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作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0:00:27
字号:

结构特点

紫菜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作用?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配子体世代)和微小的丝状体(孢子体世代)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叶状体行有性生殖,由营养细胞分别转化成雌、雄性细胞,雌性细胞受精后经多次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后脱离藻体释放于海水中,随海水的流动而附着于具有石灰质的贝壳等基质上,萌发并钻入壳内生长。成长为丝状体。丝状体生长到一定程度产生壳孢子囊枝,进而分裂形成壳孢子。壳孢子放出后即附着于岩石或人工设置的木桩、网帘上直接萌发成叶状体。此外,某些种类的叶状体还可进行无性繁殖,由营养细胞转化为单孢子,放散附着后直接长成叶状体。单孢子在养殖生产上亦是重要苗源之一。

生活环境

紫菜叶状体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潮流通畅、营养盐丰富的海区。耐干性强;适宜光照强度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属高产作物。

对低温的适应力随藻体水分含量不同而变化,在快速干燥至含水20%时,经-20℃左右的低温冷藏数月到1年,放回海水中仍能恢复活力。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范围广,但以1.020~1.025为宜。丝状体耐干性差,要求低光照,故自然分布于低潮线以下。在气温开始下降、有海水流动的条件下,壳孢子形成后往往在每天上午9~11时大量放散,呈明显的日周期性。

作用

紫菜属中叶状藻体可食的种群。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每100g干紫菜含蛋白质24~28g、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31~50g、钙330毫克、磷440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1.23毫克、核黄素2.07毫克、尼克酸5.1毫克、丙氨酸3.4g、谷氨酸3.2g、甘氨酸2.4g、白氨酸2.6g、异白氨酸1.4g,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

(1)蛋白质和氨基酸 紫菜的生命活性物质,对于植物生命活动非常重要。食用紫菜一般蛋白质含量24%-28%,远远高于一般的蔬菜,且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多。紫菜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如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中性、酸性氨基酸较多,这是所有陆生蔬菜植物所没有的特征。

(2)脂肪 与陆生植物相比,紫菜的脂肪含量低,多在1%以下,紫菜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软脂酸占绝大多数,约为20%;肉豆葱酸,硬脂酸含量较少,分别占2%;对人体有很好保健作用的不饱和脂肪—亚油酸、亚麻酸或十八碳四烯酸含量较多,为10%——30%,且C20以上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也有一定的含量。更优的是紫菜中被人们比喻为“脑黄金”的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达30%。

(3)维生素 紫菜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含量与蔬菜相比毫不逊色。紫菜中B族维生素特别是在陆生植物中几乎不存在的维生素B12的含量很高,以干物计,维生素B12的含量与鱼肉相近,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维生素B12有活跃脑神经,预防衰老和记忆力衰退,改善忧郁症之功效。

(4)无机质 由于海水蕴含极为丰富的无机成份,而紫菜又具有吸收和积蓄海水中无机质的功能,因些紫菜中的无机质含量极为丰富。

(1)栽培季节。抱子甘蓝和卷心菜一样,可以在春天和秋天在露天种植。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最好在早春和晚秋通过改善日光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来栽培。①改善春季太阳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栽培。应采用早熟品种,如早结,抽穗期更耐高温。1月1、2月保护地育苗,2月2、3月大田种植,5月2、3月至6月1、2月收获。②春季露地栽培。采用早实品种,1月中下旬育苗,3月中上旬扣棚或改良地膜早栽,6月中上旬收获。③秋季露地栽培。早熟品种吉吉鹿,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④改善秋季日照边界或不加热温室栽培。采用中熟品种增甜紫芝,仍在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2)栽培技术要点。①播种育苗。A.播种方法。早春宜在温室播种,22℃左右的适宜温度容易满足幼苗的生长要求。夏季可使用大中塑料大棚育苗,用旧农膜遮阳防雨,周围通风,利于降温。要准备一个4米2的苗床,种植667米2的抱子甘蓝。播种前,给脚底浇水,撒细底土,然后播种。667m2播种量20~25g,播种后用细土覆盖种子,保持土壤水分。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选择壮苗,按12cm×15cm的行距进行分割。B.苗木管理。早春播种后苗床保持在22℃左右,出苗后保持在18℃,分苗前再降低2~3℃。分苗前、缓苗后、栽植前,仍可按上述温度管理。夏季遮阴,适当浇水降温。苗期,如果底层水够,基本不浇水。分苗后用水浸泡,然后酌情补水。夏季视天气情况而定,多浇水有利于生长和降温。②种植。抱子甘蓝苗龄随苗龄变化,一般早春40天,夏秋不足30天。当幼苗长到5片真叶时,是适宜种植的时期。种植前,施足底肥,整地,做畦。每667_,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1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中熟种子要单行种植,做成床宽1.2m带畦沟的小高床,株距40-50cm,每667m种植2株1200株;矮生和早熟品种做成宽1.4米的小高畦和畦。每畦种植2行,株距50厘米,每667米种植2株,1800~2000株。种植幼苗时,尽量保持土块在一起,这样可以保护根系,促进幼苗缓慢生长。③田间管理。A.水肥管理。种植后,种植水要浇足。5~7天后(夏季3~4天),缓苗水要浇水。下蹲期间要注意耕耘除草。抱子甘蓝生长期长,从种植成活到采收,生长期90-120天,需追肥3-4次。第一次种植成活后,每667m2追施约10kg尿素,有利于植株生长。如果已经施过底肥,这次可以省略。大田种植30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使其外叶达到40片左右后进入抽穗期。两次追肥后要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和肥水流失。第三次追肥在叶球膨大时进行,以促进叶球的发育和膨大。第四次追肥在叶球收获期进行,因为每株有25~40片小叶。下部叶片陆续收割时,上部叶片不断形成,需要养分和水分。此时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分三次追肥后,每667m~2施尿素15kg,抽穗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即可,每五天一次,连续三次。B.植物调节。抱子甘蓝个子高,叶片多,鳞茎不断形成,容易导致头重脚轻,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在植株长到40cm时,根据不同品种,选择长度合适的茶架,上部用绳子绑住,防止倒伏;植株基部结实不良的腋芽和病叶要及时去除,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每667m2球芽甘蓝产量因品种、栽培方式、栽培技术而异,单球重一般为100~150g。如果种植和栽培管理得当,每667m2产量可达500~600kg;低产或栽培管理不当,每667m2产量只能150kg。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