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的真菌病害,在植物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植物花期最易感此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灰霉病的发生。
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阴雨天浇水,发病后控制浇水和施肥,集中处理病果、病叶,随后全园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杀菌消毒,抑制病菌的传染复制。
2、加强苗床管理,搞好大棚通风排湿工作,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65%,这是防止和减轻灰霉病的有效措施。
3、及时在生长期喷洒瓜果壮蒂灵(或菜果壮蒂灵、辣椒壮蒂灵、地果壮蒂灵)以提高果实的膨大活力,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4、清除病苗,发现灰霉病病苗要及时拔除,并放入塑料袋内携出棚外,并及时喷洒新高脂膜进行保护,防止病菌的散播。
5、药剂防治:抓住移栽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三个时期用药,移栽前用速克灵或扑海因1500倍液喷淋幼苗,花期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加入0.1%的扑海因或0.2%~0.3%的甲霜灵蘸花或涂抹,结果期用20%惠多丰1500倍液或50%灰霉速净600倍液或40%施佳乐800倍液喷雾。
大樱桃的果实病害有几种?怎样防治?
(1)种子臭氧灭菌处理:在育苗下籽前,用臭氧水侵泡种子40-60分钟。
(2)大剂量臭氧空棚灭菌:在幼苗移栽前,关闭放风口,用大剂量臭氧气体对空棚进行灭菌处理。
(3)选用良种,严把育苗关:选用抗病良种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据栽培试验,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佳粉1号、上海903等品种较抗灰霉病。育苗应选用无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种过番茄的葱、蒜或粮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区温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4)合理密植:根据具体情况和品种形态特性,合理密植。早熟栽培品种,单穴定植,一般每亩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厘米。同时,施用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过密而徒长,影响通风透光,降低抗性;
(5)清洁田园:定植前要清除温室内残茬及枯枝败叶,然后深耕翻地。发病前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和下部黄叶、老叶,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毁,保持温室清洁,减少初侵染源。在田间操作时也要注意区分健株与病株,以防人为传播病菌;
(6)降低温室内湿度:高垄栽培,采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晴天早晨进行,忌阴雨天浇水,可有效降低室内湿度。另外,在垄沟里铺一层干麦秆草,不仅可缓释地表水,而且能缓和作物生长层气温变化,减少因高湿大温差所造成的结露,并有吸潮作用;
(7)变温通风:据研究,31℃以上的温度可减缓葡萄孢菌孢子的萌发速度和数量,因此,选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风,使温室温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风。当温室内温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继续放风,下午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30℃,当温室内温度降到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室温下降,夜间温室温度保持在15~17℃。阴雨天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
(9)去除残留花瓣和柱头:研究表明,番茄灰霉病对果实的初侵染部位主要为残留花瓣及柱头处,然后再向果蒂部及果脐部扩展,最后扩展到果实的其他部位。因此,应在番茄蘸花后7~15天(幼果直径在1厘米左右)摘除番茄幼果残留花瓣及柱头。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番茄的果柄,另一只手轻微用力即可摘除残留的花瓣和柱头; 预防用药:
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 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药,可选择对苗生长无影响的药剂或消毒剂,例如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异菌脲等进行喷施,同时选择无病苗移栽。 初花期:第1穗果开花时,谨慎用药,选择50%异菌脲或20%嘧霉胺兑水喷雾,5—7天用药一次,进行预防。 果实膨大期:在浇催果水(尤其在浇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用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腐霉·福美双等喷雾防治,5—7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 治疗用药:
(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使用50%异菌脲按1000-1500倍液稀释喷施, 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使用41%聚砹·嘧霉胺按10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2)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具体参考上述方案二,摘除病残体后,对设施进行熏棚,次日使用《霉止》50ml与内吸性强的化学药物复配,如40%嘧霉胺悬浮剂或碧秀丹或丙环唑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兑水15公斤,5天用药1次,复配时需用中药杀菌剂为母液。如41%聚砹·嘧霉胺水乳剂800倍液+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发病中期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在灰霉病发病中期,有较多的病叶、病果,且少数病枝出现病害症状,此时病菌得到初步繁殖,菌量较多,一般防治不利、不及时,将会进入迅速蔓延阶段。此时采取药剂治疗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物理防治是摘除病果及严重病叶、病枝等,以减少病菌存量(从经济角度说,适用于设施农业),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病菌霉层即孢子到处散发,仍然残留设施内,一般操作方法为:用塑料袋套住病体摘除或空手轻轻摘除后随手放入袋中,归集后带出设施外。然后按照病害初起时治疗方法进行防治。喷药时,采用托喷方式,并做到三要:即一是对于大棚前檐湿度高易发病,靠大棚南部的植株要重点喷;二是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重点喷;三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及叶的背面要重点喷。按照药剂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一般连用2—3次能有效控制病情,即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四、灰霉病危害严重时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量的确定在灰霉病危害严重时,空气中、发病植株器官表面及内部病菌大量存在,危害症状表现为:病体多且病症重,如:病果大量布满霉层,且出现明胶状;病叶多、病斑大且已蔓延至植株中上部;病枝数量多。该时期进行三步综合防治:先摘除病体(如上所述)、再熏棚、再喷施。熏棚目的是杀死空气中(露珠、雾气)及柱子、墙体、棚膜等设施上的病菌及其孢子。熏棚后次日使用本公司药物喷施(具体方法同上)。连用2—3次,喷施间隔时间为3天,即能控制病情,在存在再发条件及预防必要的情况下,再转入预防阶段。如个别时段、个别地区的设施内湿度大,湿度对灰霉病发生影响大,而温度影响小(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在病害处于初、中期,病势发展速度较慢时,采用熏棚加喷施的综合防治方法,在不摘病体的情况下(基于节省人力考虑),亦能达到预期效果。 灰霉病为低温高湿时常发病害,除做好相应的农业措施外(白天保持通风干燥),也要结合使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于发病前或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喷雾,兑水喷雾,每隔5-7天喷施一次,发病严重时缩短用药间隔,同时可结合有机硅增加附着性。
常见的果实腐烂病害有灰星病、软腐病、花腐病、炭疽病等。
①灰星病
主要传染花和果实,成熟果实被害较多。花的腐烂要到落花后才能发现,花器变成褐色、干枯,形成灰褐色粉状分生孢子块,如果降雨较多,幼果易发生此病。成熟果一旦发病,很快会被大量的分生孢子盖住。接连不断地反复传染给健康果。病果落地后形成果色鞣皮状的菌核,菌核长成褐色的10毫米左右的碗状或杯状的子囊盘,盘中会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4—5月初向空气中散发。在树上越冬的有粘附在树杈上的灰褐色的僵果,遇到合适的温度、湿度,就会产生出灰褐色的分生孢子。这些越冬传染源中生出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成为果实的二次传染源,烂花的产生,影响果实的产量。
②软腐病
如果采收晚,果实在树上会发生软腐病。但主要在采收后的运输过程中及到市场后发生。在树上时,软腐果表面出现黑霉,用手一碰,立即脱落,只剩果核。运输过程中菌丝在箱内空气中蔓延。病菌从裂果和伤口侵入,软腐病有时比灰星病的危害还严重。
③花腐病
此病常在冷湿的年份收获期发生。
④炭疽病
常在接近采收期发生,特别在果实饱满期和多雨年份发生。因发病果上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在成熟期发生两次传染。此病除果实腐烂以外,也能使叶、枝条枯死。在幼果和成熟果上形成褐色凹状病斑,在病斑上形成橙**孢子堆。从开花到7月在树上枯死芽和死枝条产生的分子孢子靠雨水传播,雨量大的年份发病较重。
辨别樱桃果实腐烂病害的方法
上述4种果腐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为了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密度,实行地面和树上同时防治的方法。耕翻地面使病源埋入土中,使园地干燥,开花前全面进行防治。地面每亩施熟石灰68公斤,树上在发芽前喷10倍石硫合剂液体。秋天落叶后平整园地清除杂草,经常剪除病枝,改善树内通风透光条件,不要过于密植。5—10℃低温可抑制果腐病菌的生长发育,所以果实收获后,应及时放置在凉爽的条件下。喷布农药防病措施列表如下页表。
⑤樱桃幼果菌核病
此病危害叶、花、枝和果实。在叶未完全展开前,就出现褐色斑点,后沿着主脉发生一些灰色粉块,使叶呈畸形,逐渐扩大侵入叶柄。再侵入花丛的基部、花梗、逐渐使花枯死,或侵入花的柱头,使花枯死。此病还能使短果枝及花果枝枯死。影响当年和下一年的产量。此病加害果实时,出现暗色或带褐色的小点,在表面着生一个至数个灰色症状物,即分生孢子块,病状进展时,果实全部变色,放出一种臭气,果实很快变成木乃伊残存在树上。此病在叶未完全展开前就开始发病。
喷布农药防治果腐病害方法
防治方法:摘除被害果,将被害枝条烧掉。按时喷药,第一次在发芽前喷布5度石硫合剂;第二次花开到30%时喷布1﹕2﹕240的波尔多液;第三次落花后喷布1﹕2﹕240的波尔多液。
冬季对树干、枝喷杀菌剂;将落叶、落果清扫烧掉;使树冠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