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座城市有颜色,那一定是阳光经过水波折射而出的那种颜色:明亮,纯净。我没有考据过古明州名字的由来,但一个“明”字恰与我的印象相符,很妥帖。海定而波宁,明亮而宁静的水波,是这座城市的主色调。不管是穿城而过的三江,还是静卧城中的一湾月湖,无不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灵魂。一座因水而起,因港而生的城市,浙东枢纽,东海明珠。
如果这座城市有形状,那一定是一栋西式小洋楼:精巧,整洁。当千年江南水乡的精致婉约,承载了百年的欧风美雨,孕育而出的是一种特有的城市精灵。这种灵气和上海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同样的精致和时尚,但宁波没有大上海的恢弘之气,反而多出几分灵巧隽秀。上海的广厦千万间自是气吞万里如虎,而宁波这座雅致小楼则窗明几净且有温度。
如果这座城市有味道,那一定是黄酒烹饪出的小海鲜:清淡,新鲜。东海出产的各种海鲜,佐之以江南特色的黄酒,烹饪出的菜肴,少油少盐少佐料,也缺乏高温煎炸而出的诱人香气。乍看其貌不扬,而细品而后,你往往会惊讶于食材本身的鲜嫩可口。质朴,寡淡,但余味悠长。
如果这座城市有灵魂,那一定体现在这里的人身上的风貌与性格。
我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宁波人的肖像画。男女皆整体偏消瘦,五官较为立体。身处亚热带气候的中国南方人,少有温带气候的北方人的那种高大身材。典型的南方人身高之外,宁波人鲜有体态肥胖者,应该与他们的饮食结构有关。靠海吃海,海产品本身脂肪含量低,该是体态消瘦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南方人,在中西部地区,我看到过太多中年之后发福到脑满肠肥之人,或许与这些地区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有关吧。相对于北方人而言,南方人五官上好像较为立体,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气候因素,也可能是人种原因。中国历史版图上的人口流动,因为北方多战乱及气候逐渐恶化,北民南迁一直是上千年来的主要趋势。江南一带其实是相对纯种的汉族人口,而北方因为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多年侵扰通婚杂居,人种上融合了蒙古人及漠北草原各部落人种的基因。不知道这点是否是男方人五官长相上比北方相对立体的原因。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与几百年的港口通商之后的海洋商业文明交汇,塑造了宁波人特有的性格特点。以下提取几点我个人的直观感受,略作表述。
精细。自古江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田地往往被密集分割成小块水田,精耕细作。田块之间界限分明,造成南方人的边界感很强,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必须拎得清,绝不可以混为一谈。又因为每家土地相对有限,必须精耕细作才能有最大的产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细精神便成了江南地区人们的普遍性格特征。数千年的农耕社会孕育出的精细精神,往往已经内化为当地人的性格特征。在后现代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清末民国时期老上海的“红帮裁缝”。当年宁波裁缝能在上海扬名立万,虽说与宁波通商较早,裁缝们最早给洋人们(红毛)缝制洋服有关,但我认为成就一批优秀裁缝的内在因素,与宁波人一丝不苟的精细精神是息息相关的。
勤劳。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普遍比内陆地区的人勤劳。或许和气候有关,沿海地区日出较早,人们早早便要起床劳作,早睡早起便成了自然规律。或许和历史上的耕作自然环境有关,精工细作的田地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来操持。或许和现代社会工业发达,生活节奏快有关。沿海地区工厂众多,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节奏更快,持续时间更长。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我认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对于长时间劳作的韧性和积极性,确实高于内陆地区的人。决定人生境况的因素有很多,但勤劳几乎可以弥补绝大部分的缺点。尤其当一个人既勤劳又头脑灵活的时候,致富实在是大概率事件。很多内地人把江浙一带的富庶归结于自然条件及头脑灵活,但往往忽视他们其实是中国最勤劳的一个群体。
崇文。耕读传家是传统农业社会中知识阶层的一贯传承,全国很多地区都如此。尤其在历史上相对富庶的江浙地区,对文化教育有着近乎痴迷般的尊崇。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据说也是亚洲最大的古代私人藏书楼。我在宁波孝文街还看到过一个清代私人藏书楼,是一个叫冯孟颛的清代私人藏书所留存的。一个不大的城市,竟然有两个如此规模的古代私人藏书楼,着实令我惊愕。可见这个地方的人对于书籍,对于文化的热爱要到何种程度。在这样一块土地上能诞生出王阳明、黄宗羲、蒋梦麟这样的文化名人,能成为出产全国两院院士最多地区的“院士之乡”,涌现了如童第周、屠呦呦等著名科学家,这些大批的、一流的文化精英的出现,谁能说是偶然现象呢?
重商。1840年前后,当西方人的舰船从舟山港沿甬江溯流而上,开到宁波市区三江口的时候,注定了这座城市以后会和内地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作为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的组成部分,中国最早的通商港口之一,从那以后,现代商业文明的种子强势植入这片千年鱼米之乡的土地。英国人的眼光是刁钻的,宁波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深水良港之一,港口是这座城市的商业资本的命脉。我无意列举这座城市现今的经济成就,只想就宁波人身上的商业特质,进行一点个人的解读。诚信、理性、果断,是这里商人身上非常显著的特征。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诚信度越高,因为诚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身处人情社会的中国,商人们虽然嘴上谈的是感情,但骨子里却写满了理性精神,商业本身就是属于理性者的游戏。还有个有趣的特点,宁波商人谈事情往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少有像内地商人那样弯弯绕。至于这种风格是出于地域性格特点还是受西方商业文明所影响,我不得而知。早年上海商界为宁波商人诸如虞洽卿、周晋镳等所统治,同时这里也走出去了邵逸夫、包玉刚、董浩云(董建华父亲)这样的大商巨贾,不得不说宁波商人的性格中存在着某种特别适合商业的特质。
说一说批评。
跟风崇洋。百年欧风美雨的栉沐,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对于一切西方的事物有着本能的追捧。通商以来,西方文明凭着绝对的实力,碾压了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人类的本性里就有对于强者的崇拜,这是人类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的规律之一。不知是西方实力过于强大,还是西方文明确实高级,亦或是这里的经济条件足够优渥到可以追逐更高级的西方美好事物。和上海类似,宁波人对于西方事物同样趋之若鹜。我的一个宁波本地女性朋友,对于星巴克的痴迷到了让人费解的程度,对于国际大牌有着忘乎所以的狂热。这里有太多的人对于奔驰宝马保时捷的追逐,对于苹果手机的热捧,对于迪士尼的向往,如一个儿童无比迷恋一块棒棒糖般,欲罢不能。再美好的事物,当所有人都趋之若鹜,就会造成个性的缺失,这是一个悖论。比之于显而易见的美好,风格与个性其实是比国际大牌更加稀缺更加奢侈的东西,因为那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更加高级的审美。
阴柔。上天是公平的,让江南的和风细雨滋润出一代又一代的才子佳人大商巨贾,但没有赋予他们阳刚勇武。近代历史上,若论出产可以征伐决断的武将,江浙一带实在可以说是不毛之地。充满血性的勇敢从来都是男子气概的一个典型特征,这也符合现代国际上对于男性的审美。但江浙一带的男人,性格普遍阴柔隐忍,缺乏正面对抗的勇气。虽说正面肢体对抗是野蛮的,在现代文明社会肯定不值得推崇。但那是一种男子气概的本能,征服与战斗,其实从没有离开过男人的世界。统治人类社会的,除了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还有男人的勇敢与血性。
排外。这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遍社会现象,并非宁波所独有。发达地区的人们,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人,有种本能的优越感。至于排外现象,则是发达地区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一种特有现象,有着明显的阶层特征。这些底层的人,因为在本地混的相对落魄,和本地其他一些条件好的人比,内心有种深深的自卑感。而这种压抑的情绪的一个出口,就是用到对外来务工者的歧视上。因为这些外来务工者,往往是自己家乡的社会底层,他们相对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及在家乡的社会关系。部分因为本身缺乏专业技能,一般从事比较辛苦的体力工作或者服务行业的工作,再加上有些本身素质确实也不高,所以就成了被歧视的对象。于是乎,底层歧视底层,五十步笑百步,荒诞不经。比如上海小市民们张口闭口的“阿拉上海宁”,确实让人忍俊不禁。这些年,我走过全国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地区的各种社会阶层的人。惊叹于中国的广大,再贫穷落后的地区,都有极其优秀的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些人中龙凤,放在任何一个发达地区,都不会逊色半分!而发达地区中上阶层的人,因为见多识广,会对卧虎藏龙的中国各地区抱有一颗敬畏之心。所以,排外仅仅是部分井底之蛙的底层心态。
以上观感,或许片面,或许狭隘,但就我自身而言,它足够真实。这里没有颂歌,也不存在贬损,只是在记录我的感受。每次路过这座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那些点滴往事总是不经意间浮上心头,时而欢欣雀跃,时而唏嘘感伤。当一座城市交织了生命中的一段历程,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沉渣泛起的胸中况味,不知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还是出于对那段青春岁月的不舍,或许,都有吧。
2022年1月1日,于宁波。
宁波美食有哪些?
宋代,明州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北方边境的战事进一步提高了明州港作为江南港口的地位。随着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官员的上任,明州的文化教育开始发展。1143年二月初三,南下金军占领明州17天,州城内建筑多被焚毁,成为宁波古代史上最大的浩劫。南宋建都临安之后,1195年(南宋庆元元年),宋宁宗赵扩赐明州年号庆元,升为庆元府。 明州依靠大批北方南迁人口带来的文化和人才以及邻近首都的地理优势和长期的贸易传统,发展经济和文化,本土学派四明学派开始产生。
月湖在宋代成为宁波的学术中心 1047年(北宋庆历七年),王安石任鄞县令。任上重新划定东钱湖界,兴修水利,降低捐税。同时,在孔庙兴办县学,倡导经世实用之风,与“庆历五先生”杨适、杜醇、楼郁、王致、王说一道探讨学问,推广教育。宁波的官方文化教育事业从此开始。 一般认为,宁波民间形成的“田家有子皆习书,士儒无人不织麻”的风气,就从那时开始。 另一位任职宁波的著名文人是曾巩。1078年(元丰元年),曾巩知明州,疏浚月湖。 此后,月湖成为明州(庆元)的学术中心。靖康之乱以后,大批北方望族开始南迁,众多名门望族的到来使得宁波拥有了大批优秀人才。据《浙江通志》记载,南宋时期,宁波共拥有进士983人,占全省的17%。南宋时期,“甬上淳熙四先生”杨简、袁燮、舒璘、沈焕在月湖讲授和研讨陆九渊的心学,形成明州第一个本土学派——四明学派。鄞县史氏家族诞生的众多官员使,,得当时的朝廷“一朝紫衣贵,皆是四明人”。
南宋鄞县王应麟撰写的三字经由此诞生,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1370年(明洪武三年),设明州、泉州、广州3市舶司。此后,由于倭患,1374年、1523年、1565年三罢明州(宁波)市舶司,但不久均重新开启。1524年(嘉靖三年)起,葡萄牙人进入双屿港进行走私贸易,港口一时繁荣,葡萄牙人修建住宅,教堂,一度居留上千人。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因“通番船招致海寇”被取缔。 此后,宁波民间对外贸易日渐衰微,但是官方贸易仍然繁荣。宁波与日本、朝鲜的官方贸易仍然延续。中日勘合贸易制度也在那时确立,宁波是唯一接受日本进贡的港口。
从明初开始,倭寇不断侵扰宁波,并与本地豪强里应外合,屡有得手。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朱纨派遣卢镗进攻双屿港,倭寇稍缓,但次年朱纨遭诬贬官之后,倭寇复张。王直更是在日本与倭寇合作,屡屡进攻浙东。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俞大猷部捣毁沥港倭寇据点。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秋,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训练抗倭新军,称戚家军。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浙江总制胡宗宪诱使王直至杭州,下狱论死。同年七月,王滶从岑港逃走,倭寇之患方获解除。 明代,宁波成为浙江各府中考取进士最多的地区。宁海人方孝孺由于反对朱棣靖难而遭“株十族”,对后世儒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中叶,余姚思想家王守仁推崇濂洛的“身心之学”,创立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观念,极大地影响了晚明和日本的思想。1521年(正德十六年)九月,王守仁回余姚,讲学于中天阁,影响了钱德洪等学者。王守仁之后,姚江书院派继承了王守仁的思想,其代表为沈国模、韩孔当和邵廷采。这一学派与刘宗周创立的蕺山学派形成了浙东明末清初最主要的王学流派。
兵部右侍郎范钦告老还乡后建成投入使用的天一阁藏书楼,目前是中国现存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
明代万历年间,宁波商人孙春阳在苏州开设“孙春阳南货铺”。万历、天启年间,宁波商人在北京经营药材、成衣逐渐增多。崇祯年间,位于今天北京市东城区薜家湾的鄞县会馆成立,这标志着宁波商帮开始以一个同乡商业团体出现。
宁波美食特产简介 x0dx0d宁波不仅山清水秀,还自古以“四香”(米香、鱼香、书香、墨香)传扬天下,物产极为丰富。主要特产可分为海鲜、海干产品、特色食品,时令果品,传统工艺品,服装等几大类。 海 鲜 、 干 海 产 品 宁波地处长江入东海口,海岸线纵长,是咸水、淡水交汇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极为丰富,因此海鲜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宁波是中国盛产海鲜的主要区域之一,黄鱼、带鱼、墨鱼、石斑鱼、香鱼、弹涂鱼、海鳗、梭子蟹、海虾、蚶子、蛏子、牡蛎、泥螺、贡干、海蛰、海带、苔菜等各类海鲜一应俱全。干海产品中数黄鱼鲞、明府鲞、红膏炝蟹、醉泥螺、虾干、对虾干、虾皮、新风鳗鲞、海蛰头、海带、苔菜、烤鱼片等最有名,宁波人很喜欢以此特产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x0dx0d宁波汤团。原名元宵,据考证宁波汤团始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用当地盛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因而享誉海内外。宁波民间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吃宁波汤团,以示欢乐、团圆、吉祥之意。一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总爱吃碗汤团以寄托思乡之情。自1982年起,宁波汤团已成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个点心品种。1997年入选为中华名点小吃。 x0dx0d宁波有外出经商的传统,随着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到各地开店做生意,也把宁波汤团这种食品传到各地,开起宁波汤团店来。现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安庆等地不少城市都开有宁波汤团店。宁波对外开放后,还把宁波汤团速冻出口。 x0dx0d水磨粉。亦称汤团粉,选用优质糯米制成,清香、滑爽,不仅是制作宁波汤团的主料,而且可制作元宵、麻团等各种糯米粉复制品,以及替代淀粉,作为冷饮制品中的凝聚剂。 x0dx0d溪口千层饼。是宁波特色食品。在溪口制作千层饼已有100多年历史,它外形四方,内分27层,层次分明,金黄透绿,香酥松脆,甜中带咸,咸里带鲜,风味独特,食后令人口齿留香,百食不厌。溪口千层饼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特产品奖,成为中外游客品尝和馈赠亲友的旅游食品,特别是背井离乡的海外游子,都喜欢托回乡的亲友带些回去,以慰思乡之念。千层饼除畅销浙东一带外,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x0dx0d三北豆酥糖。是宁波传统名特糕点,名扬江浙地区和海外。三北豆酥糖已有很悠久的制作历史,在100多年前始产于余姚陆埠镇。豆酥糖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能长久保持香、甜、酥、松的特点。现在,余姚的陆埠镇、慈溪的周巷镇沈师桥和宁波升阳泰旅游食品厂为主要产地和生产企业。 x0dx0d三北藕丝糖。与三北豆酥糖齐名,是宁波的土特食品,曾作为贡品充入御食。三北藕丝糖产自慈溪,在柱状外面,粘有黑芝麻或白芝麻,松脆香甜,风味独特。 x0dx0d奉化芋艿头(罗汉圣果)。“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人们以吃过奉化芋艿头引以为自豪,可见这芋艿头非同寻常。奉化芋艿头盛产于奉化萧王庙镇和溪口镇,果大富含淀粉,香糯可口,可当零食,又可当点心,也可做“仔 x0d狗(羊)芋艿煲”、“排骨芋艿煲”、“海鲜芋艿煲”等,成为一道特色菜肴。 x0dx0d茶叶。宁波有天台山、四明山脉绵境内,近海傍湖,雨水充沛,高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故茶叶品质优良,有“望府银毫”、“宁海第一尖”、“望海茶”、“瀑布仙茗”、“四明龙尖”、“沁绿”、“东海龙舌”、“四明十二雷”等优良品牌。宁波茶叶以谷雨前采制的最好,大部分采制时间在清明前后,它以色泽嫩绿、滋味鲜醇、甘洌生津、清香持久曾名扬国际茶博会。 x0dx0d羊尾笋干。奉化三大土特产名产之一,与水蜜桃、芋艿头齐名。由当地盛产的龙须竹笋加工而成,因其形如羊笋,被称作“羊尾笋干”,肉色清白透黄,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并具有消暑开胃之功效。可用于烤肉、白切或煮汤。 x0dx0d精制榨菜。榨菜盛产于余姚、镇海一带,质地脆嫩,色泽鲜艳,加工后香味独特,咸辣适度,味鲜爽口。余姚“美福”牌和镇海“铜钱桥”牌、“云”牌榨菜,除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以及美国、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外,还作为旅游食品精制成小包装榨菜,供应中外游客。清沁汤。统称万年青菜干或菜蕻干,传统特产。冬油菜在二、三月间,其菜蕻大量萌发时,取其顶端三、四节嫩尖为原料,放入沸水中煮泡二、三分钟,当三分熟七分生时,再晾干。由于特殊的加工工艺,鲜菜中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多未受损,所以它的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一般的习惯是做成一道很好的汤料。过去,多为家庭加工,作自己食用或馈赠外地亲友。如今,浙江海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卡依之”绿色食品中,清沁汤就是其中一个产品,供应宁波、杭州、上海等城市和海外许多国家。也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和作为馈送的佳品。 x0dx0d年糕。传统粮食复制品,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宁波一带民间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宁波年糕以优质晚糯米为主要原料,洁白如玉、柔软滑糯,久煮不糊,进口不粘。宁波慈城镇、余姚三七市镇现为宁波主要年糕生产基地,“塔牌“年糕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和港澳地区。 x0dx0d邱隘咸菜。宁波特产,盛产于宁波鄞州区邱隘镇,是闻名遐迩的“咸菜之乡”。用雪里蕻菜腌制,色泽黄亮,有香、嫩、鲜、微酸的特点,能生津开胃。既能生食,也可做配料。宁波民间有句俗话,叫“三天不吃咸菜汤,脚骨有点酸汪汪”,可见咸菜的作用。邱隘咸菜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创出许多名牌产品,如“大利”牌雪菜,采用真空包装和先进的保鲜贮存技术,使其畅销国内外。 x0dx0d奉化水蜜桃。浙江省名特产,盛产于奉化市,已有近百年栽培历史。奉化水蜜桃色泽鲜艳,肉厚皮薄,芳香甜美,被誉为“琼浆玉露”、“瑶池珍品”。主要品种有黄玉露、玉露桃、玉露蟠桃等,每年六月下旬到八月鲜桃应市。桃果不仅是令人喜爱的时令水果,含有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糖、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能增加人体胆汁分泌,促进肠胃蠕动和治疗便秘等功效。桃仁还可入药。 x0d杨梅。优质名果,与闽广荔枝齐名,早在汉朝(公元前206年—220年)已列为贡品,盛产于余姚、慈溪两市。主要品种有白种、红种、粉红种、乌种四类,以余姚三七市镇、丈亭镇和慈溪横河镇的乌种中荸荠种杨梅为上品,果大核小,汁浓味甜。杨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份,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本草纲目》中称其“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加工成酒杨梅,还可以解疲劳、散暑气、驱风湿。余姚生产的“大地”牌酒杨梅和象山的“永成”牌干红杨梅酒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余姚、慈溪两市还以杨梅为媒,在每年的六月底杨梅上市之际,举办杨梅节,开展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 x0dx0d天草(柑桔)。产于象山、宁海,品质优良,具有形美、色艳、汁多、香醇、味浓、耐贮运等特点,一般在十月分开始上市。象山县“大象山”牌天草还被列为宁波旅游推荐商品。 x0dx0d草莓。由于独特的气候,宁波的奉化、慈溪、余姚等地盛产草莓。尤其在奉化尚田镇运用精湛的栽培技术,大面积大棚草莓鲜红光亮、果肉质细、汁多香郁、品质特佳,身手消费者的喜爱。“奉冠”牌尚田草莓还被列为宁波旅游推荐商品。 x0dx0d金桔。又名金柑,水果中的佳品,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宁波北仑柴桥、三山一带由于地处浙东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山地土壤呈酸性,非常适宜于金桔生长。主要以金弹、罗纹、金枣、金豆等,其中以金弹为最优,口味甜、酸、苦、辣、麻俱全,称为“五味果”。金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C、蛋白质、糖、钙、镁、铁、磷等多种营养成份,并具开胃顺气,消食化痰的卓著功效。 x0dx0d“吊红”(柿子)。每年入秋后,开始逐渐成熟,由青转变成红色,悬吊在树上极为美观,故宁波一带称其为“吊红”。盛产于余姚大岚镇(柿林村),“柿林”牌吊红个大、质软、味甜,除生食外,还加工成柿饼进入市场。 x0dx0d蜜梨。又称黄花梨,盛产于慈溪周巷镇、庵东镇。蜜梨不同于一般梨子,果大,水分特别充足,营养极为丰富。因蜜梨开花结果时非常漂亮,因此两镇的大片梨园还成为人民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x0dx0d猕猴桃。果中珍品,国外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因其藤攀缘在岩石和树林上,俗称藤梨。宁海山多溪多,气候湿润,非常适宜于猕猴桃的自然生长。据调查,全县有猕猴桃资源近万亩。猕猴桃不但果肉细嫩,清香多汁,酸甜适口,而且含有糖、脂肪、蛋白质和磷、钾、钙、镁等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尤高,其营养价值比柑桔、苹果高数倍至数十倍,有滋补强身,清热利尿之功能,对胃癌、食道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x0dx0d竹制(编)工艺品。宁波盛产竹子,从事竹制、竹编工艺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鄞州爱中乡还誉为“竹编之乡”,产品以造型精巧,编织细致,实用与观赏价值兼备而蜚声中外,作为宁波外贸出口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继承了宁波传统工艺中的精华,运用先进大规模的生产工艺,更使产品给人以想象、美感和乐趣,其代表产品“士林”工艺筷,定位于绿色环保,制作精致,并饰以“全家福”、“连年有余”、“岁岁如意”等吉祥语,被国家外交部指定为外交礼品。宁波当地更喜欢将“士林”工艺筷作为对外友好交往和亲友间馈赠的礼品。作为宁波旅游推荐商品在2002年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中荣获银奖,获浙江省金奖。 x0dx0d越窑青瓷。我国著名瓷器。早在1700年前的魏晋时代,产品作为贡品,还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从唐代开始,上林湖窑成为越窑的代表,大批瓷器由宁波港出口东南亚各国,甚至远销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成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口产品,驰名海外。越窑青瓷白如羊脂,光洁如玉,釉色晶莹润澈,外观秀丽,十分精致,被誉为“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宁波明州越窑青瓷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并蒂莲”对碗、“青瓷镶嵌方鹤纹梅瓶”等产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分别荣获2002年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和优秀奖,及浙江省银奖和金奖。现被各级政府和其他部门广为采纳的馈赠礼品。 x0dx0d象山竹根雕。从明、清时期开始,当地艺人充分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和竹根自然形状,雕刻成各种人物、佛像、动物等,形象古朴生动。近年来,象山竹根雕工艺发展很快,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宁波宏达根雕有限公司的“渔蒌”竹根雕还获2002年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优秀奖。 x0dx0d骨木镶嵌。宁波传统工艺品的精华,已有10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宁波骨木镶嵌的制作技艺与扬州螺钿嵌、广州象牙嵌并驾齐驱,鼎足而三。宁波骨木镶嵌采用螺钿、象牙、中骨、黄杨木和彩石等多种材料,精心制作成花鸟、风景、仕女等装饰花样,嵌于红木、花梨木等硬木坯上,经过精打细磨,用中国大漆髹漆而成,制作成高档传统家具、建筑装饰品、屏风和笔筒、笔架、镇纸、茶叶罐、首饰盒等工艺品,其中一些优秀作品曾获中国工艺品百花奖、香港艺术博览会创作设计金杯奖、新加坡亚洲太平洋地区家具博览会创作奖。宁波紫林文房作坊创作的紫檀木笔筒、名片座、镇纸三件套文具,还获2002年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 x0dx0d翻簧竹刻。宁波传统工艺,已有100 多年历史。用大毛竹劈去青皮,通过分层开剥,翻出竹簧、再经造型、彩绘、细刻、油漆等加工而成各种工艺品。品种达100多个,如镜箱、提蓝、花瓶、动物完具、大型屏风等。刻有人物、山水、花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的白描,又有篆刻古朴苍劲的风味,融观赏与实用于一体,深受国内外欢迎。 x0dx0d泥金彩漆。宁波的漆器工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一只涂有朱红漆的木碗,便是佐证。宁波泥金彩漆以中国生漆为主要原料,漆器以木胎为主,也有竹片、竹编为胎。制作分为浮花、平花、沉花三大类。产品主要有屏风、鼓凳、茶几、果盆、电视机柜、书橱、写字台等,是宁波市主要出口工艺品之一。 x0dx0d朱金木雕。又称漆金木雕,宁波著名传统工艺。其构图饱满,内容多是喜庆吉事、民间传说,画面多彩,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用朱金木雕形式制成的屏风、箱柜、古代人物、佛像、动物、彩灯等远销欧、美、亚许多国家。 x0dx0d宁波草席。又称“明席“、“甬席”,俗称“滑子”,是宁波著名特产,以宁波西乡鄞州黄古林最负盛名。产品具有草细、根白、色清、光滑挺直、草芯富有弹性、吸汗(吸水)力强等特点,睡在席上特别凉爽舒适。草席分两大类:以麻为径的称硬席,用白麻为径的为上品,把水倒在席上久经不漏;以纱为径的称软席。席子一般可使用二三十年,在国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现在根据市场需要,还开发了沙发席、汽车坐垫席、组合折叠等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