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果树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土壤施肥必须掌握果树根系生长、分布及其吸收特性,才能将肥料施到根系最适宜的吸收部位,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能。
(1)施肥部位
一般果树水平根的分布要比树冠扩展范围广而远,往往超过树冠直径的1~2倍;垂直根多在100厘米范围内。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根,水平方向多分布较树冠稍远些,垂直方向多密集于20~40厘米之间。所以将肥料均匀地施在根系密集层为最理想。由于根系具有趋肥性,生长方向常以施肥部位而转移,因此,将肥料施在比根系集中分布的位置略深稍远些,可诱导根系向纵深发展,扩大吸收面积,以增强树体的抗逆性。施肥深度和广度随树种、品种、树龄、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和肥料种类等而变化。幼龄树根系浅,分布范围小,以浅施为宜;树龄长,根系扩展范围广,扎得深,应扩大施肥范围和深度。根据对25年生的苹果树进行施肥部位的试验,除无肥区外,在树干附近(0~0.914米和0~1.829米)施肥的树体表现最差,叶色浅,落叶早。而在树冠外缘或稍外缘的效果最好。
(2)施肥方法
①理论依据:果树根系的生长具有向肥性,水平根和垂直根均有这种特性。由于施肥方法不同,根系分布也有较大差异。肥料深施和广施,可诱导根系向土壤不同层次纵深生长;反之,浅施肥料,则根系分布也浅。关于施肥深度的影响,也与根系分布情况、肥料种类、施肥时期有关。一般在生长后期或休眠期,即使断伤部分根系,影响也不大;但在生长季节伤害根系,会破坏根系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的平衡关系,对果树的生长发育不利。因而基肥深施为好,追肥则以浅施为安全。在降水多的地区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土壤有浸水的地块,基肥深施,因土壤通气不良,易产生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等而引发根系致毒腐烂。所以低洼多雨地区的果园,应特别注意排水、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以防毒害。
肥料性质不同,施肥方法也有所不同。有机肥料分解缓慢,肥效长,宜堆沤腐熟后作基肥均匀深施;速效性的化肥,易溶速效,肥效短,在土壤中渗透性强,一般易作追肥浅施。
如对成年苹果树采用全园施肥和环状施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全园施肥区各类根量多,分布均匀,范围也广。环状(轮状)施肥区根量少,分布不均,一般仅在施肥沟附近分布最多。且全园施肥区比轮状施肥区单株产量高,平均果重也大。
根据对28年生的慈梨(株行距3.6米×3.6米)观察表明,环状施肥不如沟施或全园撒施再锄入园内,后者的树体生长发育较好。因为成年树根系已布满全园,局部施肥不能满足果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从根系分布密度来看,全园施肥和环状施肥交叉进行较好。
在现代果园施肥中,特别强调根据果树种类、环境条件、栽培措施,以及土壤测试结果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肥料种类、施肥时期、施肥量、施肥方法,才能达到科学施肥、经济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②施肥方法:
A.环状施肥:又叫轮状施肥,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一环状沟,沟宽约30~40厘米,深约20~40厘米,把肥料施入沟内,与土壤混合后覆盖。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用肥等优点,适于幼龄树使用(图6-1),但挖沟时易切断水平根,且施肥范围较小,易使根系上浮而分布于表土层。
图6-1 环状施肥
B.放射状沟施肥:放射状沟施肥就是在树冠下,距主干100厘米以外处,顺水平根生长方向放射状挖5~8条施肥沟,宽约30~50厘米,深约20~40厘米,将肥料施入。为减少大根被切断,应内浅外深,可隔年或隔次更换位置,并逐年扩大施肥面积,以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图6-2)。
图6-2 放射沟施肥
1.树干 2.树冠投影 3.放射状沟C.条沟施肥:即在果树行间,树冠滴水线内外,挖宽约20~30厘米,深约30厘米的条状沟,将肥料施入,也可结合深翻进行,每年更换位置。此法适宜于宽行密株栽植的果园采用,较便于机械化操作(图6-3)。
图6-3 条状沟施肥
1.树干 2.树冠 3.条状沟D.穴状施肥:即在树冠外围滴水线外,每隔50厘米左右环状挖穴3~5个,直径约30厘米左右,深约20~30厘米。此法多用于追肥,如施液态肥,以减少与土壤接触面,免于土壤固定(图6-4)。
图6-4 穴施法
1.树干 2.树冠投影 3.施肥穴E.全园施肥:即在果园树冠已交接,根系已布满全园时,先将肥料撒于地面,再翻入土壤中,深约30厘米左右。但因施肥较浅,常诱发根系上浮,降低根系抗逆性。若与其他施肥法交替进行,可互补不足,充分发挥肥效。
F.灌溉式施肥:即将溶解度大的肥料溶于水中,与喷灌、滴灌相结合施入土壤中。实践证明,任何形式的灌溉施肥,由于施肥均匀,根系吸收面积大,既不伤根,又保护耕作层土壤结构,节省劳力,供肥及时,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明显。灌溉式施肥,对树冠相接的成年树和密植果园更为适合。
果树的灌溉用什么好?滴灌行吗?
果树一般是采用根灌。一些草本植物根系较浅,采用喷灌可以节水,但果树根系比较深,喷灌的节水效果不明显。向叶片上喷洒水,可以把叶片上的灰尘冲掉,增加光合效率,同时夏天高温季节也可以起到降温作用。
果树灌溉用禄本小管出流比较好。果树一般间距远用滴灌带浪费水不科学。
小管出流灌溉系统特点
1、堵塞问题小,水质净化处理简单。小管灌水器的流道直径比滴灌灌水器的流道或孔口的直径(0.5~1.2毫米)大的多,而且采用大流量出流,解决了滴灌系统灌水器易于堵塞的难题。因此一般只要在系统首部安装60~80目/英寸的筛网式过滤器就足够了(滴灌系统的过滤器的过滤介质则需要120~200目/英寸)。如果利用水质量较好的井水灌溉也可以不安装过滤器。同时,由于过滤器的网眼大、水头损失小,既节省能源消耗,又可延长冲洗周期。
2、施肥方便。果树施肥时,可将化肥液注入管道内随灌溉水进入农作物根区土壤中,也可把肥料均匀地撒于入渗沟内溶解,随水进入土壤。特别是施有机肥时,可将各种有机肥埋进入渗沟下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水、热、气条件下熟化,充分发挥肥效,解决了滴灌不能施有机肥的问题。
3、省水。小管出流灌溉是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只湿润入渗沟渠两侧果树根系活动层的部分土壤,水的利用率很高,而且是管网输配水,没有渗漏损失。
4、适应性强。对各种地形、土壤、果树、葡萄等均可适用。
5、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一八零《三一八三>>>6966可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