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为荷花的种子,即莲藕
莲藕种植技术
一、莲藕的起源、分布、营养价值、经济效益
莲藕 ,简称莲,别名莲菜、荷藕等, 起源于我国,种植历史3000多年,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水生经济作物,它不仅可供食用,药用,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莲藕全身是宝,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除了藕和莲子供食用外,花粉、荷叶、莲芯等,也都可以作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藕中一般含淀粉10~20%,蛋白质1~2%,莲子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40~50%和19~22%,而且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蜜饯和藕粉等。产品比较耐贮藏和运输,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很广,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莲藕还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藕节、莲根、莲芯、花瓣、雄蕊、荷叶等都可入药。
荷花,因她的花、叶艳丽多姿、高雅清香,在中国园林中常作为水景布置的重要植物材料。
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阔,资源丰富,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踪迹,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以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的种植面积最大,目前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70万hm2,湖北省栽培面积在9万hm2左右,今后,随着广大水乡湖滩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的莲藕生产和销售必将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
二、生长发育特点
莲藕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年一度完成它的年生长发育。在一个年生育周期内,它都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结藕、休眠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它与大多数先长叶后开花或者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不同,在生长发育初期是先长叶后开花,到中期则是叶、花同出。开花结实也不像其他植物那样整齐一致,而是陆续开花,陆续结果,蕾、花、果、叶常可以同时并存于同一植株。终花以后,进入生长发育后期才开始结藕。因此莲藕与其它植物的差别又表现在:并不是先进行营养生长,后进行生殖生长,而是营养生长贯穿于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按照莲藕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分为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结藕期、休眠期等5个时期:
1、幼苗期:从种藕根茎萌动开始,到第一片立叶展出为止。在平均气温上升到15℃时,莲藕开始萌动,这一时期长出的叶片全部是浮叶。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 4月上旬,莲开始萌动长出浮叶,5月中旬抽生立叶。在华南及西南的云南地区,3月上旬就开始萌动生长,而华北的河南、山东等地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才开始萌动生长。东北地区要到6月上旬才开始萌动。莲的物候期还与品种有较大关系。一般情况下,莲的萌动期也就是莲藕定植的最佳时期。 2、成苗期:从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为止。 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进入成苗期。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叶片数不断增加,总叶面积加大,自身光合作用的效率加强,营养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也在加速,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营养体系。
3、花果期:从植株现蕾到出现终止叶为止。莲藕的花是陆续开放的,花期一般延续2个月左右。开花的多少因品种而不同,子莲在长出3~4片立叶后,基本上是一叶一花。而藕莲的花较少甚至无花。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6月开始现蕾开花,7~8月为盛花期。
4、结藕期:从后栋叶出现到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为止。莲生长到一定时期,根状茎开始膨大形成藕,早熟品种一般在7月上旬,中晚熟品种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进入这一时期。
5、休眠期:从植株地上部分变黄枯萎,新藕完全形成后,直到第二年春天叶芽、顶芽
开始萌发为止。 长江流域一般在10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为藕的越冬休眠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莲是喜光喜温性植物。莲的萌芽始温在15℃左右,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昼夜温差大,利于莲藕膨大形成。
莲在整个生育期内不能离水,适宜水深在100厘米以下。同一品种在浅水中种植时莲藕节间短,节数较多,而在深水中种植时节间伸长变粗,节数变少。
莲对土质要求不严格,在较大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为6.5~7.5。耐肥,适宜在有机质丰富,耕作层较深(30~50厘米)且保水能力强的粘质土壤中生长。
四、类型及品种
1、类型
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以将莲藕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
以主要栽培目的为依据,莲藕可以分为花莲、籽莲和藕莲三大类型,以观花为目的称为花莲,以采收莲籽为目的称为籽莲,以采收肥大的地下根状茎为目的称为藕莲,通常也称作莲藕、莲菜、藕等。
以适宜栽培水深为依据:分为两类,一类是浅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50厘米的品种;一类是深水藕,指栽培适宜水深为50~100厘米的品种。
此外,还可根据熟性分为早熟类型、中熟类型、晚熟类型。等等。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AAAA,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通心白莲是我县的传统特产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被授予?中国白莲之乡?的美誉。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白莲的产业化为我县的国民经济增长起了关键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白莲的产量和品质,仍然是目前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莲农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白莲的栽培情况
白莲栽培在我县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真正规模种植形成商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种田有自主权,什么作物经济效益好就种什么,八十年代初,白莲的斤价超过10元大关,广大农民种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种植面积超过了70000亩,亩产达到80公斤,全县白莲总产量超过5600000公斤,产值达到一亿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家加大了发展烟草生产的投入,烟草的生产技术及价格稳步提高,白莲的种植面积有所回落,但全县的白莲面积一直稳定在50000亩左右,目前仍然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二、选择高产良种
农作物要高产,品种是关键。白莲是常异花授粉为主的作物,依靠昆虫传粉,所以白莲的提纯复壮显得尤为重要。我县的白莲品种主要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建莲、百花莲、白花莲、广莲为主;八十年代后逐渐由赣莲系列的赣莲61和赣莲65取代,九十年代末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太空育种技术得以在白莲育种上应用,培育出太空系列优良品种,到目前为止主要的当家品种均是太空莲,品种有太空莲一号,太空莲三号及太空莲三十六号。
三、白莲的栽培技术措施
(一)选好适宜田块,合理轮作
种植莲田应选择土层较深厚,肥力中上的壤土,并且要选阳光充足水源条件好的田块,尽可能不选山高水冷的冷浸田及易受洪水冲涮的河滩地,在选田的同时要考虑到合理轮作,一般种莲田块可保留一年宿蔸莲,以后最好每隔二、三年再种一茬,有条件的农户最好间隔三五年,以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调剂土壤养分和恢复地力。
(二)选好种藕,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白莲整个生长期长期积水,应考虑到土壤的透通性,整地一般应掌握两犁一耙为好。有绿肥的田块在春分前后先每亩撒施生石灰50公斤,进行翻沤,清明前后移栽完毕。
种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白莲的出苗速度、白莲的长势及丰产性,所以挖种藕首先是考虑上年的品种及该田块的产量情况,有无病害,若是上年发生过病害的田块,再好的品种也不能要。挖种藕应在移栽的前一天挖,如面积过大应采取边挖边消毒边移栽的方法进行,尽可能减少种藕停放时间,以减少种藕的养分消耗。种藕应选莲藕肥大粗壮,有三个节带有子藕的藕鞭作种,带有孙藕的更佳,藕的芽数最少要有一个主芽二个侧芽的母藕做种。
合理密植主要是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协调群体与个体发展的矛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白莲种植太密,植株茂盛莲叶互相重叠,造成田间荫蔽,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莲蓬小,结实率低,并且易发生病虫害,过稀则旺长期推迟,莲茎不易满田,同时引起田间杂草丛生,浪费肥料,同样达不到高产的目的。在生产中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确定好株数,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种植密度一般为亩栽100?120株,株行距为2.3?2.6米,每株种藕3?4个芽。土壤肥沃的田块可适当少栽10至20株,肥力较低的田块每亩多种10?20株。种藕移栽一般呈梅花状,田四周的顶芽一律朝田中间,顶芽埋入泥内6?8厘米,后把翘起离开水面10厘米呈40?角,移栽后灌浅水,垫好缺口即可。
(三)精细管理
白莲的管理首先是做好中耕除草和科学灌水。白莲的田间管理主要集中在旺盛生长期,加强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是夺取白高产的重要环节,当白莲主茎出现二、三片立叶时就可进行耘田除草。耘田前先排水,保留泥皮水即可。先将莲蔸周围的杂草用手拔除并塞入泥中,再进行空间耘田,一般耘田两次即可,耘田一般应在移栽后一个月内完成,以后只可人工拔草,不宜耕耘,以免创伤走鞭引起病虫害。每次耘田后应复浅水。寡荷是指白莲现蕾后走鞭节上未带花蕾的荷叶,如寡荷太多会造成田间荫蔽度大,空气流通不畅而影响白莲叶芽、花芽分化,因而对无功用的荷叶在第二次耘田时根据莲田的苗情适当摘除一部分,生长太旺的门口田在采收时还要适当摘除一些,以减少养分消耗。
水浆的管理贯穿白莲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如果是留种田还要延续到来年挖种前,因此科学管水也是白莲高产的重要环节。莲田灌水应掌握由浅到深,采完莲后再灌浅水养种藕。具体灌溉深度为:始花前3?6厘米为宜,旺长期应加深到10?12厘米,七月下旬开始可加深到12厘米以上。莲田养鱼的田块在加厚加高田埂的前提下可以加深至25厘米。留种田在莲籽采收后以后应保持薄水层,以利培育壮藕。
(四)白莲的配方施肥
白莲生长期长,整过一生耗肥量很大,就目前的产量水平,亩产100公斤莲籽一般需施用纯氮27公斤,五氧化二磷18公斤,氯化钾18公斤,氮、磷、钾比例为3:2:2左右为宜。为了创造高产的肥力条件,整地前应每亩施用厩肥2000公斤,有绿肥的田块种莲更佳,翻耕前亩施生石灰50公斤,既加速有机质腐烂分解又可以中和酸性,有石灰氮也可亩施石灰氮15?20公斤。当白莲出现两、三片立叶时便可结合除草耘田进行第一次施肥,可亩用碳铵10公斤加钙镁磷或过磷酸钙35公斤加硫磺粉2公斤拌匀施于莲蔸四周,再用手耙匀使土肥水融合,施肥后复水5厘米左右,以免肥料烧坏莲苗。第二次为花肥,本次施肥在始花时进行,大约是五月下旬初,每亩用45%三元复合肥30公斤加尿素10公斤加硼砂1公斤拌匀全田撒施,施后进行第二次耘田除草,耘完后立即复水6?7厘米,第三次施肥是在开始采莲时进行,时间大约是六月下旬,亩施尿素8?10公斤加氯化钾7?8公斤全田撒施。以后则视苗情酌情补施尿素和少量多元复合肥即可。总的来说,白莲的施肥原则是:多施有机质肥料,少施化学肥料,适量施碱性肥料,少施酸性化肥,施肥不过量,注意氮、磷、钾三要素及硫硼等中微量元素混合施用。
四、白莲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白莲的主要病害有莲藕腐败病,莲叶枯病,莲褐斑病,虫害有莲纹夜蛾,莲蚜,莲蓟马,其中以莲纹夜蛾、莲藕腐败病危害比较大,其次是莲蚜、莲蓟马。
(一)莲纹夜蛾
莲纹夜蛾食性很杂,是白莲的主要虫害,莲纹夜蛾主要是幼龄幼虫咀食莲叶下表皮与叶肉,剩下上表皮和叶脉。四龄后食量增大咬食叶片成缺刻,在虫口密度大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并咬食未开放的花蕾,造成减产。莲纹夜蛾除危害白莲以外,寄主植物有90多种,在莲区则表现为常发性和普遍性害虫。在我县每年发生五代,发生期大的为:第一代成虫(上年越冬蛹)一般在三月底至四月底出现,由于虫害的发生常受气候的影响,加上莲纹夜蛾代次有交替重叠,所以防治起来比较困难,只能按预报防治,我县幼虫发生的大致时间为:第一代4月中旬至5月下旬,第二代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为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五代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此后幼虫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捕捉。采摘卵块和摘除幼龄幼虫集中危害的莲叶,二是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诱杀效果良好。其次可采用毒盆毒饵诱杀,将红糖2份、水2份、醋1份、酒1份、敌百虫1份配成糖浆,装于盆中,天黑时放置莲田中,盆口高于莲株10厘米,可毒杀成虫。三是药剂防治,可用敌百虫800倍液喷雾,还可用甲维盐、保盛、穿透杀等农药防治。
(二)莲蚜、蓟马
莲蚜:成虫、若虫均可危害。害虫一般集中于白莲的花蕾基部的花柄上,用针状口器刺入花蕾的组织内,吸取汁液,影响莲籽结实率,严重的造成花蕾凋萎、死花。莲蓟马主要集中在莲花内,以针状口器危害花器,降低莲籽结实率。防治方法主要是药剂防治,可亩用千红20克,每10克兑水15公斤喷雾;可亩用中国红25克,每包(12.5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
(三)莲藕腐败病
莲藕腐败病是白莲最严重的病害,常造成死花死苗,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大大影响了白莲的产量。由于莲藕腐败病发生过程比较复杂,它是由食根金花虫等地下成虫危害及人们中耕除草造成的白莲地下茎创伤,而半知菌类的镰刀菌从伤口侵入,通过白莲地下茎走鞭的导管危害,使白莲根系受害发霉发黑,造成白莲发出的新叶及花雷死枯。目前对莲藕腐败病的防治仍然是一个难题,还没有特效药。该病的防治重点是预防,内容包括冬季铲除田埂杂草,整地前亩施生石灰50公斤做好田间消毒,选田时要考虑到合理轮作,水旱轮作,做好种藕消毒。种藕消毒可用绿亨三号600倍液浸泡24小时,捞起沥干即可移栽。土壤消毒以灭杀地下害虫为主,可在移栽时亩用益舒宝或益舒丰1公斤拌细土10公斤撒施在莲蔸周围,为考虑农药的使用效果半衰期,也可在第一次耘田时亩用单方克百威5公斤全田撒施。发病后可亩用荸藕病清80克兑水30公斤喷雾。连喷二至三次,每隔5?7天喷施一次。
总之,白莲病虫害的防治应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治虫治病的药物尽可能选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其次是施用农药时与有机哇、好搭档等农药增效剂配合施用,以提高药液的粘着力,提高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