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灌带的分类
1、贴片滴灌带
2、迷宫滴灌带
3、滴灌管
滴灌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再经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使作物根系最发达区的土壤经常保持适宜的湿度,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微生物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滴灌带分为贴片式滴灌带和迷宫式滴灌带。
二、使用滴灌带的注意事项
1、是滴灌的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对水质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安装过滤器。
2、是滴灌不能调节田间小气候,不适宜结冻期灌溉,在蔬菜灌溉中不能利用滴灌系统追施粪肥。
3、是滴灌投资较高,要考虑作物的经济效益。
三、滴灌带的作用
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目前,国产设备已基本过关,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发展滴灌。
在现在的农业灌溉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有哪些?
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节水灌溉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的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滴灌、微灌、地下灌溉和渠道灌溉五种。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五种灌溉方式有什么不同,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五种灌溉方式各自的优点。
1、喷灌
(1)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天然水源,将一定压力的水喷洒到空气中,然后分散成小水滴或形成水雾,落在植物和植物上。灌溉用地。
(2)喷灌既可以控制喷水量和均匀度,又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和深部渗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一般比漫灌节水30%-50%,可还能降低灌溉成本。
(3)喷灌还有利于严格控制土壤水分,可以将土壤水分保持在更适合作物生长的范围内。而且,喷灌时可以洗掉植物茎叶上的灰尘,有利于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4)喷灌更能适应各种地形。它不需要像地面灌溉那样平整土地。可在斜坡和不平整的地面进行喷灌,尤其是土层,透水性强的沙质土壤更适合喷灌。
2、微灌
(1)微灌是根据作物的需要,再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最终管道上的灌溉装置,以相对较小的流量,使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相对均匀,一种灌溉方法,可以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2)微灌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只润湿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显着减少灌溉水的损失。
3、地下灌溉
(1)地下灌溉又称渗透灌溉。灌溉是将灌溉水引入地面,然后润湿作物根部区域的土壤。灌水法一般适用于上层土壤毛细管性较好而下层土壤渗透性较弱的地区,但不适用于土壤盐渍化的地区。
(2)地下灌溉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上层土壤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还可以均匀地输送水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这样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3)地下灌溉可在干燥环境下控制地表下5-10cm厚的土壤,可减少病虫害、杂草的生长,降低农药成本。
4、滴灌
(1)滴灌是根据作物需水量的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毛细管上的灌溉器,将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均匀滴入作物根部土壤中的一种灌溉方式。并且慢慢地。
(2)滴灌时,水分在空气中不运动,叶面不会被湿润,有效润湿区外的土面没有蒸发,因此直接蒸发的水量相对较少。小,容易控制水量,不会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土。
(3)滴灌不给植株间供给充足的水分,使杂草不易长出杂草,可减少杂草和作物对养分的干扰,从而降低除草和人工成本。
(4)滴灌还可以使作物根区保持适宜的供水供肥状态,也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一般比喷灌节水35%-75%。
5、渠道防渗
(1)渠道防渗是减少渠道渗漏水损失的工程措施。这样既可以节约灌溉用水量,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2)渠道防渗可以防止渠道淤塞和坍塌,还可以加快流速,提高输水能力,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土地,降低工程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
在我国现有常用节水灌溉方法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均为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属于“被动式”灌溉模式。滴灌灌水器为了实现更小流量的灌水以及长距离铺设,就必须不断地减小流道尺寸,由此带来了流道易堵塞及制造难的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大致可分为灌水方法、输水方法、灌溉制度和田间辅助措施等四大类别。下面来看一下常用的灌溉方式
如图所示
微喷
按灌溉水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根系活动层,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1.地面灌溉 灌溉水在地而流动过程中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或在田面上建立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逐渐渗入土壤的灌水技术。地面灌溉的田间工程简单、易于实施,水头要求低,能源消耗少。但容易破坏十壤团粒结构、表土易板结,水的利用率较低、平整土地的工作量大。
2.喷灌 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使水通过喷头(或喷嘴)射至空中,以雨滴状态降落田间的灌溉方法。喷灌设备由进水管、抽水机、输水管、配水管和喷头(或喷嘴)等部分组成,可以是固定式的,半固定式的或移动式的。具有节省水量、不破坏土壤结构、调节地面气候且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
3.微灌 利用微灌设备组成微灌系统,将有压力的水输送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主要特点是灌溉时只浸润作物周围的土壤,远离作物根部的行间或棵间的土壤保持干燥,一般灌溉流量都比全面灌溉小得多,因此又称为微量灌溉,简称微灌。主要优点是:灌水均匀,节约能量,灌水流量小,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力强,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增加耐盐能力;便于主动控制,明显节约劳力。比较适合于灌溉宽行作物、果树、葡萄、瓜果等。
4.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系统一般由输水部分和田间灌水部分组成。输水部分可采用渠道或管道与水源连接。田间灌水部分为埋设于田面以下的渗水管网,灌溉时水沿管壁的孔眼渗出,经土壤渗吸扩散,进入根层。这方法的局限性很大,只有在根系活动层下有不透水层时才行,不适于普遍推广。
如图所示
喷灌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措施的推广。这可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抛秧、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镇压、耙耪、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壤对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施用化学保水制剂,引进和优选抗旱品种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也是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在于旱缺水地区应大力推广普及。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