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上海待久了,难免有时候想体验田园生活,闻瓜果飘香,欣赏田园风光。你以为上海就没有乡村吗?下面这些美丽的乡村让你体验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满足感!
游玩路线:上海市区→仙桥生态村→江南三民文化村→东平森林公园→香朵开心农场
游玩时间:2~3天
精品点1:仙桥生态村
“雾散仙桥出,转角桃源入;来客无所赠,唯有长寿福。”仙桥生态村一直给人仙境如画、热情淳朴的印象。为了让游客感受恬静舒适的自然风光,体验真实的田园生活,仙桥村以“慢生活”“巧设计”“趣体验”为特色,为游客提供独树一帜的乡野生活空间。
精品点2:江南三民文化村
江南三民文化村位于崇明岛中北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展示和传承的重要基地。文化村以江南地区传统民间、民俗、民族文化元素为主题,通过衣、食、住、行、艺、玩、商七个主题来分类,拥有中华龙宫、崇明土布馆、长寿博物馆、三民美术馆等四大展馆,以及具有江南代表性的56个系列展示馆,体现出浓厚的文化和民俗气息。
精品点3:东平森林公园
东平森林公园位于崇明岛的中北部,是华东地区已形成的最大平原人工森林,是上海著名旅游胜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公园空气洁静、气候宜人,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游客可观赏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四季花卉植物,还可体验丰富多彩的娱乐设施及活动项目,喜欢露营的朋友可在露营区过夜,体验一回生趣十足的野外生活。
?上海市金山区海鲜水果农家游游玩路线:上海市区→山阳田园→金山嘴渔村→廊下郊野公园→吕巷水果公园
游玩时间:2~3天
精品点1:山阳田园
山阳田园占地面积约3000亩,是集农业生产、种植、采摘、体验、住宿、餐饮、拓展、创意设计、主题活动、科普研学、露营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和旅游示范基地。
精品点2:金山嘴渔村
金山嘴渔村是上海沿海成陆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渔业村落,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基地。渔村建有5个海渔文化浓厚的展馆,分别是海渔文化馆、渔民老宅、渔具馆、妈祖文化馆、民间收藏馆。在这里,游客可感受得天独厚的海洋生态文化和世代传承的海渔文化积淀。
精品点3:廊下郊野公园
廊下郊野公园占地面积21.4平方公里,涉及8个自然村,是一个没有围墙,唯有美景的地方,农村在景区里,景区在农村里。郊野公园在一期建设阶段重点挖掘了21个特色景点,为寄情农业、偏爱农旅的人提供一个驻足歇脚的“好去处”。
上海市奉贤区油菜花海农业观光游游玩路线:上海市区→花米庄行
游玩时间:1天
精品点:花米庄行
花米庄行位于奉贤区庄行镇,建有万亩蜜梨、万亩蔬菜、万亩粮田、万亩水产和万亩油菜花,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花米庄行打造四季节庆活动,形成“春赏菜花、夏食伏羊、秋品新米、冬看民俗”的休闲农业四季歌,游客可体验纺纱织布、种养采摘、包粽子、揉青团、蒸方糕的乐趣。
上海市金山区花海古镇游游玩路线:上海市区→花开海上生态园→中国农民画村
游玩时间:1天
精品点1:花开海上生态园
花开海上生态园位于金山区朱泾镇,由花海、梅园、樱花园、秋景园四大园区组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风景优美、生态宜人,是集科普教育、成果展示、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赏花主题公园。园区核心区域600亩,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建成10公里生态游步道、2万平方米休憩草坪、9处最佳观景台、五彩花径、儿童游玩的小小乐园等。
精品点2:中国农民画村
中国农民画村位于金山区枫圣镇的西北部中洪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上海市首批文化产业园。中国农民画村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从事金山农民画的人数占据全区的半壁江山。同时,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上海市崇明区美湿地休闲游游玩路线:上海市区→前小桔创意农场→长兴郊野公园→瀛东村→东滩湿地公园→_禾九谷开心农场
游玩时间:2~3天
精品点1:长兴岛郊野公园
长兴岛郊野公园位于长兴岛东北部,是上海最大的生态涵养型郊野公园。园内有花溪湖可乘坐游船游玩,有阳光大草坪可供休闲游乐,也有铁艺创意博览园、珊瑚馆等可寓教于乐,更可在梦幻花海、百果天地、橘园风情等区域感受赏花、采摘的乐趣。
精品点2:瀛东村
瀛东村是一个以自然生态环保为理念的旅游生态村。这里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庭院幽静、小楼玲珑,集观光、展示、品尝、体验为一体。瀛东村拥有多个非遗项目组成的民俗体验中心,将崇明农垦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真实展现。
精品点3:东滩湿地公园
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的最东端,处于长江入海口。这里空气清新,又有一望无际的芦苇布满滩涂,走在木栈道上是一种亲近自然的享受。东滩是观日出的胜地,而每当秋冬候鸟迁徙的季节,可站在园内的观鸟台上观远处群鸟或飞翔或栖息,又有另一番生动自然的乐趣。
上海市青浦区聆听江南韵、品读水乡情游玩路线:上海市区→联怡枇杷乐园→朱家角古镇→蔡浜村→蔡伯伯农庄→张马村→凯博休闲农庄
游玩时间:2~3天
精品点1:朱家角古镇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中南部,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精品点2:蔡浜村
蔡浜村坐落在商榻社区最东首,三面环淀山湖,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因此历来素有“湖中之岛”的美誉,1200米长的环村生态大道和水清岸绿、白墙黛瓦的自然村落,透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韵味,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乡村。
精品点3:张马村
张马村位于青浦朱家角镇最南面,地处“三泖九峰”,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水系源头,属于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村内小河纵横,白墙黑瓦,小桥轻卧,借助区域内丰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提升村域新体验、新面貌、新风韵。
如何实现田园综合体
农业生产区
大田园农业生产空间
定位: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
功能:农业生产区主要从事种植养殖的生产活动,具有调节田园综合体微型气候、增加休闲空间的作用。
选址:通常选在田间水利设施完善,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的区域。
规划:结合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遴选合适的种养品种,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生产内容。农业生产片区的规划要有规模效应,能最大化的尊重场地肌理,满足农作物四季种植的要求;尽量满足机械化种植的需求;同时考虑机耕的要求与四季产业的耕作规划。中农四方认为整套生产过程,不仅可以让让游人认识农业,并且能够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市民/团体认种田等项目。
农业景观区
吸引人气、提升财气的核心田园空间
定位: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主题观光区域
功能:农业景观区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不同特色的主题观光活动的区域。
要素:利用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特色园圃等农事景观,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自然。此外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展示等也是构成农业特色景观要素。
规划:核心景观片区的规划布局要突出的景观主题,规划主体性景观及特殊的游览方式(线路、节点),依托观赏型农田、名优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山水风光区等自然景观区,使游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和体会田园乡村休闲农业的魅力。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延伸
定位:以农业产业园区的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
功能:农业产业园主要从事种养殖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推介、销售,农产品研发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般面积较大。农业产业园是田园综合体形成的基础。
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土农业、外向型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创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生产为主,也可包含部分农业科普教育及现代农业观光的内容。
生活居住区
城镇化得以实现的核心承载片区
定位: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农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功能:生活居住区是田园综合体迈向新型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农民在田园综合体平台上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休闲项目经营,承担相应的分工,又生活于其中,不搬迁异地居住。
规划:重点考量由于田园综合体各要素的延伸,带动休闲产业发展,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休闲为支撑的综合产业平台,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引导人员聚集,形成当地农民社区化居住生活、产业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来休闲旅游居住生活等3类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从而形成了依托田园综合体的新人口聚集区,构建了乡村的人口基础。
农业科普教育及农事体验区
承载农业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的重要区域
规划:可划出专门的区域,设置现代农业博物馆、现代农业示范区、传统农业体验区、动植物园、环境自然教育公园、市民农场、创意农业展示区等。
上述园区均与休闲游憩体验相结合。其中传统农业体验区有乡野田园风光、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手工作坊、农家生活和习俗等,可利用保留的古村落。
乡镇休闲及乡村度假区
满足游客农业创意活动的休闲空间
定位:创意农业休闲片区是游人能够深入体验农业创意的特色生活空间。
功能:满足客源各种需要,使城乡居民能够更深入的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创意农业带来的生活乐趣。
规划:主要利用乡村的山地、森林、溪流、水库、湖泊、湿地、居民点及乡村文化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及娱乐活动,如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漂流、野营、垂钓、划船、园艺、拓展、CS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可设立专门的乡村自然游憩公园及户外运动公园。有条件的地区可建乡村度假村,包括乡村文化民宿、乡村酒店、小木屋、别墅、农业庄园等。中农四认为农业庄园应体现“崇尚自然、高端文化、优雅生活、独立空间”的特点。乡村度假村应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归隐田园的需求。
产城一体服务配套区
提供服务、保障的核心区域
功能:产城一体服务配套区是田园综合体必须具备的配套支撑功能区,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功能区域。
衍生产业区
田园综合体高级发展模式试点区
创新规划理念:田园综合体同样可以在关注农业基础、关注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发展衍生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多元产业融合。
可发展的产业要具有农业及区域文化相关性,如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养生养老产业、农业相关文化地产业等,并可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农业、体育产业、影视产业、科教产业等
一、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原则
农业主要围绕现代农业生产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打造特色农业旅游。社区支持农业(CSA)指社区的每位成员都要对农场的日常管理运作作出相应承诺,不光只是做到法律层面,还要做到精神层面的认可,让农场真正成为社区的农场。
文旅产业需要考虑功能搭配、规模搭配、空间搭配,过程中还要适当增添文化生活色彩,以多样的业态规划打造符合自然生态型的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的组合。
地产及社区建设,无论是改建亦或是新建,必须要在原有的村落肌理上打造,不管如何开发,村子还是原来的村子,多的只是这个村子的管理和相应服务设施。
二、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景观吸引核: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提供观赏、采摘、休闲功能,使游客能切身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
休闲聚集区:主要包括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如特色商业街区、主题演艺区等)、垂钓区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农村特色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农业生产区:主要目的就是展示农业生产全过程,让游客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另外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
居住发展带: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对集中人口居住,打造居住社区,最终会发展成为城镇化结构的居住带。
社区配套网:即产业配套,社区提供一系列配套设施,包括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由此形成产城一体的公共配套设施,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
三、产业延伸与互动模式设计
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