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猪。对于猪种的采购,应当将经过许可且接受生产测定,具有较强抗体的猪作为主要猪种,优化猪群结构。另外,在优化猪群结构方面,应高度重视培训与指导的重要作用,以保证养殖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应不断更新猪的养殖品种,将品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增强生产工作的效率。
适宜的环境条件:猪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高温和低温都会对猪产生不良的影响;猪群对相对湿度的反应常伴随不良的环境温度。所以不良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会导致猪群的生长发育受阻,生长缓慢,采食量下降,繁殖性能下降,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死亡;猪舍卫生条件差会增加疾病发生的机会,所以要经常打扫、勤冲洗,保持每个栏舍,每个栏位干净与干燥。空气质量差,臭味氨气多,氧气不足则会增加呼吸器官负担,降低呼吸器官抵抗力,增加呼吸道病的发生。
合理购存原料:对原料进行合理购进,以保证原料营养的充足。要想推进养殖工作的健康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建立并健全生产机制,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安全水平。
猪的饲喂管理:1、喂料要定时:这样可以提高唾液和胃液的分泌量,提高猪的食欲和消化率,吃得多,消化好,自然猪就长得快。2、在夏天天气炎热时,应选择早晨和傍晚饲喂。
猪场的细节管理:一个排污口或门窗的一条缝隙在冬天就可能会透进贼风,引起一头猪感冒,进而继发感染呼吸道病,引起全群暴发;料槽未及时清洗,料槽中一块发霉饲料可能导致一头猪的腹泻也可能造成全群传染;打疫苗或治疗时不换针头,可能会使猪与猪之间疾病相互传播,或交叉感染,从而出现混合感染;定时定点安排人员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做好了,猪只接触病原微生物就会减少,发病率才会降低。
做好驱虫工作:对于控制猪只寄生虫病、提高养猪效益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