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195 中牧股份
600201 金宇集团
600226 升华拜克
600530 交大昂立
钱江生化 华神集团
000661 长春高新
002030 达安基因
002038 双鹭药业
002166 莱茵生物
300119 瑞普生物
300138 晨光生物
300289 利德曼
430108 精耕天下
430115 阿姆斯
600161 天坛生物
尽管今年才过去不到5个月,可不少猪企已遭受了巨亏或破产之灾,那些中小散户也陆续退出养殖行业。
温氏、新希望、正邦作为养猪业的巨头,仍然无法摆脱亏损的命运,而那些近几年才投入养猪业的企业,它们亏损就显得十分平常。
此外,牧原作为养猪业的“猪王”,尽管去年盈利,可今年情况并不乐观。
从3月份简报来看,牧原养猪成本为16元/公斤,生猪销售价为11.67元每千克。
以生猪200斤出栏来看,一头猪要亏上433元。
因此,3月份牧原销售598.6万头猪,其亏损将在25.9亿元。
而第一季度总计销售量为1381.7万头,其亏损预计在50-55亿元。
那么,这些养猪巨头为何会如此脆弱?其实,自18年的非瘟来袭后,养猪业遭受了一波重创,使得养猪人遭受了大量淘汰,生猪因供应紧张,猪价也猛涨至20元/斤高价。
如此一来,又吸引了无数人进入养猪业,随着国家的政策利好,再加上养猪的惊人利润,不管是散户还是大资本,纷纷开始了补栏,大资本更是抢占空缺的市场。
而经过2020年、2021年的复产工作,生猪产能如愿恢复如初,甚至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
很多资本以为养猪业躺着赚钱,却不知其中的风险巨大。
自2021年年后开始,猪价就开始走下坡路,下半年后猪企就陷入了深亏中。
普通散养户的成本在7元左右,但猪企养殖成本却长期高达10-12元/斤。
造成这种现象的,还因猪企运营成本太高,养猪行业薪酬普遍在10万起步,使得这个行业成为香饽饽。
可随着猪价持续走跌,用人成本反而成为巨亏的主因之一。
再加上饲料大涨,兽药、仔猪等成本太高,使得猪企成本迟迟降不了,亏损也是必然的。
除了多家猪企倒闭外,如今中小养殖户也遭受了一波洗劫。
如从广东农村统计数据可见,自从非瘟来袭后,500头以下的养猪场数量从52万家减少至15万家,这意味着70%的家庭养猪场遭到淘汰。
在非瘟之前,家庭养猪场的占比达养猪业的70%以上,规模化猪企很难掌握话语权。
然而,一场非瘟过后,中小散户应对风险的能力太差,结果遭到了淘汰,很难东山再起。
再加上2021年开始饲料大涨,猪价大跌,养猪业陷入长期亏损中,中小散户难以坚持太久,自然也就大量淘汰出局。
02、谁是最大赢家?
对于散户来说,亏损几十万就已无法承受了,对于规模化猪企而言,亏损数千万甚至上亿也已无法承担,但对牧原、新希望、温氏、正邦这四大巨头来说,亏损几十个亿“并不重要”。
在养猪业陷入疲软,转让、出售、破产等消息遍地的时候,龙头猪企开始了“争抢市场”,他们从去年开始就在拼命争抢市场,且采用“亏钱赢市场”的策略,今年依旧是这一方针。
如牧原提出今年的出栏任务最少为5023.875万头;温氏的出栏目标为1800-2000万头;新希望为1300-1800万头,天邦为600万头,唐人神为200万头,这5家巨头出栏目标为9200多万头,相比去年增产2300万头以上。
可以说,在这次的猪周期中,这五大龙头猪企已是最大赢家,它们在市场中的话语权更大。
且从4月份开始,猪价开始了走高,这意味着新一轮“猪周期”来袭,3月份为上一轮猪周期最后的“低点”。
预计随着中小猪企、散养户去产能速度加快,下半年猪价将迎来走高,到时候拥有巨量生猪的龙头猪企将开始收割“财富”,弥补过去一年的亏损。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市场生猪数量就一直在减少,可这些龙头猪企的生猪产能每月倍增,足以表明这些猪企有超前的预判性和投资眼光,它们盯着百亿亏损的压力,最终还是淘汰众多竞争对手。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养猪业将进入微利时代,大涨大跌已很难预见。
这意味着养猪业的准入门槛只会更高,中小散户的生存危机更多,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