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寻甸中药材资源及人工种植概况
一、中药材资源概况
据寻甸县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1986年10月调查统计,寻甸共有中药材164种,其中:动物药材8种,如:牛黄、穿山甲、蜂房等;野生植物药140种,蕴藏总量254万千克,家种药材有30种,如:当归、茯苓、党参等。大宗药材有茯苓、地珠半夏、路党参、当归、云木香、重楼、滇白芍等26种,珍稀名贵药材有杜仲、宣威乌头、独定子、升麻、防风等。
二、中药材人工种植情况
我县种植中药材,早在明朝就有记载,品种有山药、薄荷、紫苏等。解放后,1962年开始种植川芎、百术、大力子等药材。从1962年至1983年,试种成功的药材有24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有当归、三七、茯苓、黄芪、路党参等。1982年后,由于药材价格低,农户不愿种植,只有茯苓、当归、杜仲等少量品种零星种植。
县医药公司1996年以来,开始试种板兰根,1999年在功山、河口、七星、塘子等8个乡镇推广种植板兰根3100亩,当年回收成品板兰根150吨、大青叶40吨,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大,造成积压。1999年至2000年县医药公司分别在我县塘子镇易隆、金所乡小竹沟租地20亩引种试种党参、黄芪、紫丹参、百术、半夏、牛夕、贝母、穿心莲等品种,试种的大多数品种适宜在我县推广种植。
2000年,云南南药公司和塘子镇合作建立寻甸县药材种植基地,在三支龙种植大黄5亩、金银花5亩、葛根15亩、杜仲220株。
金柯制药有限公司,自1998年到2002年在金所、马街、柯渡、河口、七星、塘子等地累计种植板蓝根2350亩,干品产量达595吨。2003年在河口、鲁冲种植丹参20亩,产量6吨;在河口、七星、塘子等种植板蓝根650亩,产量162.5吨。
汇元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与云南中医学院合作,已在塘子镇种植药材150余种,其中药食同源的楤木及玉竹两个品种为云南最大的种植基地,楤木种植5万余苗,玉竹10亩。
我县争取市创新办扶持,计划在2005—2007年三年内,建成5000亩以丹参、板兰根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2005年在塘子、河口种植丹参1200亩、板兰根700亩。由于遭遇严重旱情,丹参的保存率仅有65%,亩产鲜丹参900公斤-1200公斤,亩产值1800元-2400元,扣除种植成本450元,亩净产值1350元-1950元。板兰根平均亩产220公斤,大青叶平均亩产120公斤,平均亩产值1120元,扣除种植成本127元,亩净产值993元。
2006年继续申请市创新办扶持,在塘子镇种植丹参2000亩,河口乡种植板根1500亩。目前,该项目的各项实施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三、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和乱挖滥采,野生药材种类和储量锐减,一些珍稀药用植物濒临灭绝。
(二)20年来没有进行过药材资源普查,家底不清。
(三)带动农户种植药材的龙头企业较少,一些优势资源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四、下一步的打算
继续争取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做好人工种植药材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积极引进和培育药材龙头企业,着力建设药材种植基地,加大对我县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各位领导,由于我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作起步较晚,农业部门涉及药材种植刚刚开始,我们掌握的情况不够全面,没有汇报清楚的敬请见谅。
寻甸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