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幼果好多的都发黄掉落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2:54:26
字号:

PBO在桃树生产中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土施法和叶面喷施法两种,其中叶面喷施法应用较多。(1)土施法:早春,特旺树按树冠投影面积1克/平方米,开沟,混水浇施。具体使用量可根据树龄大小、树势强弱、品种特性,立地条件等灵活掌握,酌情增减。为避免施用量过多,控长过度,生产上一般采用土施用量少,再结合叶面喷洒,以确保安全。

现在幼果好多的都发黄掉落了!

(2)叶面喷施法:一般在7、8月份各喷一次100~150倍液,于花前10天(露红初期)喷一次100倍液,幼果期、膨大期各喷一次100~120倍液。花蕾露红期喷100倍液,可提高某些品种的座果率,并能防止冻害。

使用PBO应注意的问题

(1)PBO虽能大幅度地提高果树的光合产物,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但一定要在树势强壮、肥水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更高的效能,故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弱树转旺后才能使用(喷300倍液可以促长转旺)。

(2)使用PBO后,桃树坐果率明显提高,必须严格疏果,控制产量,保持一定的叶果比,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土施PBO,其残效期为1年,土施时最好结合施肥灌水同时进行,以2年土施一次为好,土施的第二年采用喷施。(4)PBO除碱性农药不能混用外,其他农药均可混施,如与营养剂混用效果更佳。

桃树落果是一种生理现象,在气候条件不良的情况下(高温高湿)会加重落果,桃落果一般有三个时期。

第一期落果是在开花后的1-2周内,落掉的是未膨大的子房,主要是由于缺乏授粉受精条件,花器不完全或雌蕊退化所致。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上年夏季管理不善,影响了花芽的分化和花器的形成,或花粉不育实、发芽率低,而失去了受精能力。

第二期落果是在开花后3-4周。此时子房已经膨大,或由于受精不完全,胚的发育受阻,幼果缺乏胚供应的激素;或因花期遇阴雨天气,影响授粉;或花期缺氧,幼胚缺乏蛋白质供应,停止发育。凡此种种原因,均可引起落果。

第三期是已经受精的幼果,在发育的过程中。因胚中途停止发育而造成落果。这个时期约在5月上旬-6月上旬,正值胚与新梢都处于旺盛生长,需要大量氮素的时期,由于氮素供应不足,或供应过重,促使新梢生长过旺,夺走了果实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从而导致胚缺乏营养,停止发育而落果。

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采取保果的措施:

1、疏果定果:疏果定果应根据树势、树力、树龄、品种等确定结果数量,一般情况下每棵留250—300只桃子,要求在控制总量的条件下,在5月初进行第一次疏果,疏除畸型果、小果、簇生果,每枝果枝只留2—3只,到5月中旬进行第二次疏果,每枝果枝留1只,总的原则是以质量定数量,以品位定效益。

2、套袋:套袋是防止病虫鸟害和提高品质的有效措施,套袋应在定果后,大致在5月20日后开始,生理落果基本停止,桃蛀螟、食心虫等产卵高峰之前进行,先套坐果可靠、易感病的品种和大树、老树,后套落果多的品种和小树,套袋前要普遍使用一次杀虫杀菌剂,然后再套袋。

3、秋季果实采收后加强肥水管理除治病虫害、减少落叶、改善树体营养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的质量外,对因雌蕊发育不完全造成的落果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至于对缺乏授粉的品种,则应配置授粉树,或采用果园放蜂和人工授粉。这些都是防止前期落果的有效措施。

4、后期落果,应着重在硬核前适当供应肥水,调节氮肥的使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梅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果园积水,及时进行土壤管理,改善根系生长条件;通过夏季修剪,防止枝条徒长,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提高叶片光合能力。此外,还应注意防治病虫害,防止早期落叶。除加强桃园的综合管理外,花后喷洒生长素2,4-D、赤霉素等,也可提高坐果率,防止桃落果现象发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您应视具体情况来定。

PBO是果树促控剂。

它含有细胞分裂素BA、生长素衍生物矿石、增糖着色剂、早熟剂、缓凝剂和多种微量元素。

解决了我国果树生产中的几个难题。它增加了果实的开花量、早期成熟度和红色,提高了结实率,大面积推迟了果实的采收,不裂果,质量和价格都很高。提高果树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提高果品贮藏能力。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PBO应用于树势旺盛、肥水条件充足的果树,以充分发挥其高效性。因此,树体必须首先加强栽培、施肥和水分管理,使弱树在使用前得以繁茂。如果与化学肥料和其他营养肥料混合使用,效果更好,使用PBO时结实率高,必须通过疏果控制产量,保持一定的叶果比。

土壤施用PBO剩余期为一年。第一年施土后,第二年应进行喷洒。果农使用PBO时,应根据气候、树种、品种和树势合理使用。

百度百科-PBO(果树促控剂)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1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