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布村车牌号是多少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4:22:03
字号:

坑布村委会:位于西塔沿线,坐落在米山脚下,在西芹镇驻地南偏东5.9千米,福银高速公路跃村口互通穿过境内。辖坑布、大柳源、坑甲、湖头和无仕5个自然村,有474户1919人,10个村民小组。明洪武元年(1638)属开平里,名康布。清仍之。民国23年属第一区。民国30年属南洲乡。民国32年属洋洲乡。1949年属第五区。1958年属火车头(西芹)人民公社。1961年属南洲公社。1963年属西芹公社。1984年改今名。

坑布村车牌号是多少

1950年坑布村湖头农会成立后,贫苦农民在会长康朝堂和副会长郑朝庭的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清匪反霸斗争,而以郑元路为首的土匪却躲在深山老林中继续与人民为敌,作垂死挣扎,伺机反扑。在坏人的告密下,康朝堂、郑朝庭、王新锡三位农会干部被土匪绑架,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人们把三位烈士合葬在一起,修建了坑布革命烈士墓,以缅怀革命先烈,让后人永远记住他们的英雄事迹,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全村以汉族为主,主要有康、郑、王、杨四大姓氏,党支部党员43人,村民代表35人。全村总面积11821亩,其中耕地1257亩,毛竹山2611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境内生态保护良好。坑甲自然村因建京福高速公路,村民迁移新建坑甲新村、坑布新村、湖头新村,共计新村入户160多户,2010年“6.18”后该村灾后重建在西芹新亭安置点落户37户。

近年来,该村引进森发木业、海山钢套厂、竹木加工制品等16家企业,成立了宏宇竹木加工协会、绿丰果蔬合作社,安排就业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500多人,分别到深圳、广州、厦门、泉州、福州、石狮等地主要经营交通运输、种植业、餐饮业、服务行业、商品流通等行业,有力地促进我村经济发展,解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2008年以来,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村集体集资300多万元,村民投工投劳进行村道硬化14公里,路面宽3—5米,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积极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工作,全村新建垃圾集中点10个,垃圾填埋场一个,新建污水处理池两座,生活污水统一排放,集中处理。全村户户通自来水,60%村民了安装太阳能和热水器,村内建有移动、联通通讯集站三座,闭路电视户户通,全村安装路灯100多盏。引进四季桂、丹桂、八月桂、天竺桂、香樟等珍贵树种6000多株,用于村道、学校房前屋后绿化、美化环境,该村被列入南平市乡土珍贵树种绿化示范村。

坑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电信、电力覆盖率达100%,民风纯朴、环境优美、主要土特产有竹笋。森林资源、大棚蔬菜、种植花卉100多亩,有6家养猪场,全村养殖家禽2万多只,村内有6年制完小,医疗卫生设施完善,各自然村都建有活动中心。该村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坑布村附近有开平寺、长建村头庵革命旧址、南平茫荡山、溪源峡谷、杉湖岛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南平烤烟、延平百合、龙凤汤、南平笋燕、樟湖光饼等特产。

官桥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处南安市中南部,面积120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2703人,海外侨亲10.2万人。04年度全镇出生率10.29‰,政策符合率96.58%;05年度前8个月出生率6.94‰,政策符合率97.18%。2004年度受表彰情况:先后荣获2004度福建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泉州市“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和南安市“双拥模范镇”、“预备役高炮团先进连队”、南安市“推进工业立市进程”总分评比第三名等荣誉称号。矿产资源:包括大理(青田)石、高岭土、花岗岩、蜡石等,并蕴藏丰富地下温泉资源,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2004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①工农业总产值25.98亿元,(其中工业25.9亿元,农业0.8亿元),人均纯收入5582元,工商税收 5389.8万元,用电量2.4亿度。②2005年度下达的经济指标情况:工农业总产值32.2亿元,工商税收6600万元,用电量3.2亿度。③2005年1—9月份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工商税收4947.4万元,比增21.14%,供电量2.27亿度,比增18.7%,新登记企业18家,注册资金 2838万元。

2、工业:全镇现有企业150家。支柱产业:建筑陶瓷、五金机械、粮油加工、家私制造、针织服饰五大产业支柱和电子、化工、包装等新兴产业。工业项目区情况:现有沿“三线”即国道324线复线、南官公路、邱前公路两侧南联、方圆、前梧、霞光、石鸡山、下洋等8个工业园区,规划开发土地约4000亩。其中,重点承接家私、粮油两大产业板块的开发用地需求。龙头企业6家。主要包括:协进陶瓷、敏捷机械、金穗米业等,主要生产各类内外墙砖、精米、食用油、机械模具等。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8家,省名牌产品3家。

3、农业:全镇现有耕土32060亩(人均0.31亩),山地104589亩(人均1亩),果园1.1万亩(人均0.1亩)。名优特农副产品:龙眼、大蒜、芋头、优质米、蜜饯;农业基础设施:小〈1〉型水库2座、小〈2〉水库4座;农业生产基地:金牛千头牛养殖基地、东头千亩优质米培育基地、九溪百亩蔬菜基地、成竹东星养猪场等。

4、其他产业及社会事业:

⑴其他产业:

A、专业市场:全镇现有官桥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福达汽车贸易市场、裕民小商品批发市场、商品牛交易市场四大专业市场。其中,官桥粮食市场拥有各类粮油经营户165家,粮油加工企业45家,粮食年交易总量达10亿斤,年交易额超10亿元,位居全国八大粮食专业市场第三位,是福建省最大的省级粮食批发市场。目前新引进的粮食市场建设项目—中国粮食城,规划占地总面积2000亩,计划投资5亿元。建成年交易量12亿斤,集仓储、生产加工、农副产品及农业加工机械展示为一体的“华东第一、全国一流”的新型粮食市场。 首期开发土地500亩,计划投资1.5亿元。

B、旅游产业: 官桥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五塔岩、一片寺、石室岩,水碧山青、林壑幽美。尤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更是以其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恢宏的群体建筑规模,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誉为闽南建筑大观园,列入“泉州十八景”,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内外的旅游观光客慕名而来。

C、交通运输 :官桥地处福、泉、厦公路交通要道,为联接南安、晋江、泉州等发达(县)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距泉厦高速公路出入口仅1公里。324国道横贯全镇。东经泉州直达福州; 北连南安市区接南(安)永(春)德(化)和南(安)安(溪)线可达闽西北;西接晋江内坑可达石狮市;南往同安可达厦门市、漳州市直抵广州、深圳。

 

⑵截止2005年9月。据不完全统计,全镇现有群众存款余额11.7亿元,贷款余额5.91亿元.

⑶教育事业情况:全镇现有6所中学(其中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26所小学、28所幼儿园。2005年春季在校生为18036人。小学均已全部达标,五星中学系省二级达标学校。

⑷卫生设施情况:全镇现有1个中心医院和下洋1座附属医院。

⑸供水、供电、通信、有线、村级公路建设情况: 至2005年5月,共投入近3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全镇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形成较大规模。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构成了“一线四路”的交通网络,全镇水泥路达80公里,乡村公路硬化以每年18公里以上的速度增长,现正抓紧九溪、洪岭、内都等村水泥路建设,力争今年底完成泉州市下达的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电力充沛,官桥镇现拥有2个3.5万伏变电站、2个11万伏变电站、1个市建22万伏变电站、1个省建50 万伏输变电站,供电能力居南安首位,为全省最大的供电中心;通讯先进,现有官桥、内厝、下洋等5个程控电话模块局和官桥移动电话基站等通讯设施,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居全市前列。 拥有日产水量1万吨的自来水厂1个,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⑹侨亲捐资:官桥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海外侨胞对家乡的建设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侨亲捐资历年累计8000多万元,其中捐资超百万元的有吕振万先生、林树哲先生、张水荃先生、何文质先生等。主要分布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2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