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的,部分产地葡萄也会适时喷洒农药。
2010年07月正值新疆葡萄的关键生长期,天山南北的葡萄种植户顶着室外高温在田间地头给葡萄修剪副梢、适时灌水、喷洒农药,以此确保葡萄的品质。
新疆塔里木盆地木纳格葡萄生产地,为保障木纳格葡萄纯正品质和果品安全,当地政府专门为每家农户的葡萄建立起“生长档案”。档案记录葡萄生长过程中浇水、施肥、除草的日期、用量等,特别是病虫害防治中所用农药的销售单位、售药人电话也被记录在案,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
2011年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种植的3万多亩有机葡萄因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属于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它以色泽鲜艳,含糖高、甜爽可口陪受内地客商青睐,果品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扩资资料:
葡萄农药残留的相关误区及安全范围:
新鲜葡萄表面都会有一层薄薄的白霜,很多人误以为是农药残留物,其实这层白霜是好东西。一般只要是分布均匀、未覆盖葡萄表皮本身颜色的白霜都可认为是葡萄本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也被称为果粉,对人体完全无害,是葡萄的“保护神”。
由于糖醇类不溶于水,它可避免葡萄表面吸附水分形成湿润的环境,从而导致病菌滋生和侵染,也可防止葡萄采摘后失水速度过快而皱缩。白霜中富含的葡萄酒酵母还可防止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有时候白霜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葡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农药残留只要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这是国际公认的,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再加上合理使用农药、规范使用农药的基础上,食物中农药残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它毕竟是农药。
人民网-新疆:政府为特色葡萄建立“生长档案”
人民网-新疆农民冒酷暑护葡萄
人民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葡萄酒农药残留不可避免
人民网-新疆大漠万亩优质葡萄俏销内地市场
人民网-误区大揭秘:葡萄的白霜不是农药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