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在白天采食6~8次,比夜间多1~3次,不仅采食时间长,而且能表现每头猪的嗜好和个性。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挑选土猪苗子时一定要选好是正宗的土猪苗。当然,自家土母猪产的最放心不过了。
土猪的生活的场地是一个敞开的周围有围栏的空地最好。当然,如果没有,也可以圈养,把土猪关在猪圈里。
保证猪圈周围无任何污染。包括水污染,气体污染等。
猪的饲料的把关要严格。将无污染,未撒过农药的粮食,如玉米,红苕苗,厚皮菜等用来喂猪。当然,如果要使主人放心,最好自己栽培这些粮食。
要给猪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这样猪的肉质才更结实。
注意防病虫害。如果猪生病可以找专业医生看,并将其隔离。
猪的饲养管理技巧
根据种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实行空怀、妊娠、哺乳分阶段的饲养。
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①控制膘情,促使及时 *** 配种:俗话说“空怀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因此,应根据断奶母猪的体况及时调整日粮的喂给量。采用并窝饲养、公猪诱情、药物催情的办法,都可以促使空怀母猪及时 *** 排卵。
②做好母猪的 *** 鉴定和适时配种工作:
发倩母猪的典型表现:一是外 *** 从出现红肿现象到红肿开始消退并出现皱缩,同时分泌由稀变稠的 *** 粘液;二是精神出现由弱到强的不安情况,来回走动,试图跳圈,以寻求配偶;三是食欲减退,甚至不吃;四是从开始时的爬跨其他母猪,但不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到能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五是开始时按压其背部还出现逃避的现象,但随后则会变得安稳不动,出现“呆立反射”现象。一般认为,母猪出现“呆立反射”现象,适于首配,隔8~10小时再配一次,这样能做到情期受胎率高且产仔数也较多。
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母猪怀孕最初一个月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是受精卵的着床期;另一个则是在受精后的第三周左右,为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所以妊娠后的第一个月,对于胎儿而言,营养水平并不一定要很高,但饲料的质量却要求很高。加强妊娠末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提高初生体重的关键环节。
①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对于体况较瘦的经产母猪,从断奶到配种前可增加喂食量,日粮中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以尽快恢复繁殖体况,使母猪正常 *** 配种。对于膘情已达七成的经产母猪,妊娠前、中期只给予相对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到妊娠后期再给予营养丰富的日粮。
②掌握日粮体积:根据妊娠期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既要保持预定的日粮营养水平,又要适时调整精粗饲料比例,使日粮具有一定体积,让妊娠母猪不感到饥饿,又不压迫胎儿。
③注意饲料品质:妊娠期日粮中无论是精料还是粗料,都要特别注意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和带有毒性或有强烈 *** 性的饲料,否则会引起流产,造成损失。饲料种类也不宜经常变换。
④精心管理:妊娠前期母猪可合群饲养,但不可拥挤,后期应单圈饲养。妊娠第一个月,使母猪吃好,休息好,少运动。以后让母猪有足够的运动,夏季注意防暑,冬季雨雪天和严寒天气停止运动。妊娠中、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应停止运动。
3分娩毋猪的饲养管理
①正确计算预产期:算出预产期并用红、黄、黑分别标记产前3天、5天、8天,作好产前准备。
②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其主要工作有:一是灭除体外寄生虫。二是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变日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三是调整喂料量。四是适当运动。五是母猪临产前3~7天要迁入产房,使它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避免剧烈折腾,造成胎儿窒息死亡等。六是分娩前1周即应注意观察母猪状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③接产准备和接产: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相对溼度小于70%,环境温度在15~20度,空气新鲜。二是产房与产笼应彻底刷洗、消毒。三是妊娠母猪临产前进入产房。四是接产用具碘酒、毛巾、来苏尔水、脸盆、耳号钳、秤准备好,安排有经验的饲养员轮流昼夜值班,并尽量避免外人进入产房。五是接产员应剪短挫平指甲,用肥皂水将手洗净,产前用温来苏尔水擦洗母猪 *** 、下腹部及外 *** 。六是仔猪产出后用消毒过的干毛巾每窝一条以上擦干口鼻及全身粘液,然后断脐,脐带断端涂抹碘酒,然后迅速将仔猪移入装有红外线保温灯的护仔箱内箱内温度保持在25~32度。七是若母猪产程超过四小时,则应肌注新斯的明2~4毫升或催产素,以促进产出。八是对假死的仔猪需要进行及时处理、急救。吃初乳前每头小猪口服1毫升庆大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并在产后尽早安排仔猪吃足初乳。九是冬季产仔为改善仔猪吃乳时的环境温度,可在保温箱之外母猪上方再单独吊一只红外线灯,3天之后去掉。十是仔猪全部产完后,将产仔日期、产仔总数、产活仔数等及时填写在圈卡上,胎衣及污物及时清除。
④产后饲喂管理:产后当天只喂2~3次麸皮盐水汤麸皮250克、食盐25克、水2千克;产后2~3天,喂状料,喂料量为哺乳期日饲料量的1/3~1/2;产后4~6天的喂料量增加到1/2~2/3;产后7天喂给哺乳期日粮全部定量并尽可能让母猪多吃。
⑤母猪白天产仔法:在母猪临产前的2~3天即妊娠后的111~112天上午8时左右,给母猪肌注125微克氯前列烯醇注射液,母猪即可在注射后的第二天白天产仔。
4哺乳毋猪的饲养管理
①合理饲养:合理饲养哺乳母猪是提高母猪泌乳力,增加仔猪断奶窝重的重要措施之一。
②充分供应饮水:水对哺乳母猪特别重要,乳中含水约80%左右,此外,代谢活动亦需要水。
③ *** 护理:母猪产后即可用40度左右的温水擦洗 *** ,可连续进行数天,这样既清洁了 *** ,对母猪也是一种良好的 *** 。
④舍外活动:母猪在产后3~4天,如果天气良好,就可到舍外活动几十分钟。
养猪技巧:怎样科学的养育肥猪
1、配种后3天和分娩后3天:
母猪配种后3天切忌喂料过多,日喂料量以1.5-1.8公斤为宜,若过多会降低产仔数。
分娩后3天仔猪容易冻死、冻伤、压死、病死等。应注意科学接产护理,做到保暖防潮,一定要让初生仔猪吃上初乳,以小排前、大排后,固定好奶头。对于母猪应防止产后感染。尤其在喂料、护理、保健等方面加强管理,使其顺利度过体弱期。
使用母子平安,增加排卵数和产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2、断奶后3天和转群后3天:
离开母猪的呵护,仔猪身上停止母源抗体供应,这是断奶仔猪应激最严重的时期。圈内干净卫生,能晒到太阳,舒适的环境都是断奶成功的保证。
仔猪转群时先用原来的饲料喂几天,待仔猪适应新环境后,再逐渐换成育肥猪饲料。转群要按同等大小的仔猪合圈,防止大咬小。
断奶后用 壮仔增重王 ,降低发病率,减少防控药物的使用成本,帮助仔猪顺利转群。促进乳、仔猪的生长速度,促进增重,提高饲料报酬。
在大部分猪场,都会有养殖育肥猪,如何加快育肥猪的出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猪的育肥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因此要深刻了解影响育肥猪的因素,针对性的采取饲养管理措施。从仔猪断奶到育肥出栏,根据猪对日粮的需求量以及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均衡且充足的饲料,以达到理想的育肥效果。
1、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采用二元杂交猪育肥,可比纯种猪日增重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约25%。选择30千克以上的杂交猪作为商品猪育肥对象,杂交组合以良种三元杂交为最好,良种猪与本地猪三元杂交亦可。目前,多采用长白猪与大约克夏猪的杂交母猪,与杜洛克公猪交配,从而获得最佳的三元组合。杂交猪要求体态健壮匀称,骨骼粗大。仔猪初生体重越大,增重越快。据实验,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断奶时体重大的育肥猪要比断奶时体重小的缩短出栏期1~2个月。
2、科学选用饲料。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70%以上。通过对比、查看,避开选料误区,选择优质高效饲料。选用预混料或浓缩料时,须按配方配齐原料。要按猪的不同生理阶段配料(乳猪、小猪、中猪、大猪、公猪、母猪各有一套饲养标准),否则会造成饲养浪费或猪生长不良。仔猪要“抓三食”、“过三关”,即抓乳食,过好生长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乳关。仔猪切勿喂得过饱,防止精料过多,否则会造成拉稀或诱发水肿病。饲料中粗纤维不能过多,应适当搭配青绿饲料。饲喂采取“四定一改”,即定饲喂次数、定饲喂时间、定饲喂量、定饲喂标准,改湿拌料为干粉料喂猪。仔猪日喂5~6次,中猪4~5次,大猪3次,同时给予充足清洁的饮水。
3、预防疾病。
坚持“消毒为上,预防为先,防治并举”的原则。猪场每周至少要消毒一次,并适时注射疫苗。新进仔猪进圈第8~10天最好在饲料中拌入驱虫管家进行驱虫,体重60~70千克时再驱虫一次。
除此之外,保持圈舍内适宜的环境,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以及育肥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控制好舍内温度,做好冬季保暖,夏季降温工作。另外,为了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加微信最新的政策价格以及最新的养猪技术第一时间发送给您,养猪学技术,养猪了解行情,养猪提前获知政策价格,养猪适度增减存栏,养猪再无忧虑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