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瓜什么时候种植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1:47:58
字号:

黄瓜播种分露地种植和设施大棚

小青瓜什么时候种植技术

露地种植主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气温而定,春黄爪的定植时间是在当地晚霜过后,旬平均气温达18t以上。南方一般在3月份可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以后定植。

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生产,一般在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3月中旬开始采收。

黄瓜种植技术

1、 播种育苗

(1)品种选择 选择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津优10号、博耐3号等。

(2)种子处理 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晒种后将种子用55℃的温水进行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到水温降至30~35℃,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粘液,浸泡3~4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芽1~2天,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3)营养土和药土的配制 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菜的园土或大田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占30%,土和有机肥混匀过筛。将过筛后的营养土按照每1立方米土加入100g多菌灵混匀配成药土。

(4)育苗 播种期为1月中旬或下旬,可在加温温室或节能日光温室内育苗,用直径10cm、高10cm的营养钵,内装营养土8cm,浇透水,水透后在每个营养钵内播发芽种子1粒,上覆药土1cm厚,平盖地膜,以利保墒。

(5)苗期管理 ①播种后用地膜密封2~3天,当有2/3的种子子叶出土及时揭掉地膜。苗期尽量少浇水,防止高温、高湿出现高脚苗,及时揭草苫增加光照。②温度管理:一般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不宜过高,夜温一定要控制在15℃以下,最好12~13℃,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温室草苫早揭晚盖,减少浇水,增加通风量和时间,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8~10℃,并需要1~2次短时间5℃的锻炼。③壮苗标准:苗龄35天左右,株高15~20cm,3叶1心,子叶完好,节间短粗,叶片浓绿月巴厚,根系发达,健壮无病。

2、 定植前准备

(1)整地施肥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方式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营养特点、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目标产量,利用专家施肥系统,确定蔬菜的施肥量,进行平衡施肥,保证土壤中养分平衡。中等肥力水平的菜地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75kg、硫酸钾30kg。基肥撒施后,深翻地30~40cm,土肥混匀、耙平,按1.2m宽做畦,畦内起两个10~15cm的高垄,垄距50cm。

(2)扣棚膜挂天幕 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即一层大棚薄膜,二层天幕膜和苗上一层小拱棚膜,定植前20天扣大棚膜,以便提高地温,在大棚内10cm地温连续3天稳定通过12℃即可定植。定植前5~7天挂天幕2层,间隔20~30cm,最好选用厚度0.012mm的聚乙烯无滴地膜。

3、 定植

定植前1天在苗床喷一次杀菌剂,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7%可杀得7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定植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垄上开沟浇水,待水渗至半沟水时按株距32cm左右放苗,水渗后土封沟,此法称“水稳苗”,每亩定植 3500株左右,定植后在畦上扣小拱棚。

4、 田间管理

(1)温度 刚定植后,地温较低,需立即闷棚,即使短时气温超过35℃也不放风,以尽快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期间无过高温度,不需放风。小拱棚在早晨及时扒开,以尽快提高土壤温度。缓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放风,应保证21~28℃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夜间最低温度维持在12℃左右。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步加大风口,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大棚气温白天上午在25~30℃,下午为20~25℃最好。

(2)中耕松土 缓苗后进行3~4次中耕松土,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结合中耕给瓜苗培垄,最终形成小高垄栽培。

(3)浇水 定植后要浇一次缓苗水,以后不干不浇。当黄瓜长到12片叶后,约60%的秧上都长有12cm左右的小瓜时,浇尿素5-10公斤+科威泰20-20-20水溶肥4公斤,进人结瓜期后,需水量增加,要因长势、天气等因素调整浇水间隔期;每亩用科威泰20-8-26水溶肥8公斤+硝硫基复合肥10-15公斤,黄瓜生长前期间期7~10天浇一次水,中期间隔5~7天浇一次水,,后期间隔3~5天浇一次水,前期浇水以晴天上午浇水为好。

(4)追肥 进入结瓜期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隔水带肥,每次每亩追施每亩用科威泰14-6-40水溶肥8公斤+硝硫基复合肥10-15公斤。

(5)湿度 大棚黄瓜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以下,尽量要使叶片不结露、无滴水,最好采用长寿流滴减雾大棚膜。晴天上午浇水后要先闭棚升温至33℃,而后缓慢打开风口放风排湿。气温降至25℃,关闭风口,如此一天进行2~3次,连续进行2~3天,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6)植株调整 当植株长到7~8片叶时,株高 25cm左右,去掉小拱棚,开始吊绳,第一瓜以下的侧蔓要及早除去,瓜前留2叶摘心。当主蔓长到25片叶时摘心,促生回头瓜,根瓜要及时采摘以免坠秧。

(7)小拱棚、天幕的撤除 小拱棚一般在定植后15~20天,开始吊绳时撤除。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逐步撤除天幕,增加透光率,一般在3月中旬先撤除下层天幕,3月底4月初撤第二层天幕。

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

1、物理防治 使用遮阳网控制温度,保护作物不受强光侵害,使用防虫网减少虫害,每15平方米挂一条18cm×8cm涂上机油的黄板,诱杀白粉虱。

2、生态防治 白天控制温度25~30℃,夜间控制温度12~15℃,禁止大水漫灌,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尽量要使叶片不结露,减少结露时间。

3、化学防治

(1)虫害:①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施。②白粉虱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喷施。③潜叶蝇用1.8%齐螨素乳油2000倍液喷施。

(2)病害:①霜霉病用45%百菌清烟剂250g/亩熏棚,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或69%安克锰锌可湿粉剂1000倍液喷施。②细菌性角斑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施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③炭疽病用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施。④白粉病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施或40%杜邦福星乳油3000倍液喷施。⑤灰霉病用45%百菌清烟剂250g/亩熏棚,或40%施佳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

一、秋黄瓜栽培技术 黄瓜的栽培茬口较多,简单分为春大棚、春露地、夏秋露地、秋大棚、秋冬茬温室、越冬茬温室、冬春茬温室等。具体播种和定植时间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保护设施。在没有霜冻的地区,黄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这里主要介绍秋黄瓜的栽培技术。

秋黄瓜是秋淡季蔬菜的接荒品种,产量高、生长期短,市场销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但由于正值高温多雨季节,雨中期适宜生长期短,因此栽培难度大,易受病虫危害,要采取相应的温度、光照、水分及肥料等管理措施,根据黄瓜的生育特点,栽培要点为:

一、选择良种

根据秋黄瓜生长期的气候特点,应选择抗热、耐涝、抗病、高产、生长势强的品种,如秋丰、津研7号等。各地还可选用本地区适于秋季栽培的地方品种。

二、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栽培方式可以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般根据本地区黄瓜的栽培季节,适时育苗,首先进行浸种催芽,即用55℃左右的温水浸泡10—20分钟,此过程要小断搅拌,之后降温到28℃~30℃浸种5~6小时,在28℃下催芽,一般15个小时可出齐。而直播可采用点播为宜,先覆膜,然后按株行距为50×27~40厘米左右打孔,每穴播2~3粒种子,覆土厚度为1~2厘米,覆土后浇足水。

苗期的温度控制一定要把握好。黄瓜生育期要求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白天25℃~30℃、夜间13℃~18℃的温度,有利于抑制植株徒长和防止落花落果。一般秋黄瓜播种期最好选在七八月中下旬,这样,开花结果期便在八九月中旬以后,日夜温差逐渐增大,有利于黄瓜生长并获高产。

三、定植

秋黄瓜应选择在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中种植。由于其根系浅,吸收能力较弱,生产快,结果多,因此定植田要施用充足的基肥。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适度深耕土壤,整地做畦,以腐熟的猪圈肥为基肥,亩施2500~3000千克。栽培畦作成排水良好的小高畦,畦长7~10米,畦距1.3~1.4米,畦底宽70~75厘米,畦高10~12厘米,畦沟宽60~65厘米,双行种植。若畦上能覆盖地膜,则防病、防涝效果更佳。

四、田间管理

要根据黄瓜不同生育期的特点,及时采取不同的施肥、灌水与中耕措施,进行促和控的调节,使营养生产与生殖生长平衡发展,延长生长期,以获高产。主要为:

1.肥水管理与中耕:播种和移栽初期重点注意水分管理,确保出苗或成活。采用直播方式的应及时间苗、查苗补缺,3~4片真叶时定苗,每窝留苗一株。发现缺窝断行应及时补苗,确保全苗。定苗后,每亩追施氮肥15~20千克;抽蔓期、开花结果期每亩重施磷钾肥20~25千克,注意采收一次应追施一次,可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或复合肥液。除施肥外,还要注意浇水促长。根瓜采收前后,应控制浇水,结合除草浅耕保墒,并注意排水防涝。进入盛瓜期,一般每隔3~4天浇1次水;进入结瓜后期,浇水次数相应减少。

2.支架、绑蔓、整枝:支架在开始抽蔓后进行,用长2米以上的竹竿或枝条搭人字架,及时绑蔓。整枝时保留主蔓,侧蔓结1~2个瓜后摘心,并注意打掉下部老叶、黄叶。

3.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消除病虫害发生的根源,防止蔓延。为害秋黄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预防方法是在病害容易发生的时候,利用广谱性杀菌剂每隔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3次。如果已经发病,可利用杜邦可露、58%甲霜灵等药剂喷雾,连续防治3~4次。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蓟马等,可用10%吡虫啉、40%毒死蜱等防治。黄瓜开摘后不能喷任何农药。

4.适时采摘:植株基部第一批瓜宜早采摘,有利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旺期。当进入生殖生长旺期,应尽可能采摘嫩瓜,一般应在品种所特有的长度和最大的限度时采摘,这样既可保证质量又可提高产量,且上市销售价格好。当地早霜临近时,黄瓜生长缓慢,应比生殖生长旺期延缓1~2天采摘。

1、整地、施肥与品种选择。黄瓜喜温怕湿怕连作,一般应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同时要选择地势较高,离不源较近,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好。

2、精心整地。瓜田选好后要耕翻晒垡,土壤要碎,上下要均匀一致,熟上层要达4—5寸为宜。厢面要平,草要拾净。一般直播或移栽前3—5天,做成厢宽80cm,沟宽50cm,沟深30cm左右。

3、施足基肥。黄瓜需肥量较大,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土杂肥30—40担,进口三元素复合肥35—40公斤,菜饼40公斤,尿素10—15公斤,土杂肥应施在移栽或直播的瓜穴内。饼、尿素三元肥结合耕地均匀地施在土壤内,化肥不能直接接触种子和幼苗,防止烧种烧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0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